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中国的产业链信心:不存在技术与产业障碍
当我们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清脆的声音仿佛开启了另外一个世界。接下来的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隐藏在显示屏之后的信息库。不同的人、物以及林林总总的事情缔造了这个信息帝国,手中的电脑就是帝国的关口,而宽带则是通往帝国中心的必经之路。
显然,作为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纽带,宽带横跨了电信、计算机、媒体、娱乐、电子商务、教育、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用户、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计算机制造商和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在内的综合产业链。在这一价值链中,运营商占据主导地位,上游可以联络设备制造商,下游整合接入商和内容提供商,一起为最终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宽带正在成为新的市政基础设施,国家竞争力的体现。3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宽带普及提速动员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以“建光网、提速度、促普及、扩应用、降资费、惠民生”为整个工程定下基调;其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突出了通信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主线,并指明了具体路径——实施“宽带中国”战略;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实施宽带中国、关键材料升级换代等20项重大工程。
目前,由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资委、税务总局、广电总局等八部门共同组织成立了“宽带中国战略”研究工作小组及专家组正在制定“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方案,包括总体思路、发展目标、路线图、时间表和政策措施等,方案完成后将提交国务院审核。
宽带中国战略掀起了宽带的“国字号”运动,整个中国的宽带建设与应用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
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化,10多年前,很多人尚不知网络为何物;今天,我们聊着QQ、看着视频、发发微博,潜移默化中网络已经融入生活。这期间,最初我们采用电话线拨号实现“窄带”上网,随后DSL横空出世,“宽带”开始引领潮流。如今,红极一时的FTTH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20M乃至100M的高速网上冲浪。
强大的产业群支撑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宽带用户数达到1.5亿,并且预计今后5年将以每年新增2000万用户的速率增长。庞大的用户基数暗示着一个道理,这场“国字号”宽带运动我们必须自食其力,宽带只能“中国造”,但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上世纪90年代,电话线modem上网实现了最早的互联网接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ISDN,并形成了中国最初的宽带产业链。90年代末,DSL问世,接入速率最高可达到8M,不过因为当时根本没有高带宽需求的内容,大多开通宽带的用户选择了512K、1M、2M的速率。2004年,中国DSL用户达到2000万并开始进入其巅峰期,宽带产业也蓬勃发展,活跃厂商一度超过百家。
2005年左右,中国电信开始正式启动集采,由于集采对于企业的综合实力以及全国布局能力要求极高,宽带产业迎来了洗礼,大浪淘沙之后仅存数家精锐,这几家厂商也凭借日后蓬勃的宽带市场而逐步壮大,形成了今天宽带产业的四大龙头:华为、中兴、上海贝尔、烽火。
目前,宽带建设的主流技术已经发展为PON(无源光网络)。根据Ovum2011年底统计数据显示的全球PON市场份额中(分别按OLT、ONU统计),上述四大企业均位列全球前5位。由此也证实了中国宽带产业链的实力。
接受记者采访的几大厂商均表示:“宽带战略不存在技术、产业障碍,实现宽带战略的目标没有问题。”在宽带建设领域,产业链展示了其与实力相符的自信。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拥有一个全世界最大、最完整的宽带产业链,而且它还不断成长、完善。
清晰的技术路线
2006年~2007年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当时的中国网通)开始选用EPON技术,通过FTTB模式建设宽带。由于FTTB模式在光纤进入楼道之后可以沿用原有的DSL线路,其建设难度小、改造成本低,FTTB跃居主流,EPON也顺势发展壮大。
