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货复进口成因的理论解析
国货复进口是指进口了以前已成功出口的本国产品。在我国,即指海关贸易统计表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进口。由于出口产品的品质等问题遭遇国外退货等形成复进口,并不奇怪,但是,国货复进口的数额在我国增长却非常快,数额也非常大。据我国海关统计,1980年,我国国货复进口只有0.24亿美元,到2008年,就达到了924.5亿美元,28年间增长了3851倍。2010年前6个月,复进口总额已累计达到471.2亿美元,占到同期累计进口额的7.25%。1995年,国货复进口只占进口总额的1.7%,到2007年,就占到了我国当年进口总额的9%,到2009年,我国是我国进口产品的第三大来源国。显然,如此大数额的国货复进口,不是出口退货所能解释的。如此大的数额,也对我国的外贸发展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值得深入探讨。
一、我国国货复进口的特点
第一,国货复进口涉及商品面广,但少数产品大宗进口的特点突出。第二,国货复进口的产品类别高度集中,中间产品是复进口的绝对主力。第三,国货复进口与跨国公司密不可分。(1)国货复进口企业的性质高度集中,外资企业是国货复进口的主体力量;(2)国货复进口的地域高度集中,东部沿海地区是国货复进口的主要区域。国货复进口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区、长江三角区,部分沿海省份等加工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3)从贸易方式的角度来看,加工贸易是国货复进口的主要贸易方式。
二、我国国货复进口大量存在的理论根源探析
1.我国国货大量复进口是垂直专业化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
垂直专业化分工和与此相联系的产品内贸易的大量存在和快速增长是当今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特点。生产过程的垂直分离,使得特定产品生产过程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经过多次流通,零部件和最终产品的国别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和不重要。由此形成的结果是:产品内贸易量增长迅速,国货复进口额也不断增长。第三方物流的兴起进一步对这一演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流环节独立出来(或外包出去),这就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兴起,全球采购、全球配送、全球分销的模式大行其道。在这种模式下,生产商只负责将产品交给特定的物流企业,由物流企业再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全球配送,更夸张一点的说法是,很多生产企业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生产的产品将销往哪里。进一步详细区分可以发现,如果这个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境外,就可能引起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复进口,如果在国内,就可能引起制成品的复进口。对当前的我国来讲,由于贸易环境、法律制度以及历史传统等原因,全球化的大型贸易公司(物流公司、调配中心)多数设在香港,设在内地的非常少,由此也造成我国的国货复进口的大部分是中间产品。这也正是我们在前面分析国货复进口的特点时看到的:中间品贸易量最大的部门也正是国货复进口额最大的部门。
2.我国国货大量复进口是全球价值链形成的现实反映
从国货复进口的角度看,国货的大量复进口是全球价值链形成的必然结果,因为全球价值链跨越了国界,却没有跨越企业的界限。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从两个方面推动了贸易的发展,进而使国货复进口现象增多。
一是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二战”后的历史表明,开放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成功的工业化道路选择是出口导向战略而不是进口替代战略,于是,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主动加入国际分工体系。但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非常相近,要想成功加入,就必须依赖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一种零部件(产品)全球只在一地生产,由物流中心统一调配供应全世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出现国货复进口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二是发达国家对全球价值链的控制。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推动了全球分工和生产网络的重建,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是绝对的强者,而且通过将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外包,进一步降低了其生产成本,提高了利润率,并使其有更多的资源进行研发和创新,进而对全球价值链的控制力就更强。因此,发达国家有动力积极防止技术扩散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所以,一些关键的技术环节,就需要到特定的国家去完成,然后,再回到产品加工所在国完成后续的生产。这样,就会形成国货复进口。
3.跨国公司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应用是我国国货大量复进口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与国货复进口联系最密切的加工贸易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从长期来看,跨国公司主导的分工和贸易,不仅仅着眼于短期的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化,更多地是为了实现跨国企业的全球战略配置目的,即确保在产业链中的支配地位、掌握价值链的核心部分以及控制产业链的核心技术,进而实现对东道国企业和市场的主宰。因此,跨国公司更倾向于人为地将生产和贸易分离,将生产的不同环节分离。这种“切片”化的结果是,除了母公司之外,其余环节的参与者都或多或少地失去了控制力和与母公司谈判的筹码。为达到这样的目的,跨国公司可能会不惜牺牲短期的成本最低,而采取全球调配的方式,剥夺加工企业可能存在的成长机会,国货复进口就会由此而生。
4.国货大量复进口是成本洼地效应的产物
成本洼地效应是导致我国国货大量复进口最直接的原因。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不完善市场理论等都能解释成本洼地的形成。首先,跨国公司为降低成本,会选择大规模的跨国生产、经营和进出口销售,由其配送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调配生产,以实现公司内部分工的全球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整体利益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中国是其代工厂还是全球总部,都会引起国货复进口。其次,外资充分利用我国的优惠贸易安排和政策以及一些方面监管的不完善以降低成本,如避税就是非常直接的动机。最后,成本的降低会对中间品贸易流量的增长产生乘数效应,对国货复进口的影响是同样的道理。
5.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也可解释我国的国货大量复进口现象
全球生产网络是一种平等地整合了各层次网络参与者,把跨越不同公司和国家的分散的价值链联结起来的组织革新。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使得发达国家通过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而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劳动等要素,从而使要素禀赋失去了地理意义。处于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企业和传统的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其功能日益单一,边界日益模糊,并且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越来越依赖于其他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每个企业生产所面对的对象都不再是分散、独立的某个国家(地区)的市场,而是整个网络中与其相关的节点所占据的区域市场或全球市场。而这些特点,恰恰会导致国货复进口。全球生产网络的主导产业是电子、机械产业,这两个产业也正是我国国货复进口量最大的两个产业。
作者:刘强 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摘自《国际贸易》(京),2010.11
原文约5600字
Tags:我国国货复进口成因的理论解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