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育文集自序
这本文集,专为东北财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事业而编,它的主旨当然是“跨学科的”教育,不是“应试教育”。自2006年开始,在东北财经大学,我们逐步落实跨学科教育理念。我们遇到的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不是学生的,而是教师的——是寻求或培养一批不仅理解而且懂得如何实施跨学科教育理念的教师。
有鉴于此,主持东财跨学科中心日常工作的三位教师,最终说服了我,从我以往发表的全部文稿中检索并编辑了这一文集,并在东北财经大学校领导们的全力支持下,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我最初的“跨学科”设想,是2000年,在杭州,肇端于我写给当时浙江大学潘云鹤校长的一封信。那时,我的家还没有从夏威夷搬回中国。客居海外,我阅读和思考较多的,是关于古典和未来的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主题。社会科学在它的古典时期,也就是在19世纪中期之前,尚未分化出“专科”。后来,由于市场秩序的扩展,从物质领域的分工逐渐导致了知识领域的分工,确立了所谓“大学分科制度”。
在经济学的和思想史的视角下,大学分科制度一方面极大地加速了人类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免费午餐”,人类必须为这一制度支付代价。从目前的人类演化阶段推测,我们为“分析的时代”(史家对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后半叶这一百年思想的概括)支付的主要代价之一,是“专家”失去了“灵魂”。
今天,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不可或缺地依赖于其他人的专业化生产和知识,同时也向他人提供我们自己的专业化生产和知识。不过,这只是日常生活的三幅图景之一,我称之为“物质生活的图景”。另外两幅,我称之为“精神生活的图景”和“社会生活的图景”。
我相信,马克思在1844年撰写“经济学哲学手稿”时,一定对市场和专业化的代价有深切体会。在这部手稿的结尾处,他这样写道:“因为货币作为现存的和起作用的价值概念把一切事物都混淆了、替换了,所以它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混淆和替换,从而是颠倒的世界,是一切自然的品质和人的品质的混淆和替换。……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你对人和对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爱,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使对方产生相应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卷)。
事实上,马克思论证了市场和专业化带给人类的四方面的异化过程:(1)劳动的异化——劳动必须成为雇佣的劳动而不再是具有创造性的“生活的第一需要”;(2)自由的异化——为了生活而出卖自由从而只能保持动物性的自由;(3)社会的异化——生存竞争使每一个人被迫倾向于反对一切其他的人;(4)人类的异化——任何人类群体都只是“物竞天择”长期作用产物从而不再是以创造自身为本质的生命物种。
只要劳动仍是雇佣劳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关于“主人-奴仆”关系的精辟判断就永远适用。至今,黑格尔的这一精神遗产,仍通过马克思的话语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力量影响着我们对当代世界的改造(洛克摩尔《黑格尔:之前和之后》,第三部分,柯小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虽然,我们尚未找到改造世界的正确途径。途径的“正确性”,一方面依赖于世界的样式,另一方面,还依赖于人类的样式。假如很少有人感受到马克思当时感受的异化之苦痛,那么,世界仍会如旧。另一方面,假如我们改造世界的任何方案仅仅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那么,世界仍会如旧。
为使明天的世界更少异化之苦痛,为使今天的世界更可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改造我们的教育。至少,我们的教育不应继续麻痹人类的心灵,不应继续复制没有灵魂的专家,不应继续灌输旨在维护既有秩序的意识形态。借助于我们相信其正确性的新式教育,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对现状不满,越来越多的人将敏感于他们心灵的苦痛,从而改造我们的世界才有越来越大的可能获得成功。
新式的教育,我们称之为“跨学科教育”,与专业化的“分科教育”相对而言。后者,经过许多年的积累,已有成熟的教科书体系从而可以有比较完整的考核体系。也因此,它逐渐演变为丧失了灵活性从而不足以应付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期各方面需求的教育体系,惟其如此,它才被称为“应试教育”。相对而言,跨学科教育的主旨,在于求解重大的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惟其如此,学生和教师可获得强烈的激励,为求解重大问题而学习或创建知识,为求解重大问题而跨越不论何种专业的领域。跨学科教育,因此没有也不会有成熟的教科书体系。因为在这里,教育行为总是由我们每一个人面临的重大问题指导着前行的,为着问题的求解,我们探索,但不能遵循任何一套既定教材。
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这样的新式教育,至少,将它视为是对以往的应试教育的必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