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西:改革应该从利益分配格局入手
改革应该从利益分配格局入手。
如果前三十年改革开放是改革促发展,后三十年会不会是发展促改革。我们从社会形态,从市场经济讨论入手来搞改革行吗?我们讨论什么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听来听去发现观点很难统一,社会主义的定义至少有几十种,市场经济的定义也有几十种,几十种配几十种配会出来多少种组合。
我的想法是,改革应该从利益分配格局入手,从阻力比较小的环节入手,实实在在一步一步往前推,最后走向比较理想的一个状态,而不是要搞一个天翻地覆的改革。
谈到绿色经济学家,首先想起来是一位女生态学家卡恩, 1960年她写了一本书《寂静的春天》,书中写到看人们在地里搞农药化肥,她就想有一天这个世界将再也听不到鸟叫,看不到花儿开了,结果她的观点引起很大的争议。
有人批评说她的观点不对,科技在不断发展,人类有办法污染也有办法还原回来,卡恩个人的呼喊喊了半个多世纪,现在成为了联合国(微博)的共识,大家意识到觉得如果污染再不控制,褐色经济也好,黑色经济也好,那么高成本的发展,那么多的矿产开发,环境真有可能无法恢复了,卡恩是我们应该记住的一位学者。
我还要提到最早的绿色组织,是加拿大工程师麦克塔格他们搞的,然后1984年美国搞了绿色委员会,英国还专门出了一本书大概是叫绿色经济蓝皮书,主张不要盲目地追求经济和生产的增长,经济发展一定要自然和社会环境可承受,现在这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现在没有什么争议了,其中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这三条对我们的约束特别大。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时候讲到发展是硬道理,他后面还讲了一句话,如果这个发展能使得我们的经济有质量和可持续,人们生活能不断提高,这样的发展再快点也不怕,这点证明小平同志还是非常厉害的。
我国资源数量约束和质量约束并存,能源短缺和能耗过高并存,生态环境恶化和治理污染困难并存,这三个并存对我们压力很大。比如一部分资源像石油、铁、锰、铅、钾等总量不够,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供需缺口越来越大。我们的人均资源拥有量偏低,人均淡水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的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值的40%,人均占森林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人均矿产资源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58%。
一百年前北京有200多条河,现在仅剩下几条河,地面水几乎看不见了,北京人用水70%靠的是开采地下水,我们再也不能说中国是地大物博了。
我们的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结构性不足。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等多都分布在北边,北方耕地占42%,但是水资源占很少。80%的矿产在西北部,石油和煤炭有75%在长江以北,而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能源短缺能耗还很高,使数量和质量的约束更加加剧。
现在石油、天然气、煤炭这些重要的能源,我们的人均储量仅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煤多一点79%。2009年中国进口石油占到49.8%,2011年上升到51%,已经过半了。当年大庆油田开发以后,我们说中国终于把贫油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了,结果短短这些年过去,我们的石油有51%靠进口了,而且国际能源预测到2030年中国对石油的依赖将达到74%,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数字,建国六十年我们的GDP增长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我们能源消耗量占世界总量的11%,而产出却只占世界总量的3%,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折算成标准煤来计算,中国是日本的15倍,是美国的8.7倍,这样下去了不得。
再一个是生态环境和治理污染的困难。过去三十年,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0%,去年有些人说占到了15%-17%。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1/3,沙化的土地占国土1/5,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损失达500多亿元人民币(6.2121, 0.0031, 0.05%)。全国约1/5的城市大气污染很严重。我曾提了一个建议,首先把污染损害的百姓组织起来,和污染企业做斗争,让政府环保部门做裁判,光靠环保部门根本就堵不住。
“十二五”规划是中国首部绿色发展规划。清华大学的胡鞍钢教授在参加“十二五”规划编写的时候特别做了一些贡献。“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节能减排,提倡生态文明。强调绿色发展六个支柱,一个积极应对全球气侯变化,第二个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三是发展循环经济,第四加大环保力量,第五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六是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这六个方面都非常重要。
“十二五”规划还提到很多减排指标,而且首次提出到2015年GDP二氧化碳排放要减少17%的指标。有一些地理学家提出的建议,与其说搞那么多减排,不如把沙漠绿化。纲要中还有一些约束性指标,比如说把资源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作为五年规划攻坚的方向,这并不是那么简单。
水资源以价格来调节,居民用水是人权问题,人权问题你用价格限制显然不合适,因此我们强调要把用价格机制调节居民用水和商业用水区别开来,居民用水又要再分个若干等级,基本用水部分政府该补贴就得补贴。但是你自己在家里一盆一盆的泡温泉可不行,这个价格就要翻番。因此,价格机制说起来容易,具体落实每一项上都不那么简单,环保收费也是一样。
绿色经济、新能源,清洁能源发展发展起来对各地发展会有很多帮助。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会刺激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包括绿色金融等等。现在突破绿色壁垒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加快搞环保搞绿色,对突破绿色壁垒也有好处,当然人民生活水平也会有所提高。有一年我们在海南开会,大家说三亚空气真好,省长马上说了一句“空气最好的地方人民最穷”,比如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确实不高,绿色经济也是辩证的,既要保护好环境,又要提高当地的人民生活水平。
前不久我们在钓鱼台参加中国高层论坛,发了一个材料讲ECD2012年聚焦中国——经验与挑战。其中专门讲了对中国绿色经济增长的建议。绿色增长和绿色发展有什么不一样?经济学讲经济增长就是讲GDP,而经济发展就不见得了,涉及到方方面面,也涵盖着民生问题。我们经济总量占的体积很大,但我们的能源主要还是靠传统能源,因此要加快改造传统能源为绿色能源。
霍金说地球人类只能再生存二百年,这个家伙说的太吓人,但是他至少给我们提了一个警示。我们现在有人区的水源90%污染,把无人区的水加在一块还有70%的污染,这样下去将来有可能水战争比石油战争打的还要激烈,因为石油战争是为了生活的更好一点,而水战争则是最基本的生存之战了。我们做经济的,必须考虑到既要有绿色同时还要发展,纯粹搞绿色不搞发展对中国绝对不行。
(本文作者介绍:教授、博导、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学学部召集人、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
来源:中国经济50人论坛
Tags:李晓西,改革应该从利益分配格局入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