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高端视点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高端视点 >> 特写 >> 正文

吉姆·柯林斯:卓越的公司如何化危机为机遇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财富 Jennifer… 参加讨论

    在困难时期,企业需要持久的价值和优秀的人才,以及“纵观全局”、洞悉眼前混乱局势本质的能力

    作为《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等经典商业着作的作者,管理权威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通过深入探究公司成功之道成就了自己的事业。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一直在与搭档莫尔滕·汉森(Morten Hansen)深入研究公司如何成功渡过动荡期。这个课题很有先见之明,它与今天的环境息息相关,而且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着作的主题。前不久,柯林斯接受了《财富》杂志高级记者詹尼弗·莱因戈德(Jennifer Reingold)的采访,阐述了一些他的心得。采访内容节选如下:

    吉姆,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你了。你最近在忙些什么?

    我一直呆在家里,做些研究工作。我们希望了解,当世界陷入失控状态时,是什么因素促使那些成功的公司脱颖而出。这是一个重大的人类问题,而不是商业问题。平时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个念头:“我对这一切并不很满意”。这大概就是新的常态。

    我们正在开展有关动荡的研究。它源于 911 事件和网络泡沫的破灭,当时所有创业型公司都在说,它们陷入了资本枯竭。“吉姆,我们快要死在山上了。”他们对我说。于是莫尔滕和我说,让我们专门研究这个课题,找出那些虽然有弱点,但最终却成就了卓越的公司。我们从这些公司的首次公募开始研究。这样做是切合实际的,因为从 1952 年到 2000 年是不正常的时期。两个庞大的超级大国曾经给我们带来了空前的稳定——诚然,它是危险的,但也是稳定的,而且伴随而来的还有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这在人类历史上非常罕见——也许在埃及王朝或公元 200 年的古罗马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回顾过去,你只能在几个时期里找出类似的情况。因此我认为,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再次看到这一切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至于我们现在所经历的这一切,努力适应吧!这就是生活,而且是正常的生活。

    称现在发生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正确吗?

    我的研究工作始于 20 年前,我们的方法中有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对比法。当你试图控制环境时,为什么有些公司成绩斐然,而有些公司却一无所获?另一个要素是历史。我们非常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是第一批经历变化的人,是第一批体验到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的人。但是,当你回顾历史时,还会发现其他困难时期。然而,不论这次有多困难,它都不会难过 1932 年。如果你回过头来再看看《基业长青》(1994 年出版),你会发现其中的 18 家公司中有 15 家经历过大萧条,而且今天这 18 家公司都是出类拔萃的企业。

    那它们是怎样熬过艰难时期的?

    实际上,最突出的是两个方面。第一,在背负巨大压力,而且局势动荡、前途未卜的时候,你必须要有信仰。宝洁(P&G)、通用电气(GE)、强生(J&J)和 IBM 等公司都有了不起的价值基础、基本目标,或者说能够解释它们的存在为何至关重要的原则。例如,宝洁公司表现出众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说顾客能够永远信赖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的产品与他们的介绍完全一致,他们的声誉永远都以质量为基础。当他们承受省钱或是使用廉价原料的压力时,他们也不会这么做。我们发现,真正重要的是你确实拥有核心价值,而不是这些价值是什么。你面对的挑战越多,就越要有自己的价值。随时间的流逝,你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它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公司经受住大萧条之后,它们真正懂得了让它们渡过难关的是员工的才干。如果在山上遭遇了暴风雨,比计划更重要的是你身边的人。当我为了庆祝 50 岁生日而攀登埃尔凯皮顿岩石(位于优山美地国家公园、高度为 3,300 英尺的独立岩石)时,我的搭档是汤米·考德威尔(Tommy Caldwell),他碰巧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攀岩专家。是汤米让我克服了对这次攀岩的恐惧。

    如果回顾历史,你会发现一些公司利用艰难时期来打造它们的人才队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有的政府实验室都关门了,工程师大量外流。当时,惠普(Hewlett-Packard)实际上也在裁员。但就在这个时候,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和戴夫·帕卡德(Dave Packard)却说他们得到的最大机遇并非技术,而是有幸招聘到那些工程师。

    但是,在信贷冻结、需求疲软的时期,公司如何担负得起招揽人才的成本呢?

    (惠普的)答案是:我们如何担负得起不这样做的代价呢?你必须拨出必要的资金。如果你不设法招揽这些杰出人才,你的打算就不够长远。在莫尔滕和我对混乱环境的长期研究中,我们发现伟大的公司可以成功发展 25 年。

    如果你与消防员谈论灭火的危险,他们会说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把目光转移到眼前的一片区域上。我们收回视线,转入微观。但是(有些人)有能力做相反的事,透过火焰,把视线投向远方,用全新的角度来观察一切。

    二次大战后,波音公司(Boeing)的营业额减少了 90% 以上。你不可能遇到比这更糟糕的情况了。但是波音的比尔·艾伦(Bill Allen)却放眼未来。他把这当作一次机会,他说:“我们可以选择。”他开始采用军事技术,并且系统地把技术中的专业经验用于制造 707 飞机。他把知识转变为样机,并且把波音公司余下的净值大多投入了商用飞机。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但是,这也孕育了某种能量,也就是一种齐心协力创造某种事物的意识。艾伦利用了长达 20 年的视角,并且说该是进入喷气机时代的时候了。

[1] [2] 下一页

Tags:柯林斯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