全面推进新时代机构与行政体制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机构与行政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制约各项改革的瓶颈。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强烈要求政府能够提供更加充足,更加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加大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将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到公共服务上来。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实现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转变成为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要素。要重新调整政府职能结构,依法明确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核心作用。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真正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实然关系,制定与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的体制和机制,强化宏观经济目标及政策手段的建设;通过规范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完善市场运行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与市场环境,彰显市场经济活动的公平与正义。
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大部制是当今发达国家政府管理的主要构架模式,其整体特点是机构数量少,但每个机构都具有较宽泛的职能范围和领域,综合性较强。借鉴国际经验,为了减少我国党政部门之间由于职能交叉而造成的效率低下以及解决“多龙治水”的多头管理问题,从而让我国更好地处理在金融、能源、环保等方面的挑战,并最终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符合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要求的现代化党政体制,就必须通过整合党政资源,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程,把业务相似、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合并,集中由一个大部门统一行使。重新确定工作岗位和职责,改变“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任务职能分工模式,建立“无缝隙”式的一体化工作流程模式。
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首先要加大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构建节约型政府。这就需要调整公共财政的结构,建立公共服务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把新增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公共服务,使公共服务的支出成为财政支出的主体。同时继续严格控制行政经费支出,进一步加强公共预算的审查、批准及监督机制建设,确保公共财政收入能够准确投向最需要的地方与最公正的用途。其次是改革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地区间人口、经济、财力和支出标准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经济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等综合因素外,还要考虑到农村地区、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以及弱势群体的因素,实行财政体制下沉政策,为上述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所必需的财力。最终逐步实现全国不同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大体均等,实现不同区域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创新政府管理思维,变革公共治理模式。一要推进政务公开,构建阳光政府。一方面要完善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扩大政务公开范围、程序及结果。同时公开行政执法依据、公开权力的运行。二要建立决策问责制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在强调政府柔性的公共使命感和责任心的同时,更要建立刚性的公共责任追究机制。三要加强政风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努力克服实用主义的执行、应付型的执行、口号型的执行以及机械式的执行等顽疾,全力提升政府执行力。
(作者系宁夏党校、行政学院区情研究中心)
(执笔:魏向前)
Tags:全面推进新时代机构与行政体制改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