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为是会计责任人通过会计活动向他人提供会计信息的行为。企业会计人员的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作为企业成员,必须与其他员工一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又本能地追求自身风险的最小化。当企业(单位)行为与会计行为目标不一致或者受到某种外因干扰时,会计人员有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向他方转嫁已经或可能出现的危机,从而产生失真的会计资料。这种虚假的会计信息,极有可能给他人甚至对社会造成损失,因此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规范便显得尤其重要。
(一)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思考
1.坚持会计行为优化标准。会计行为的优化,是指会计行为主体即会计人员,遵循会计行为规范的要求,采取优化的手段和优化的组织结构,以尽可能小的行为投入生产出高标准、高质量、让相关利益集团满意的会计信息。
2.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对企业而言,凡是涉及资金流动的业务,就离不开会计核算,企业里任何一项投、融资决策,必须有财会部门的参与。汇款、结算、取现、记账等具体业务,都属于财务部门的职能范畴。因此,会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用实际行动维护诚实守信的执业权威。
3.建立会计行为优化监督机制。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存在于企业内部,一旦企业整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内部监督的作用效果就会弱化,只有建立内部监督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相结合的监督体系,才能有效地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4.加强会计执业人员技能培训。会计行为是以人为主体的,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会计行业优化的基本措施。会计行为主体素质的优化,主要是知识结构的优化。知识结构一般包括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科学知识。
(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针对企业会计行为和财务管理现状,笔者认为,除了以上规范会计行为的措施外,企业还应进一步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
1.改革和创新企业财务结算制度。首先,需要进行全局观念的教育,克服和纠正“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思想,使企业、政府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关系,自觉履行有关结算制度和规定。其次,国家要对生产发展快、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而资金困难的企业提供贷款或给予特殊政策,让这类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够正常运行,保证充足的结算资金。第三,强化结算纪律,创新企业财务结算管理规定,对不按规定结算往来账务、截留国家税金、任意违反财经金融纪律的单位进行专项治理,对于那些以“买空卖空”为手段,以谋一己私利为目的,有意占用他人钱财的,要“施之以法,绳之以纪”,保证企业结算秩序的正常化、规范化。
2.改革和创新企业财务成果分析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财务成果分析制度是极为重要的,不少企业对此并不重视,由此产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常常使企业陷于被动。通常企业可考虑选取对比分析、因素分析和变量分析这三种常见的分析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对企业的经营效果进行衡量。
3.改革和创新企业高管人员的财会知识更新制度。对于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等高层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财务会计业务培训,使他们不仅熟悉财务法规和企业会计制度,还要看懂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学会用报表反映的各种数据分析企业问题,进而能够实行正确决策,支持企业会计人员开展工作。
4.改革和创新企业财务会计自我约束制度。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应侧重三个方面:一是定期向股东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财务执行情况,特别是企业非生产性开支、奖金(红利)分配、专项基金使用、社会捐赠款项来源和去向、企业接待费用支付等方面的情况,并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企业重大改革,如合资、参股、联合兼并、资产变卖、转让等,必须集体研究决定;三是大宗开支,必须先列入预算,经企业董事会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支付,严禁董事长或总经理一人说了算;四是正确核算企业产品成本,全面反映企业财务成果,及时清算各种债务、债权,如实向广大股东报告财务情况,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所有者权益。
5.改革和创新企业财会人员激励制度。要创造和设计一种激励环境,让广大财会工作者有机会充分显示自己的才华。对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的财会工作者,要通过宣传媒介,大力表彰,其中具备提拔条件的,要委以重任。同时,还要监督广大财会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政策范围内主动为他们分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