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专家观点 >> 正文

一个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6/5/30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北京大学… 参加讨论

导 言

  So low (1956) 的增长模型的一个结论是, 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是收敛的。此结论意味着经过长时期后, 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将趋于同一路径。在国外, 作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主要关注国家之间以及更加宏观的地区之间差异, 因此对收敛和发散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内部趋势, 或者是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趋势。

  Bau ro l [ 1984 ], Baomo l [ 1988 ],DeLong [ 1988 ], Barro 和Sala2I2M art in [ 1991, 1992 ]都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趋势进行了研究, 研究的时间尺度从百年以上到二十年左右, 采用了不同的回归模型。得到的基本结论是: 如果用工业化国家的数据作分析, 在初始经济水平(用取对数的人均GDP 表示) 与经济增长速度(用取对数的人均GDP 之差表示) 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即经济起点低的国家增长速度比经济起点高的国家快, 他们的增长趋势趋于收敛; 但是当Delong (1988) 在回归模型样本中加入了一些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后, 情况发生了变化, 负相关的趋势被大大削弱了, 甚至基本上不存在负相关, 这个结果说明, 各国家的增长趋势可能一般并不收敛。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 挑战了So low 的增长模型一般合理性。

  那么如果将So low 模型用于中国, 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因为中国幅员如此辽阔, 各地区的经济规模并不亚于一个中小国家。而且更重要的是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如此巨大,不仅从横向看差异甚大,而且从历史的纵向看, 各地区经济发展得也极不平衡。在国内, 90 年代初, 一些政府研究机构(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组织了调查和研究, ① 但没有用定量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稍后, 从事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学者开始利用国外学者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对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作了比较研究, 并进行了相关的经济政策分析, 如魏后凯(1997) 等人。其结果也主要形成了两种倾向性认识, 其一认为建国以来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差距拉大了, 尤其是80 年代末, 进入90 年代, 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更快, 中西部地区明显落后, 这种地区差异拉大的前景是不能令人乐观的。另一种认识认为, 虽然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是存在的, 但并没有发展到一个不能容忍的程度, 而且从1978~ 1995 年的数据分析看来, 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似乎有趋于一致的趋势, 但是以上研究并没有考察更长时期以来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变化。

  那么从建国以后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历史图景到底如何? 是贫困省份与富裕省份殊途同归? 还是越走越远? 本文的一个重要进展是, 在观察了自50 年代以来更长时期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历程之后, 试图借用Baumo l 的回归模型对此观察作一个简洁的分析, 并得到若干有意义的结论。

  文章详情请见附件。

a201005051558.pdf

Tags:一个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