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内生动力:需求还是供给
一直以来,经济增长理论对于产业结构变迁问题有所忽视。单部门增长模型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范式。这种分析方法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其简化的形式抓住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即生产率或者说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但是,这个模型未能抓住现代经济增长的另一个特征,即结构转型。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有两个:收入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收入效应强调需求方恩格尔定律的作用。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者会逐渐减少对于必需品的消费,提高高收入弹性产品的消费。相对价格效应强调不同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化导致了消费比重的变化。当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后,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发生旋转,从而导致消费结构的变化。在现有文献中,相对价格效应有两个来源,即部门间技术进步率和资本劳动比的不同。鲍莫尔认为,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是不同产业间的替代弹性和各部门的产出增长速度。如果部门间的产品是可替代的,当制造业部门的产出增长率小于服务业的产出增长率时,生产要素就会从制造业部门流向服务业部门。埃斯莫格卢等人发现,决定产业结构转化的主要原因是部门间要素密集度的差异,核心变量是整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当整个社会处于资本深化的状态时(资本深化可以被理解为长期中人口增长速度比资本增长速度慢,从而导致资本劳动比不断上升),就会发生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型,即服务业与制造业相对比重的上升。徐朝阳在埃斯莫格卢等人的两部门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三部门双层CES生产函数的产业结构变迁模型,证明了在部门间替代弹性大于1的情况下,制造业部门存在着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结构变迁过程。
在一些学者尝试着解释产业结构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及内在机制后,另一些学者则从实证的角度对多个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比较重要的变量包括外商直接投资(FDI)、政府行为、经济增长速度、技术选择、人力资本等,其他一些影响变量包括企业创新投入和消费者需求结构等。孙军构建了一个在封闭条件下内含需求因素的产业结构演变模型,对需求约束条件下一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演变路径进行了分析。其结论表明,在需求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无法形成技术创新能力,这导致经济增长停滞,产业结构最终会被锁定,因此更大的需求空间才会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型。干春晖等人认为,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复杂性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在短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明显地促进经济的增长,而长期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能够明显促进经济增长。刘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84~2003年间中国FDI和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FDI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但FDI对于制造业的投资比重显著高于服务业,这导致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偏斜。胡向婷和张璐发现,一个奉行地方保护主义的政府将会阻碍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而政府的投资行为将会促进产业结构的演进。张军和金煜发现,财政改革过度刺激了中国地方工业化,尤其在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普遍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张国强从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考察了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其结论表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在全国层面对由农业向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转型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制造业向服务业的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且效应显著。黄茂兴和李军军重点关注了技术选择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问题,发现当存在合理的技术选择和资本深化时,就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当技术选择不够合理时,即使资本劳动比率的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但对经济增长却有着负面作用。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收入提高、部门技术进步差异和资本深化的不平衡增长模型,发现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主要动因是需求方面的人均收入上升和供给方面的资本深化。这两个因素相比,资本深化更为重要。因此,我国产业结构中的某些特征就来自资本深化。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城镇化,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日益上升,发挥了较大的拉动投资的作用。在房地产投资的带动作用下,我国服务业中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并带动了相关金融领域的发展。这导致了房地产和金融等相关领域在产业结构中异军突起。
同时,城镇化导致的房地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重化工业化和产能过剩。由于房地产投资在2000年之后迅猛增长,拉动了钢铁、水泥等上游行业的发展,使得钢铁、水泥等重化工业同期快速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2000年之后的再度重工业化是我国房地产投资的一个必然结果。近两年来在政策影响下,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下滑,这就必然导致曾经受到房地产拉动的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产能过剩又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在上述产业结构变迁的内生动力条件下,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是稳增长和扩内需。这是未来一段时期转型的主要动力。由于收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拉力,因而稳定增长是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如果经济增长率过低,那么就无法提高居民收入,从而进一步降低恩格尔系数,为产业结构转型创造动力。只有收入提高了,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才会上升,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改善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稳增长的关键还是稳定投资。稳投资既可以起到短期稳增长、提高收入的作用,又可以进一步促进资本深化,推动结构转型,是一举两得的政策。从投资的领域来看,当前我国人均公路、铁路里程,互联网普及率和带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明显,而且也没有出现资本收益率的大幅下滑,投资空间还很大。因此,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的铁路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资是当前产业转型的一个必然要求。
从长期远看,未来产业结构转型的一个有待发掘的动力是进一步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技术进步率,加快释放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劳动力,促进服务业升级。从文章的实证结果看,当前技术进步这个因素对提升产业结构贡献较小,未来潜力巨大。这需要在长期产业政策制定上,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但要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防止出现新生产能过剩现象。当前要素市场等扭曲的体制导致了资源错误配置,需要进行以要素市场为核心的体制改革,促进资源合理流动,发展适宜我国禀赋的制造业技术。
作者单位:于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院;章潇萌,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刘凤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摘自《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14.3
原文约11200字
Tags: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内生动力,需求还是供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