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业加速融合发展的趋势不变 辩证来看,在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有“变”,也有“不变”。后者突出反映在以经济增长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为基础,对不同产业的技术特征联系及其演进规律所展开的分析上。
第一,不同产业加速融合发展的趋势不变。产业融合是经济分工的一种形态,在多数情况下,起因于技术条件的改善、市场管制的放松、流程管理的再造和市场需求的演变等因素,能够为产业创新注入新活力,为产业绩效提供新保障,为产业发展集聚新动能。实际上,我国当下出现的金融科技、在线教育、共享单车、网络购物等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都是产业融合的典型代表。然而,这并没有超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不同产业加速融合发展的内涵。与以往计算机技术驱动不同产业融合发展的区别在于,这些“互联网+”企业与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有着密切联系。如蚂蚁金服、滴滴出行、小米、今日头条等企业,以上述多样化的新技术驱动为基础,实现了金融与科技、出行与科技、零售与科技、餐饮与科技、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当下最具活力、最典型的独角兽企业。
第二,产业生产效率区别增长的过程不变。生产效率的长期差异会通过影响产品市场价格变化,进而引导要素资源在各经济部门间流动。当资源配置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为正时,高质量产业转型升级便得以实现。实际上,我国当下所出现的人才热、资金热、政策热等现象,是资源在不同产业间加速流动的客观反映。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因素的驱动,使产业生产效率出现了长久性的波动。这也没有超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产业生产效率区别增长的内涵。与以往广撒网式的教育扩张、资金漫灌和政策普惠的区别在于,它们更注重高端人才、匹配资金和精准施策。以人才热为例,随着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前景不断扩大和技术创新不断深化,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因此,从领军企业离职创业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第三,产业发展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不变。驱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金融支持等,它们的作用机理不管是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还是在现代产业转型升级中,都未曾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技术创新驱动的作用机理在于:提供多样化的技术、信息、知识等高级投入要素组合,通过引发产品生产和服务供给方式的重大变化,使传统产业边界逐渐模糊,并催生新业态的发展,最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人力资本驱动的作用机理在于:通过增加对教育的整体投入,一方面使人力资本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间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使高层次人才作为要素资源本身,在不同产业间进行有效流动,直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驱动的作用机理在于:不仅可以发挥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功能,通过影响和调整产业存量、增量结构,直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可以通过激励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间接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当然,现代金融产业的发展壮大本身也构成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基于以上分析,在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识别高精尖产业。要立足区域要素资源禀赋,培育高精尖产业作为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第二,健全国家层面的全产业链。要围绕高精尖产业,打造国家层面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空间,避免陷入“内耗式”的恶性竞争陷阱。第三,推动新经济产业的全球辐射和高端资源的全球配置。要利用在技术、规模、经验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新经济产业的全球辐射,抢占市场先机;也要千方百计“走出去”,在全世界范围内配置高端资源,发展动态竞争优势。第四,积极发挥政府作用。要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创新股债结合融资方式,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加强对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监管。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周边地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同质化竞争与应对之策”(2018P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