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甘肃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初探

http://www.newdu.com 2018/3/8 《中国水利》2012年第15期 赵继宗 参加讨论

摘 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是提高水资源动态管理的有效方式,为水资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针对甘肃省水功能区监管能力薄弱、水资源监测信息滞后、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能力不足等水资源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节水型社会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水权制度和水资源信息系统的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思路,从而为区域水资源规划、管理和配置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甘肃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措施
    一、甘肃水资源基本情况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青藏、蒙新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跨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属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276 mm。全省土地总面积42.58万km2,分属内陆河、黄河、长江三大流域,其中内陆河流域面积24.41万km2、黄河流域面积14.32万km2,长江流域面积3.85万km2。年径流量大于1亿m3的河流78条,其中内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党河)3个水系15条河流;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干流、洮河、湟水、渭河、泾河5个水系36条河流;长江流域包括白龙江、西汉水等27条河流。全省多年平均年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2亿m3,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7.3亿m3,自产水资源总量289.3亿m3,人均水资源量1 077 m3,仅为全国人均的1/2,耕地亩均水资源量378m3,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
    二、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功能区监管能力薄弱
    尽管甘肃省进行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内陆河流域的水功能区划,制定了相应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功能区达标评估等监督管理体系,但经过十几年的运行,发现在排污口、取水口、重点河段水质监测、大中型水库等方面的监督监管能力还比较薄弱。2011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达8.8亿t,约占工业和城镇生活总用水量的38%。黄河干流兰州段、渭河、泾河、宛川河、石羊河干流至下游红崖山水库以及白银、定西、天水、庆阳、平凉等地中小河流水污染呈加重趋势。同时存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垃圾倾倒水体、取水口监测薄弱等一系列亟待加强监督和管理的问题,缺少综合考虑水域的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严重制约甘肃省水功能区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2.水资源监测信息系统滞后
    甘肃省水资源监测信息系统发展滞后,缺少水质与水量统一监测的完整体系,监测站网分布不均,不能很好地实施和发挥各自的监测能力。监测手段与方法相对落后,很难满足快速、准确、高效的应急监测要求,无法发挥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进行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水利信息化建设设备落后,不能体现新时代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高效、便捷、准确、及时的水资源监控能力,阻碍了水情信息采集和传输。水环境监测站网及监测能力建设投资薄弱,很难发挥水环境监测站网建设付诸实施后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能力不足
    由于甘肃省农村地区水利设施相对缺乏,对饮用水水质监测相对薄弱,同时还存在用水方式相对粗放,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缺少农村地区各类取水水体水质监测站的合理布设原则,水质站的分级、分类原则,制约了农村地区水质站点及分期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缺少对农村地区水源点的动态监测,没有形成完善的区域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和农村供水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缺少对农村地区供水方式、供水规模、水源保障、水质净化等方面的监测与监控,严重制约了甘肃省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的建设,阻碍了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1.基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机制,提出各行业节水的总体目标,建立节水目标责任体系,建立基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水资源监控体系。加大对农业节水的监控力度,抓好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灌区信息化工程建设,实现用水计量自动化。按照全省行业用水定额,加强工业领域用水监控,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节水型产业,加快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污水处理和回用水平。重点抓好钢铁、火力发电、纺织、化工等高耗水行业节水监控。生活用水方面,完善计量设施,推广节水器具应用,实行城市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把大型居民区、大型宾馆饭店、大型娱乐场所、学校等作为城市生活节水监控的重点区域,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推动公共建筑、小区和住宅节水示范建设。
    2.基于农村饮水安全的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加强农村安全供水水量监控能力建设,并提出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区域农村饮水对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等方面的要求,建立农村饮水安全指标体系和安全等级标准,进而对各区域饮水安全保障程度进行分类和排序,提出农村供水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供水安全状况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控能力建设,提出水质保障技术。根据供水方式、供水水质、供水规模等工程情况,采用化学法、生物法和过滤法等技术,集成研究水质净化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选择最优的水质保障技术,为水质的动态监控提供技术支撑。
    3.基于水权制度的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背景下,要使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需要建立和完善水权分配机制,在水市场中利用水权分配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用利益关系的调节刺激节水制度建设,建立基于水权制度的水资源监控体系,完善水权分配的调控体系。针对甘肃省水权制度建设存在问题,建立水量分配监控体系,完成水量分配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对甘肃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在内的水资源总量进行调查评价,对各河流“水量水权”进行分配。加强各分水时段的监控,根据作物需水时间变化和用水持续紧张状况,调整部分分水时段,充分利用水库等枢纽工程满足对水资源的调节,有效解决因种植结构等因素造成的个别时段用水紧张问题,缓解用水矛盾。加强各区域(市、县区)用水量监控,根据区域水资源量,确定各市、县区分配水量,在不同来水情况下,对各市、县区的水量进行动态监测与监控,并对水量分配进行调整,建立控制断面,实行总量监控,形成年度分配方案,并完善用水量定额管理制度。
    4.基于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针对甘肃省水资源特点,加强水资源、水环境基础理论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更新充实常规技术装备,引进先进仪器设备,改进水资源信息系统管理方式,建立技术先进、准确及时的水资源信息监控系统,推进水情信息采集和传输自动化建设,加强水资源信息监控能力现代化建设。建立一支政治觉悟高、技术过硬、吃苦耐劳的应急水资源信息监控队伍,制定完善应急监测预案,配备先进仪器设备,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信息监控水平,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加强水需求管理信息体系结构建设,加强各类信息之间的传递和反馈,建立以行业水资源数据库、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库、定额计算指标确定方法库、专家知识库以及决策支持库为基础的水资源监控体系,推动水资源监控能力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甘肃省水资源信息监控的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决策基础。
    作者简介:赵继宗,经济师。
    参考文献:
    

    [1]蒋云钟,万毅.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功能需求及实施策略[J].中国水利,2012(7).
    [2]张世华.甘肃加快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探索[J].中国水利,2012(7).

Tags:甘肃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初探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