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以重化型为主要特征的内蒙古工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内蒙古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内蒙古工业如何转型发展、升级发展,新型工业化如何加快推进,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比较沉重而现实的问题。
一、内蒙古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近年来,内蒙古加快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规模投资建设了一批具有较强拉动力的重大项目,工业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轨道,推动全区经济由农牧业主导转向工业主导。
(一)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
2011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7158.9亿元,是2007年的2.6倍,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0.3%,首次占到全区经济总量的半数以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835.2亿元,是2007年的2.9倍。生产原煤9.79亿吨,居全国第一;电力装机达到758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形成823万吨甲醇及下游产品、2200万吨钢和400万吨有色金属生产能力;乳品加工、羊绒加工产能和产量继续领先全国。今年以来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14.5%。
(二)结构调整效果显现,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非资源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30%以上。风电装机达到1444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已形成煤基油产能142万吨、煤基乙二醇产能20万吨、煤基烯烃产能106万吨。东部盟市规模以上工业占全区比重由2007年的26.4%提高到30%以上。2008—2011年,全区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万亿元,年均递增20.4%,为“十二五”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中小企业快速发展,集约化、集群化、园区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中小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整体增长水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2011年对工业的贡献率达到76.3%。中小企业进一步向园区集中集聚,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好基础的产业集群,促进了工业园区扩容增效。全区各级各类工业园区创造了60%以上的工业总量,比2007年提高近8个百分点。
(四)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2011年底,自治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1个,中国名牌产品1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在能源、冶金、煤化工等领域拥有30多项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在现代煤化工、光伏材料自主创新及产业化等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以及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包头稀土高新区、青山装备制造园区、科尔沁工业园区等一批发展势头较好的工业园区被国家确定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五)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明显,淘汰落后产能迈出较大步伐
“十一五”以来,内蒙古高度重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切实将淘汰落后产能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采取得力措施,淘汰了一大批小煤矿、小火电、小钢铁、小有色、小炼焦、小电石、小硅铁等落后产能。2006-2012年,内蒙古累计淘汰小火电机组容量近240万千瓦,煤炭产能2500万吨,钢铁产能1317万吨,有色冶炼产能27.5万吨,水泥产能1575.8万吨,焦炭产能1221万吨,铁合金产能131.8万吨,电石产能178.5万吨,平板玻璃产能413万重箱。为全区确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作出了重大贡献。
可以说,内蒙古工业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有了产业的支撑,有了量的积累,也有了质的提升。但是,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内蒙古工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产业政策日益趋紧。2009年,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8号),要求暂停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电解铝等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的核准或备案,并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审查、建设用地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又配套联合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发38号文件金融抑制政策,从严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消耗型企业和项目的融资支持。同时,国家多部委又对遏制煤化工产业发展和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产业政策约束对内蒙古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新建项目的开工和后续项目的储备产生了较大影响。当前,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大背景下,能源重化工类的项目核准备案越发困难。在“十二五”期间,像“十一五”期间依托资源优势,依靠能源重化工领域大规模投资拉动全区工业较快增长已非常困难。“十一五”期间年均25.2%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支撑了年均23.2%的工业发展速度,“十二五”期间年均递增17%的工业发展预期目标至少需要近20%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来支撑。面对产业政策日益趋紧的新形势,“十一五”期间的投资模式不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型,创新发展路径,构建多元发展产业体系。
二是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十二五”期间,在资源消耗约束方面,国家把降低单位GDP能耗继续作为约束性指标的基础上,又要将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单位GDP和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列入约束性指标;在环保指标方面,国家把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继续作为约束性指标的基础上,又要将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列入约束性指标。有关资料显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主要来源于矿石的冶炼、化石能源的消耗,氨氮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化工、冶金、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其中化工占工业氨氮总排放量的40%以上。目前,内蒙古火电装机、煤制油产能、煤制烯烃产能、电石法PVC产能均居全国前列,钢产能已达2200万吨,有色金属规模已近400万吨。且初级原字号产品比重较大、能耗较高,冶金工业大多还是钢材、铝锭、铜板等初级产品,煤化工尚停留在甲醇、烯烃、二甲醚等初级产品层面上。总体上讲,内蒙古主要产业基础原材料产品多,延伸加工的高端产品、终端产品少;工业整体上能源原材料消耗高、污染物及碳排放高、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等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比较现实的选择,就是依托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延伸加工制造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提升产业层次,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降低能源消耗。这就要求我们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二、内蒙古工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
“十二五”是内蒙古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转型就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精深加工比重,加快推进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型升级,就是全面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提升工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因此,工业转型升级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结合内蒙古实际,着力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优化投资结构,创新发展路径
这是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和源动力。工业的转型发展、升级发展一部分靠存量,主要是靠增量,而增量靠投资,投资靠项目。在国家产业政策和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新形势下,像钢铁、电解铝、焦炭等初级的资源转换项目已被国家限制,传统的投资模式难以为继。但是,“十二五”期间能够真正支撑起内蒙古工业发展的只有能源、化工、有色、农畜产品加工这四个产业,还要加大这四个产业的投资力度。因此,必须优化投资结构,创新发展路径,在优化存量、扩大增量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今后一个时期,在积极争取国家差别化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同时,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资本和产业“北上西移”的重大机遇,在煤化工深加工、PVC深加工、钢铁和有色金属延伸加工、陶瓷、汽车和专用设备制造及其配套、乳肉绒粮薯和红干椒加工、纺织服装、小五金制造、皮革皮毛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行业,积极承接高端加工制造项目,着力在延伸加工制造业、机械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上加大投资力度,为工业转型升级积蓄力量。
