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成都正在进行一场“收编”街头艺人的探索。从4月16日起,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开招募符合条件的街头艺人,经过审核和复试后,可获得相应的演出许可,将于月底上岗的“持证艺人”,可在成都市区30个指定区域表演,将不会受到城市管理部门驱赶。此外,获得认证的街头艺人还可以自由接受“打赏”。(4月25日《新京报》)
街头艺人因无固定演出场所,又无须向管理部门交任何费用,因而不仅进入门槛低,而且演出成本低,从而收费也低,这无形中影响了公平的文化市场秩序。同时,街头艺人见缝插针,甚至占道展演,既造成了交通隐患,又破坏了市容环境。特别是,街头艺人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可以说是良莠不齐,有的踩了低俗的红线,污染了城市文化环境。如此语境下,成都公开招募街头艺人,实行持证上岗,统一管理,具有样本意义。
街头艺人管理,一直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既要保证城市文化雅俗共赏,又要保证文化市场健康有序,还要保证人性化执法,非常之难。街头艺人满足了市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却以“违规”的姿态出现,可以说是“边缘文化群体”,有时看到城管、文化部门驱赶他们,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街头艺人是现代城市文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他们在活跃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许多困扰。因此,对于街头艺人的管理,应疏堵结合,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显然,成都的管理模式,是由堵变疏的一大进步。
事实上,无论是向社会招募街头艺人,持证上岗,还是给街头艺人划定区域,亦或是临时指定区域,均是一种疏导性的管理方式,给街头艺人管理工作带来了转机。具体来讲,街头艺人在有关部门划定的区域表演,工商、文化等部门将予以行政许可,为其办理相关证照。如果给不影响市容和交通的街头艺人办理证照,能进一步规范其行为,会更有利于执法部门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同时也能满足居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可见,规范街头艺人,彰显城市文化情怀。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从生存、就业和社会安定稳定的高度,把街头艺人作为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给予规范、支持和引导。文化部门,应对街头艺人实行资质管理,通过专业考核,持证上岗。税务等部门,对街头艺人的演出活动,可采取减收或免收相关税费的政策。规划部门,针对街头艺人能在什么区域活动,可以经过论证或专家组讨论,最重要是多听取市民和街头艺人的建议。城管、文化部门,可以利用信用监管系统进行管理,如果街头艺人依法表演,可以扩大其流动范围;相反,对一些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的街头艺人,在一定时间内,可对其流动范围进行约束,直至予以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