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关注,是一大成功。很多公司应聘者甚多,不太愿意发布空缺职位。国家冰球联盟的菲尼克斯土狼队(Phoenix Coyotes)在 Jobing.com 发布了招聘助理职位的广告,仅过了 4 个小时,一位经理就给网站打电话,请求撤掉广告,公司已经收到了 180 份简历。还有联合医疗公司(UnitedHealthcare),曾请求《财富》杂志不要公开其职位空缺数目。公司发言人说,他害怕求职者蜂拥而来,因为不久前他听说,俄亥俄州一所学校的看门人职位有 700 人应聘,结果出了事故。
不过,招聘并非彻底停止。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统计,1 月份,有 250 万人被解雇,有 440 万新员工被录用(相信这是在令人消沉的新闻中间值得你想念的一个数字)。但求职者与空缺职位之比达到了 3.9,而在衰退之初只有 1.7。在 1991 年或 2001 年经济停滞时有效的策略可能不再管用了。光是找到空缺的职位,就是一项大工程。经理人猎头公司 PerryMartel International 的戴维·佩里(David Perry)说:“当衰退来临,所有雇主都躲起来了,大概会有 90% 甚至更多的(职位)都在隐性求职市场里。” 佩里是《求职者的游击营销》(Guerrilla Marketing for Job Hunters)的作者之一。
也就是说,一位求职者需要兼有侦探、顾问和销售人员的素质。罗伯·斯帕尔诺和杰米·瓦纶为了找工作无所不用其极,你呢?
工作不等人
弗吉尼亚州福尔斯教堂里,国家首都圈人才招聘会(National Capital Region Job Fair)十分火爆,空气中弥漫一股汗味。数以百计的紧张求职者在狭窄的过道里俳徊,期待与招聘公司面谈。即便是房地美(Freddie Mac,美国最大的住房贷款发放机构,深受次贷危机影响——译注)的摊位前也排起了长龙,可见情况真是不妙。
咨询机构博思艾伦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的招聘人员丽莎·汉姆(Lisa Hamm)终于猛喝了一口水。她在和一个接一个的求职者交谈,其间只有喝口水的空闲。为了只和她谈上几分钟,人们要等上一个小时。越来越多不耐烦的人退出,把简历扔在一堆简历上之后就走开了。可以想象,他们这么做,就如同买了一张彩票。
招聘会结束,《财富》杂志打电话给丽莎。她说,博思艾伦当天收到了 250 份简历,但只请了 4 个人来公司面试。也就是说,这些求职者差不多是在抓阄。专门为 40 岁以上求职者服务的网站 Jobs4pointo.com 的发起人史蒂文·格林伯格(Steven J. Greenberg)说:“不要以为发出一大堆简历,你就在找工作了。那不是找工作。”
43 岁的阿尔弗雷德·加西亚(Alfred Garcia)很快明白了这一点。去年年底,因为融资失败,加西亚关闭了他的互联网新创公司,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开始找工作。他说:“我是 1989~1990 年间的法律学院毕业生,那时候工作在找你,你根本不用费心。”
他的资历和薪酬水平远高于在网上看到的那些职位。所以,他打电话给 40 位以前的同事。开始找工作一个月后,他联系了以前在美国在线(AOL)认识的一个人。此人自己开办了一家机构,名叫 Perfect Sense Digital,帮助公司管理网络战略。谈话之间, 这位 CEO 似乎觉得自己的公司有些机会。他聘用加西亚担任合同顾问,一个月后,就让加西亚来公司做全职了。
加西亚有现成的令人羡慕的联系人名单,这样最好不过了。可如果你不认识什么精英,那该怎么办?
乔纳森·库克尔(Jonathan Kooker)今年 31 岁,去年春天毕业于乔治敦的法律学院。他承认,自己不是热衷于交际的类型。他的同学在酒吧和大型机构的招聘人员谈天说地,可对库克尔来说,“那是折磨人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