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我国外贸格局的典型特征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肆虐使我国外贸形势变得极为严峻,外贸整体下滑引发了对外贸发展方式的激烈争论,外贸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理论遭受前所未有的质疑,外贸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成为理论界共识。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这种结论无论是对外贸研究者、从业者还是政府管理者而言都是令人沮丧的。对外贸作用、地位认识的混乱局面导致我国外贸政策稳定性、连续性无所适从。2009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说是随机扰动还是预示我国贸易格局即将发生根本性逆转,这个问题我们亟须做出回答。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第一,实证结果支持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假说,并预示着中国外贸格局正向经济增长驱动型出口方式转变。从1984-2006年期间来看,存在出口至经济增长方向的因果关系,表明出口驱动型增长假说成立。而以1992年为界,我国对外开放划分为有限开放和全方位开放两个不同阶段后,则得出不同结果。1978-1992年有限开放阶段,出口增加能促进经济增长,支持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假说。1992-2006年全面开放阶段,出口并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统计学意义反而并不显著,而是支持经济增长驱动型出口假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中国出口规模持续扩张,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不断减弱甚者消失,这与我们的直观体验知识完全不一致,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一实证检验结论呢?其中,第一个原因是消极的,称之为“贸易方式效应”,即中国贸易方式从内资主导的一般贸易转向由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转变。贸易方式的转变使我国专业化生产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短期内有利于提高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但长期来看却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此种贸易格局的形成是中国外贸发展被动调整的结果,顺应了国际经济分工格局演变规律,反映了整个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地区)分工格局的变迁。但加工贸易模式是国内廉价劳动力优势与国外技术和资本优势相结合的产物,这种贸易形式不仅附加价值低,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有限,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个原因也是消极的,称之为“生产过剩溢出效应”。1992年以来,伴随着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外贸经历了一次大的调整和发展。外贸发展带动了出口部门投资的增长,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为应对危机实施了积极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2001年加入WTO后国外市场扩大及贸易壁垒的缩小,使得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增长。
一方面,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断下降;另一方面投资所占份额却在不断上升,造成国内需求不足容纳高额投资带来的过高产能,形成的过剩产能最终只能推向国际市场,内外环境的契合是造成我国出口规模迅猛扩展的主要原因。第三个原因则是积极的,称之为“内生增长效应”。出口的扩大潜力不再来自出口部门本身,而是来自促进经济增长的其他非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贸易的快速增长使出口部门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但工资价格由于中国农村大量隐性失业的释放并不随着增长,国内非贸易品价格不变的假设基本成立。由于中国是贸易大国,许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因出口品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导致价格下降会影响到国际市场价格,同时会使国内非贸易品价格出现相对于出口品价格上升的趋势。这种相对价格的上升促使非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另外,伴随着外贸体制改革,我国以流通业为代表的贸易服务部门结构调整加速,使国内商品流通与服务交换,即整个市场交换成为全球经济与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经济增长模式从生产推动型增长开始向流通主导型增长转变。与生产推动型增长相比较,流通主导型增长的增加值贡献更多体现在生产过程以外,包括上游的采购、设计,生产过程的非物质投入,以及下游的营销、服务及销售等过程。流通分工的细化并引发流通市场结构的进一步细分,这都给出口带来了巨大活力。
第二,实证结果表明进口贸易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1978-1992年期间仅存在从经济增长引致进口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而1992-2006年期间进口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即存在进口至经济增长方向的因果关系,说明进口驱动型增长假说在我国是成立的。之所以出现1978-1992年间经济增长引致进口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指导我国开放的是“进口替代战略”,进口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民生活的物质短缺,进行进口替代生产。而1992年以后,由于发展战略的“出口导向型”转型,进口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因素。李善同等(2010)指出,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表现为,进口稀缺资源产品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弥补国内资源不足和优化产业结构至关重要;通过进口先进设备等投资品,可以提高国内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进口消费品则可以产生消费示范效应,并传导至生产环节,全面提升中国制造水平。1992年后,存在从经济增长至进口方向的因果关系,也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对进口的依赖。据宋泓(2010)估算,中国的实际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实际进口量将增长1.7个百分点。这种依赖不仅体现在对国外资源的依赖,更主要的是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实际上,缺乏核心技术,使得我国只能凭借廉价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从事初级低端的加工贸易,大大降低了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出口不能刺激经济增长,出口和进口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就是这一分工模式难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力证据。而且,随着人口“刘易斯转折点”的逐渐临近,中国劳动力成本将会持续上升,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将不断丧失,因此这种低级加工贸易方式也是不可维系的。
2010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外贸体制与国际接轨不可逆转,内外贸一体化开始试水,从文章分析结论看,要理性看待出口、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转圜。积极推动经济增长内生驱动的出口增长,充分发挥进口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应是中国“十二五”规划期间妥善处理外贸发展格局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继续推进出口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贸易方式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其次,建立更加平衡的进出口增长格局,突出进口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再次,建设现代开放型商务管理体制仍需探索,建立完善与贸易有关的境外经济活动服务支撑体系。统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出口和进口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海外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而当前这种管理理念尚未转化为新的商务管理体制的具体实践。
作者单位:彭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
所;张志辉,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自《宏观经济研究》(京),2011.1
原文约12800字
原题《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向经济增长驱动型出口转变———“十二五”我国外贸格局的典型特征》
Tags:“十二五”我国外贸格局的典型特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