经历了几年的技术探讨、以及产业链的逐步成熟所带来的产品价格大幅下降,运营商发现:“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考虑到初期实装率,FTTH的初期投入成本已经与FTTB相当,而且FTTB后续改造难度大,故障率以及维护成本都要高于FTTH。”
正是因此,在今天的宽带普及提速工程中,中国电信已经在大部分中部地区以及全部东部沿海省份停止了FTTB的新建,全部采用FTTH模式;中国联通在北京、天津等大型城市也开始选择FTTH模式作为宽带提速的手段。
据统计,2011年底,中国电信FTTH实装用户数超过500万,而部署FTTH多年的Verizon目前也只有600万的FTTH用户。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成良表示,2012年中国电信的FTTH用户将超过Verizon,2013年可超过日本并实现全球第一。
在EPON成熟的同时,GPON产业也越来越完善,价格也大幅降低。由于GPON下行速率高达2.5G,较EPON的1.25G提高了一倍,同等其接入用户数量下,GPON可提供带宽也比EPON上升一倍。所以,目前在FTTH新建省份,运营商均选择GPON作为主流技术,而在FTTH发展较快的沿海省份,EPON已经规模部署并形成了完善的运维体系,EPON仍为首选。EPON与GPON并存的技术路线支撑着当前的宽带提速工程。
此外,在2007~2010年之间部署的FTTB,大多PON接口覆盖用户超过500个,平均每用户带宽只有2M。10GEPON的成熟为这部分用户的宽带升级提供了保障。2011年4月,中国电信已经启动了部分省市10GEPON的试点工程,张成良表示:“10GEPON的试点效果比较理想,产业链已成熟。”据悉,目前国内10GEPON出货量已超过40万端。
仍存挑战
然而,一切并没有那么尽如人意。PON成为技术主流的同时带来了一个新的产业链:ODN(光分配网络)。2010年ODN产业受三网融合刺激出现爆发式增长,到目前为止国内ODN厂商数量接近500家。而且大部分厂商产品极具“地方特色”,产品线自成一体。处于初期阶段的ODN产业仍然比较混沌,生产流程、技术标准以及施工规范有待完善。
这些缺陷直接影响了宽带的建设质量,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在2011年公布了一项抽样调查:“一个FTTH小区竟然出现30多处故障。”他指出目前光分路器、冷接子的质量问题十分突出,亟待解决。
无独有偶,中国联通也出现了同样质量问题。中国联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唐雄燕认为,在采购ODN产品的同时需要同时权衡质量、价格。他表示,在今后的ODN建设中应更倾向于有质量保障的厂商,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厂商则直接除名,并且中国联通目前正在组织调研,争取在今年年底突出使用全国的ODN产品标准以及施工规范。
此外,宽带提速同样会带来城域网、骨干网的流量激增,网络视频、视频会议、移动互联网成为网络流量杀手。同时网络IP化趋势导致了城域网分组化演进,整个城域网的架构都在慢慢变化。
业内专家基本都会形象地把网络比做道路:“接入网属于门口小径,城域网则是城市的核心交通线路,骨干网相当于高速公路。”可以想象,城域网的任何一点变动都会对整个网络造成极大的影响。而目前的这种分组演进已经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巨大影响。
但是,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对于分组技术路线的选择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方所选技术路线均不相同:移动选择基于传输的PTN,电信倾向于纯三层的IPRAN,联通则认为两种技术需要进一步融合。
三种不同的技术选择使得产业链难以抉择,但就目前形势来看:巨大的产业利益面前,传输技术与IP技术难以形成共识,双方不停地发起各种技术比拼、标准探讨、网络实验等,已经严重制约了技术的发展。运营商在这场纠纷面前也不能独善其身,城域网的建设一直滞后于网络的发展需求。
相对于前面两个领域,骨干网的变迁一直最为顺利,随着流量的推动,骨干网从10G演进到40G以及目前已经步入现网测试阶段的100G,一直以来虽有热炒,基本风平浪静。但现在,却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骨干网光纤服役年限已近,急需全面体检、建设新的干线网。
今天的光缆干线网络始建于1994年,名为“八纵八横”了覆盖全国省会以上城市和七成地市。但大部分服役年限已超过20年,且在中西部地区的覆盖率较低。已难以满足时下需求。经过考察,以及考虑到光纤资源的紧张,运营商均已开始新建一级干线:中国电信已招标青岛——连云港、格尔木——那曲、兰州——西宁、重庆——宜昌、南贵昆等7条线路,另有4条线路待招标;中联通已在今年6月份启动了二出疆格尔木-茫崖及乌鲁木齐-尉犁段光缆线路新建工程等16条光缆干线进行公开招标采购;中移动已经招标青藏线的那曲--温泉段。
我国骨干光缆的一级干线建设与更新已经兴起,不过干线光缆的设计以及原有线路业务的割接仍有待更新的研究。
Tags:宽带中国的产业链信心:不存在技术与产业障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