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河南省产业集群机理分析及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8/3/8 《经济师》2012年第2期 孙守宇 参加讨论

摘 要:产业集群是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系统的区域产业群落,它是产业组织的地域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成果。为进一步探讨河南省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之路,使之在中原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文章对河南省产业集群进行研究。
    关键词:河南,产业集群,机理分析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产业集群是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系统的区域产业群落,它是产业组织的地域创新。大量相关企业的地理集中,以灵活专业化为核心的社会网络,积极向上的良好创新氛围,建立在合作竞争基础上的互动机制以及路径依赖性,是产业集群获得成功并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国内外经验证明,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迅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中原崛起中发挥很大作用,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河南省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与分类
    
综合来看,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有两种路径:自下而上型与自上而下型。但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力量源泉,归根到底来自于企业为寻求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所形成的结盟。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本和组织、技术能力实现“垂直一体化”生产,所以往往倾向于突破企业的边界与其他企业进行协作。大量相同或相近行业地理空间上的邻近,无疑将对这种协作造就相对优越的环境,使信息搜集、交易谈判、交易实施等交易成本下降,而且随着集群的扩大,环境绩效还将同步增长。因此,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产业集群的形成因不同的区域状况、产业结构和社会状况而会有不同的集群形成机理。河南省的产业集群,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按照产业的要素密集度,河南的产业集群可以分为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传统产业集群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前者如南阳玉雕产业集群。后者如郑州中牟汽车产业集群;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则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如郑州中部软件园和国家大学科技园。
    2.第二产业产业集群与第三产业产业集群。按照集群主体产业的所涉及的产业次序,河南的产业集群可以分为第二产业产业集群与第三产业产业集群,其中大部分产业集群为第二产业产业集群,主要为制造业产业集群。除此外还有建筑业产业集群,如长垣防腐建筑产业集群;第三产业产业集群在全省主要表现为商贸流通业产业集群,又可以分为综合性产业集群和专业性产业集群,前者以洛阳关林商贸城产业集群为代表,后者则以郑州银基服装商圈产业集群为典型。
    二、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分析
    
