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翻过长城,我们就能到世界任何地方

http://www.newdu.com 2017/9/20 光明网 光明网评… 参加讨论

  【阅读提示】中国E-mail:值而立之年却未老先衰

  光明网评论员:“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这句英文,翻译成中文就是“翻过长城,我们就能到世界任何地方”。据说,这句话“是西方世界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听到中国的声音”。9月20日,是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30周年的日子。30年后回看这句话,心生感慨以外,不禁由衷赞叹其凝练而贴切的表达。

  不是么?“翻过长城,我们就能到世界任何地方”,从1987年到2017年,这30年,从一定意义上讲,不就是我们“翻过长城”走向世界的30年么?30年过后,我们不能、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互联网,今天的我们、今天的中国以及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实际上,就在当下,多少人甚至不能想象一天没有联网的智能手机的生活。翻过长城,我们走向了世界;翻过长城,世界走到了中国。而这里所谓不能、不敢想象,也正说明翻过了长城的我们、翻过了长城的中国和翻过了长城的世界,都不可能再重复30年以前的“无网”岁月。

  “有网”之后的今天,我们再谓走向世界,其意义已远非限于昔日那种离土远足。翻过长城,走向世界,这是开放时代的中国写照。在虚拟世界中翻过长城,其实正应对了现实世界中的开放国门以外的心灵开放、心态开放和心理开放。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心灵和脚步的统一,才有真正的开放,才有真正的走向世界。

  今天我们判断一个人的状态,首先就是看其是否在线、是否在网。同样,当今我们判断一个地方、一个地区的发展程度和治理状态,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观察分析之。当然,现在我们判断封闭与开放的标准一定不再是昔日的海禁有否、国门开否,而是互联网的发展和发达程度,是互联网在多大程度上与我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运转联系在一起。

  “翻过长城”,既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提,但又何尝不是世界走向中国的前提呢。这也正如今天有媒体报道的那样,30年前,“那时候没有Internet的概念,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发达国家对我们心存戒备,重要设备、技术都不向我们开放,计算机软硬件不兼容的问题非常突出”。直到1987年7月,根据“中德计算机网络领域内的合作协议书”而参与建立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之间的计算机点对点联系项目的一名德国教授“翻过长城”,带过来可以兼容的系统软件,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计算机才具备了与国际网络连接和发送电子邮件的技术条件,由此也才有了上述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也才有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这句话。

  不过,“翻过长城”之路并非平坦。上述报道称,实际上,在1987年9月14日晚上,参与中德合作项目组的成员就尝试发送第一封邮件,期间经过一些波折,“不管如何,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星期日,9月20日,20:55,准备好的第一封邮件成功地发送到了卡尔斯鲁厄,然后从这发送到了其他网络”。由此,“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成为当时中国进入国际科技网的唯一入口。通过它,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及中科院等20多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都陆续登入国际科技网,享用网络资源,与国外对话。这一入口也为日后互联网进入中国继而大放异彩埋下伏笔”。

  “翻过长城,我们就能到世界任何地方”。这句话,包含着希望、气魄和自信。30年里,中国所取得的傲人成就,其实都可看成是这句话的应验。

Tags:翻过长城,我们就能到世界任何地方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