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财政学 >> 正文

评论:仅有财政和货币政策是不够的

http://www.newdu.com 2018/3/8 《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12月16日 佚名 参加讨论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2月15日通报了近期我国商务工作运行的有关情况。根据其公布的数据,前11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13.15%;其中11月实际使用外资87.57亿美元,同比降9.76%,28个月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11月实际使用外资猛然“跳水”,或许并不能全然说明问题。但在美国经济发展不振、欧洲经济深陷困局的背景下,FDI数据的下行,也显得顺理成章。美国对外投资能力减弱、欧盟企业对外投资乏力,直接导致了对华投资额的减少。而就此往后看,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压力巨大,指望欧美经济有明显的好转,绝非易事。由此,对华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作为一个表象,多少反映出全球经济的真貌。
    2011年的全球经济,尽管也遭受多种打击,但依然能够保持正增长,有机构认为在3.8%左右。其中的主要贡献,来自新兴市场经济体。比之2011年,2012年的状况恐怕更为艰难。今年受到欧债危机沉重打击的几个欧元区国家自不必多说,这一场危机的阴霾或会向英国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蔓延,进而影响到中东和非洲的经济体。今年表现相对较好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如中国和印度等,也将因此被牵连波及。
    一个基本的判断是,这一次由欧债问题引发的危机,对全球经济深层次的影响程度,不可低估,其烈度绝不输于2008年。2012年的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表现,或许依然处于中上水平,但也面临着经济减速的风险。FDI指标的走低,不过是整个系统性考验的一个环节而已。在整体外部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形下,中央政府试图“稳外需”的目标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有待观察。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政府果断采取措施,于2008年底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为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并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当然,4万亿的资金大多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民营企业难以涉入其中,国有企业则因此得益,甚至出现了集体性崛起和爆发式增长。而今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模式,已然难以为继。这也是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扩内需、稳外需,而只字不提依靠投资拉动的原因所在。
    近来一系列的重要会议,都为明年的宏观政策取向定调,即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并根据形势变化做出预调、微调,这当然是相当重要的。不过,即使财政政策的“积极”力度加大,也有一个滞后效应。而货币政策只能是小幅调整,不太可能过于宽松——否则,短期或能提升GDP指标,长期而言,则会加剧经济失衡,提升未来的宏观风险。
    当前的经济形势,单单依靠宏观政策的调控,或许是不够的。今天的中国,需要通过加速改革来获得新的推动力。就迫切性而言,主要应在下述几个方面推动改革的深化:一是降低行业壁垒,鼓励民营经济进入一些垄断领域,并为中小企业减负;二是推动行政改革,尽量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为市场留出足够的空间;三是支持制造业升级和转型,借助制度创新及科技创新获得新的推动力;四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得利益分配更为公正,缩小贫富差距,以及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等等。
    其实,上述这几个方面的改革,也呼吁了许多年,但是改革的成效并不大。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些利益群体的阻力。改革的本质就是不同群体间的利益调整,当这种调整涉及一些强势部门与群体时,其艰巨性可想而知。而悖论也正在这里,如果改革推动不力,经济发展的前景很有可能阴云密布。
    无疑,FDI不过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指标。这个指标在某个节点的表现,并不一定有特别的指向意义,但经济形势严峻的大背景已然十分清晰。中国经济要想健康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而加速推动改革,并使改革获得成效,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Tags:评论:仅有财政和货币政策是不够的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