1.充分激发和保护全民创业积极性,使民众成为产业集群发育发展的主动力。构成产业集群的企业主体是民营企业,只有当地民众创业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争先恐后、互相攀比的氛围,产业集群才能得以发育;只有民众在创业过程的积极性很好得到保护,任何压抑或打击这种积极性的制度性、观念性、能力性或物质性的消极因素,不管是来自集群内还是集群外的,都能得到及时而且有效地排除,产业集群才能得以发展。
    2.优化环境,制定规划,有效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许多地方成功经验证明,政府是影响和推动产业集群发育成长的可控性最大的外部因素。因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许多地方政府在土地、税收、政府服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促进本地产业集群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各地在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培育壮大拳头产品,进而形成有竞争优势和区域优势特点的主导产业,通过产业集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4.围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带动相关和配套产品的发展,不断提高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加强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地在促进产业集聚中,高度重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遵循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规律,采取多种方式,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
    5.坚持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手段,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水平。随着工业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地区和企业更加重视科技在培育产业集群各环节的应用。不少龙头企业重视技术引进和自身研发能力的提高,注重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强化技术创新,延长加工链条,强化产业内部联系,推动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配套,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促进产业聚集,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6.把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目前,河南省多数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基本是融为一体的。各级政府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引导企业向园区和产业集群集中,改变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局面。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将企业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增强了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同时许多企业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的分工合作,进入了区域分工协作的产业链,使产业集群具备了区域经济的特征,提高了中小企业发展水平。
    三、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与产业集群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滞后,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集群效应发挥不充分,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1.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引导、规划和扶持不力。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的地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我国产业集群受到关注的时间较晚,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者对产业集群的诸多特性尚未清晰地认识.对产业集群如何培育与发展仍然仅限于实践者的探索之中,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而有关政府也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有些地方对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够,缺乏正确引导、合理规划和政策扶持。对发展产业集群工作还没有明确的协调和管理机构。
    2.专业化分工机制尚未形成。河南省产业集群多数仍处在初期发育阶段,主要表现在聚集度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上下游企业关联度低,社会化中介服务不足,集群内部缺乏细致的专业化分工,集群整体机制发挥不够等。目前,河南省的产业集群内企业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小、数量少,缺乏细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
    3.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能做大却难做强。由于缺乏高素质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河南省产业集群大多尚处于模仿阶段,产品长期停留在低档次、老品种、粗加工阶段,直接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产业集群缺乏核心技术,产、学、研联合开发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内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比较少,企业规模有限,研发投入十分不足。
    4.产业集群内缺乏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充分发挥各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对产业集群的服务作用。产业集群普遍缺少资产评估、项目咨询、人才培训、信息网络、产品检测、物流配送、物业管理等服务组织,现有的中介组织其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满足不了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直接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5.成本优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产业集群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通过分工协作降低成本。但是河南省的产业集群大多基于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并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优势,低成本优势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这不但不利于利润的增加,而且还可能导致企业的向外转移、集群的衰弱。
    6.品牌、诚信意识缺乏,短期化行为、无序竞争,严重损害了市场环境。不少企业品牌、质量、诚信意识淡薄,假冒他人商标、以次充好、压价竞销、仿冒、偷工减料、欺瞒等行为已不是个别现象,企业间相互封锁、相互防范、相互拆台、恶性竞争、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与企业集群所需要的诚信互助、合作共赢、信息共享、荣辱与共、友好竞争的发展文化格格不入。
    7.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大部分还处于起步阶段。河南省漯河市区及郊县,郑州市区及巩义、中牟、荥阳、新密等市县,新乡市长垣县,洛阳吉利区及偃师市,许昌市许昌县和长葛市,焦作孟州市、沁阳市、武陟县、博爱县等地产业集群发展速度较快、发展程度较高、集群密度较大的产业集群密集区,而全省其他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则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集群数量较少、发展程度较低、配套产业和设施缺乏的特点。
    8.产业链不完整,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产业集群的核心产业不完整、产业链条过短,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较低,市场销售较为分散,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较少,上下游和外围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
    四、河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产业集群工作的指导
    各级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产业集群的意义和作用,切实加强工作指导。
    1.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发展产业集群意识。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及传媒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引导中小企业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掌握产业集群理论与知识、国家及省有关发展产业集群、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明确发展产业集群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加大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产业集群工作的认识。
    2.要加大工作力度。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工作,经常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发展产业集群的工作意见。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以及沟通企业与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对重大政策性问题,要及时向政府汇报,争取支持,保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稳定健康发展。
    3.要努力提高现有产业集群的整体水平。各地要根据现有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加强规划和指导,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强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合力;要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产业集群管理水平;要积极主动与国土、发改、建设、科技、财政、商务、工商、环保等部门协调,争取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提高现有产业集群的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二)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地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各级主管部门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目标、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与产业结构调整、土地使用政策、城市规划等相衔接。
    1.政府制定有效的产业集聚和发展指导目录及政策导向。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时要明确重点发展的产业,确定产业发展集聚的区域等指导性、指令性目录。
    2.明确发展目标,每个市县区至少培育1—3个产业集群,每个产业集群要有分阶段发展的目标。
    3.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围绕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区位条件、发展基础,认真规划引导,促进产业集聚,培育“板块经济”。
    4.要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打破城乡和行政区域界限,统筹规划功能布局,形成区域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前后配套、链接紧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5.在注重群体发展的同时,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发挥大企业的“领头羊”作用,夯实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基础。
    (三)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龙头企业是推进中小企业集聚,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的关键。在现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发展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既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因此,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作为推进产业聚集的首要任务来抓,使之成为优势产业发展和产业聚集的支柱。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强,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产业龙头企业的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作用。
    (四)促进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
    加强上下游产业的纵向合作和产品研发、品种配套、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联合,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要引导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分工协作,鼓励中小企业主动为大企业配套,向高、精、专、新方面发展。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零部件生产,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小企业专业化、配套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五)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创建产品,企业和区域品牌,不断提升集群竞争力
    品牌建设是产业集群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推进产业集聚过程中,各地和企业要把打造知名品牌特别是区域品牌,放在重要位置,改变过去那种不重视品牌培育、名牌产品过少的状况。要增强商标意识、品牌意识、名牌意识,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加强市场营销,扩大广告宣传。要重点扶持一批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企业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活动。积极培育国家名牌产品,以政府引导、中介促进、企业自主结盟为原则,整合和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创立会展品牌,鼓励和支持企业参加各类交易会。要积极推行现代营销管理,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集群竞争力。通过扎实的工作,打造一批区域名牌,全国名牌和国际名牌,带动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
    (六)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企业科技进步
    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产业集群内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完善科技项目风险投资机制,改善技术创新环境,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组织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企业联合建立公共试验室、检验检测中心、模具开发中心等,对中小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产品检测等开放式服务,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增强产品和技术开发能力;引导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的技术创新机制,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产品换代、技术和设备更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积极发展为装备工业、大型企业、跨国公司配套的高科技产品和科技型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企业创新,形成一批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涌现更多知名品牌的中小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七)建立产业集聚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建立重点产业集群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社会投资,并在一些市县区域内进行试点。根据国家、省有关精神和要求,就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拟定较为规范的操作办法,完善法规体系,稳步地推进全省产业集聚的投资工作。制定和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资金扶持竞争性领域,实行间接投资的方式的财政政策和优惠措施。逐步建立促进国家资本金良性循环、有效使用的体制和机制,积极探索以政府资金启动民间投资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ZX-398)】
    参考文献:
    

    1.盂守卫.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绩效因子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
    2.王静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19)
    3.薛金房.关于提高河南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J].决策探索,2010(7)
    4.熊光慈.基于创新视角的河南产业集群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9(3)

Tags:河南省产业集群机理分析及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