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是企业因赊销(包括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一种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及资产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一项长期的制度化工作。
一、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分析
应收账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作用所产生的商业信用。一个企业商品或劳务的销售,不论其销售的对象是个人、其他实体或非盈利组织,企业为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扩大销售,增加销售和利润,向客户提供信贷,同意给予一定付款期赊欠货款,在这种商品交易中,商品的发出与货款的收回不能同时进行,对于销货方产生的债权资产就是应收账款。《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会计账务处理应收账款的产生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是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又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三是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四是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五是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在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按交易的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确认入账的赊销款,其会计账务处理过程为:
借:应收账款——××单位
贷:营业收入——××产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营业成本——××产品
贷:库存商品——××产品
由此得出应收账款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促进销售。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进行赊销,实质上是向顾客提供了两项交易:一是向顾客销售产品;二是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向顾客提供资金。虽然赊销仅仅是影响销售量的因素之一,但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银根紧缩、市场疲软、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在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时,赊销更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减少库存。因赊销及时把库存商品转化为应收账款,从而可节约库存商品的管理成本和储存成本,节约存货管理支出。
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管增加应收账款成为了商家争取客户、扩大销售额和经营规模的最有效手段,但目前企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企业财务管理弱化,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对企业的信用政策重视不够,风险意识不足。一些企业经营者,不注意研究本企业的信用政策,对销售对象缺乏必要的了解,特别是针对一些大额赊销,缺乏必要的资信评估分析,盲目信任、缺少戒心。同时,销售合同内容不完备、执行力度不强,造成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
第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力。有些企业未建立相应的应收账款控制制度,对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缺乏定期的账龄分析和相应的跟踪追讨措施,更缺少对呆账的风险防范措施,使得应收账款的收回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第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激励与惩戒机制不健全。销售部门为扩大销售业绩进行大量赊销,而不顾事后应收款项是否能及时收回。
第四,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迫使大部分企业不得不为对方盲目提供商业信用,以赊销方式来销售商品,产生了大量不良应收款项。应收账款的拖欠是导致目前很多企业被拖垮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五,人为因素造成应收账款挂账。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已经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但有些企业自我约束的机制并未建立,导致有些企业管理者不把精力放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扩大市场占用率上,而是受利益驱使,为了在任期内捞一把或骗取荣誉,弄虚作假;有的不认真考察对方单位生产经营状况、生产规模、信用程度,轻易地将产品赊销出去,而不考虑以后能否收回欠款;还有的追求财务报表上的表面高收入,造虚假利润。
第六,经济往来中“私下”交易。个别企业相关高管人员不能正确运用手中权利,在经营过程中采取“迂回战术”,将企业资金通过赊销方式划出,转归别人长期使用,导致企业蒙受资金流失。
第七,通过增加应收账款,可使企业的账上利润增加,但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三、应收账款政策研究
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首先,应收账款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等。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的时间,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产生有利影响,与此同时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收账成本和坏账成本的增加,将产生不利影响。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可延长信用期,否则不宜延长。其次,企业要在对市场客户资信程度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判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以此决定是否给予信用优惠。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五个方面,即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和经济情况,简称“5C”系统。
2、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销售部门应当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财会部门应当督促销售部门加紧催收。对逾期的应收账款,应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催收;对重大的逾期应收账款,可以通过采用诉讼的方式解决。一般来说,收账的花费越大,收账措施越有力,可收回的账款就越多,坏账成本也就越小。因此在制定收账政策时,要在收账成本和减少坏账成本之间作出权衡。
3、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账。企业应及时登记每一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增减变动情况和每笔账龄及信用额度使用情况。同时加强合同管理,对债务人执行合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防止坏账风险的发生。
4、销货折扣要与付款期限相结合。企业可采取两种折扣:一种是商业折扣,其作用在于促进销售;另一种是为了鼓励顾客尽早将赊销款支付而采取的现金折扣方式。企业通常把销货折扣与价量挂钩,即价格越高,成交数量越大,给客户的折扣就越多。实际上,企业如果忽略了付款期,价越高,量越大,客户占用本企业的资金越多,企业遭受的利息损失也就越大,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财务费用支出。
5、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内部控制。首先,单位在销售合同订立前,应当指定专门人员就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货支付方式等具体内容与客户进行洽谈,谈判人员至少在两人以上,并与签订合同的人员分离。其次,单位进行赊销时必须经过信用管理部门审批,并且对每一层次负责赊销人员的赊销金额权限设置上限,对重大的赊销金额实行企业董事会进行集体审批。这样尽量从源头上控制应收账款坏账成本的发生。最后,负责记录营业收入账和应收账款账不能由同一会计兼职,且都不能经手货币资金,并由另一位不负责账簿记录的会计定期调节总账和明细表,这样构成了一项自动交互牵制机制。同时应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目的在于证实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防止本企业及有关人员在销售交易中发生舞弊行为。
6、转化应收账款形式。在客户到期不能偿还货款时,企业可要求客户开出承兑汇票以抵销应收账款。由于应收账款是一项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抵押或出售业务将其变现。应收账款抵押是指企业以应收账款为担保,从金融机构预先取得货款,收到客户支付欠款时再如数转交给金融机构作为部分借款的归还。当然,客户一旦拒绝付款,金融机构有权向企业追索,企业必须清偿全部借款。应收账款出售是企业将不附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给从事此项业务的代理机构以取得资金,客户还款时直接支付给代理机构,一旦发生坏账损失,企业无须承担任何责任。此外,还可对应收账款进行商业保险,这样可把企业所不能预料的损失风险转移给保险机构,使应收账款的损失降至最低,同时还要考虑对保险费和坏账成本两者之间进行权衡。
7、建立健全企业应收账款的激励与惩戒机制。企业对销售部门考核业绩时要将销售业绩与货款及时回收情况相挂钩,切实落实经办人的责任制,同时对经办人员实行风险抵押制度。企业高管应对其任期内的坏账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与政绩考核相挂钩,以形成对其意识上的控制。
8、建立定期报告制度。企业应定期召开应收账款情况分析会,对合同的履行、资金回收、存在的风险等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对于可能成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应当及时报告有关决策部门,对其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确认坏账,对已注销的坏账应当进行备查登记,做到账销案存,对故意拖账、赖账、弄虚作假、串通舞弊、无正当理由拒付货款的企业,应纳入企业信用管理部门,采取不良记录登记的方式对该类企业重新进行信用等级评价,或者采取法律手段解决。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时代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正确运用现销与赊销两种销售方式,既不能为尽快回笼资金大力发展现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样将束缚企业的发展,又不能为扩大销售规模而盲目大力发展赊销,这样将会产生大量应收账款,增加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因此,企业要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支点,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只有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实行科学化管理,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应收账款,进一步完善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保障程度相结合的内部控制责任制,进一步提升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建立应收账款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有利于企业应收账款问题的解决,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坏账损失,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