(二)构建多元发展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最基础的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层次,最紧迫的是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构建多元发展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积极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加快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推进“呼-包-鄂-乌(海)”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建设,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集成应用,努力使信息技术应用渗透到工业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装备数字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推进信息化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项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企业信息应用向业务流程优化再造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转变,并组织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提升传统产业技术装备水平。
在加快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方面,依托已经形成的煤化工、冶金、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基础,继续延伸新型煤化工和新型盐碱化工产业链,继续延伸钢铁深加工和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链,提高加工深度,开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培育建设60个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延伸加工制造业。在产业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导向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大力支持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煤矿机械、化工机械、风机及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关键零部件等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力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加快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基地,积极发展稀土应用产业,加快推进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及硅材料、锗材料、铀材料等新材料的产业化采用先进的微生物发酵法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鼓励企业采用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等先进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进品牌设计、包装、储运、营销、金融服务、工业设计、工业软件、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科技咨询等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新兴业态,提高行业整体配套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三)实施“双百亿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既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和大工业园区作支撑,又需要“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搞配套,不断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快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培育建设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开发区,实施“双百亿工程”的意见(2011-2013年)》,通过采取资源优化配置、企业战略并构重组、优化企业成长环境等措施,着力培育建设一批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开发区。特别是要组织实施好跨境、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等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与战略并购,鼓励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开发区和园区合作建设工业集中区。力争到2013年底,培育形成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60户左右、工业园区40个左右,为自治区工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战略支撑。
同时,为推动非资源型产业、中小企业、富民工程一体化发展,继续抓好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工业园区发展的同时,扶持中小企业做强做大,为产业延伸、升级、配套提供支撑,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格局,增强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活力。通过采取优化政策环境、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强产业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强化融资服务、引导企业提升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成长型中小企业整体规模、发展水平、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成为全区中小企业及产业集群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加强工业自主创新,推动工业发展逐步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和中心环节。只有努力突破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推动内蒙古工业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今后一个时期,要在稀土冶金工艺创新与功能材料制备及高端应用产品研发、大型风电装备开发及产业化、太阳能多晶硅产业化与光伏电站一体化建设、生物质液体燃料联产生物基化工产品产业化、沙漠硅砂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及深加工产品开发与产业化、钢铁新材料及深加工产品开发、大规模风电并网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等重大领域,以原始创新为基础,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创新性强、技术关联度高、产业带动性大、辐射影响面广的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批具备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外知名品牌,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加强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新增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创办各种形式的孵化器,发展一批行业专业创新平台、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努力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强化创新载体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同时,优化创新环境,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建立各类产学研战略联盟。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的科技合作,形成开放合作的研究开发体系。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一流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内蒙古工业高级人才培训基地。依托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区内院校,建设内蒙古工业适用性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大量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打造与自治区工业经济较快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创新团队。
(五)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高效、清洁转变
坚持大型、高端、循环发展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根本要求。“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下降,主要得益于大量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改工程的实施。今后一个时期,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的空间变小,加之大量重化工项目投产,节能降耗形势仍然很严峻。要想继续取得成效,必须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要以推进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坚持走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将年重点用能企业纳入节能监督体系,实行挂牌督办,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认真执行《内蒙古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做好节能评估工作,严把项目入口关。加强主要工业产品耗能限额管理,积极开展主要工业产品、设备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继续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组织实施煤矸石、粉煤灰、电石渣、脱硫石膏、矿山尾矿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大力支持秸秆、沙柳生物质能项目建设,以及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铝基合金工程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工业清洁生产水平,加快清洁生产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建设一批既有行业代表性又有地区特点的循环经济深加工产业示范工程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示范工程。组织实施一批工业节水示范工程,培育一批工业节水示范企业,全面开展工业用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