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喀什经济开发区定位研究(上)

http://www.newdu.com 2018/3/8 《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1期 罗清和 尹… 参加讨论

    摘 要:经济开发区是我国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的一种新形式,为推进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央设立喀什经济开发区。喀什经济开发区的定位,就是要在新疆发展战略中打造成为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带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领头羊”,沿边开发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区域优势资源转换基地;在全国战略中是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维扩新疆乃至我国国家安全与政治稳定、民族和谐、社会稳定。
    关键词:经济特区,喀什经济开发区,定位
    一、喀什经济开发区在新疆发展战略中的定位
    (一)创造条件,积极配置增长极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ous)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现实上往往实施的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以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不会也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发展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以此为中心,以不同方式或路径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差异性影响,实现中心带动边缘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非任何一个地区都能培育成一个增长极,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有意识地积极配置经济增长极,带动相关产业或地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新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是重中之重,但要想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领头羊”,必须基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思路。新疆地域辽阔,地处西北一隅,远离沿海、内地,交通极不便利,长期处于封闭保守状态,经济结构单一且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且人才短缺、生态环境恶劣、投资环境吸引力不强,受这些不利因素的限制使得新疆资源开发难度加大,阻碍了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从这一实际出发,新疆确立了“依托陆桥,扶南促北,强化重点,有序发展”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但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极的形成是逐步进行的,不会也不可能一下子在各个地区和领域都展开,必须突出重点,在几个关键领域和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这一战略构想以及新疆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带四区”作为开发建设重点,以中心带外围,以轴线带两翼。其中“一带”即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奎屯-克拉玛依北疆资源开发带,“四区”是以伊宁、库尔勒、哈密、喀什为中心的资源开发区,它们都是所属地州的中心城市,已逐渐形成辐射力较强的主导产业或产业群或产业带,具备重点开发的条件。因此应该加大“一带四区”的投资力度,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外资吸引力,以最大可能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推动力,形成局部比较优势,培育经济“增长极”,产生“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极化作用,带动南北疆经济协同发展,促进新疆整体经济布局合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打造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疆的发展对促进新疆的稳定,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具有现实意义。新疆的稳定关系国家安全稳定的大局,关系新疆的改革和发展。2011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33号),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对喀什经济开发区的定位、扶持政策、产业布局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且广泛的论述。《若干意见》关于喀什经济开发区的战略定位为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实施特殊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高起点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步伐,充分发挥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喀什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1.积极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的企业家将带动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不断扩张、壮大,并会影响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新企业及企业家产生,形成创新企业集群和企业家集聚。喀什经济开发区应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建立完善的创新鼓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家创新,以此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不断提升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的能力,即增长极要有吸引大量企业、部门和各类生产要素的能力。在市场机制和特殊制度安排下,喀什经济开发区通过极化效应,使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聚集,要素的聚集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就会产生聚集经济效应,并出现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聚集经济效应的发生会进一步吸引生产要素的聚集,从而进一步推动特区经济的发展。3.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即效率经营观念、良好的社会风气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喀什经济开发区应加快“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建设,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应不断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转变经营观念,注重效率。
    新疆把喀什经济开发区打造成西部边陲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改革开放,以更宽广的视野推进对内对外开放,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推动喀什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利用好现有的特区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立足于喀什的特殊区位和比较优势,争取更优惠的特殊扶持政策,在资源税改革、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尝试优势资源就地转化,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喀什建设成为向西出口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转集散基地,进口能源和稀缺矿产资源的国际大通道,“走出去”开发能源资源和开拓国际市场的大本营。要求喀什经济开发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要求喀什经济开发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要求喀什经济开发区营造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包括落实财税金融政策、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等,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二、喀什经济开发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定位
    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想”,有助于我国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宏伟战略任务”。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其他省区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独特的社会人文优势,使得新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当中成为重中之重,处于优先和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疆作为西部地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自治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获得了快速发展,显示了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效应。改革开放30年之际,中央在新疆喀设立喀什经济开发区,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新疆的实践和重大影响,思考在新疆如何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喀什经济开发区作为新疆乃至全国第一个沿边开发开放的经济特区,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且其地位和作用会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规律凸显出来。喀什经济开发区作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新的增长极,在实现对内开放的同时,也应实现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一)带动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头羊”
    中央在喀什设经济开发区,既是把喀什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通过加大对喀什经济开发区的投资,加快资源集中、产业转移,以此带动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增强开发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之在西部开发和产业调整中,生产力空间布局按照“点、群、轴、带、面”的顺序逐渐演化,发挥其对周边地区的聚集和辐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当地甚至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增长与发展。
    喀什经济开发区作为后发区域,发展起步较迟,发展水平较低,应抓住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利用后发优势,必须以创新为窗口,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引进陷阱”,创新引进模式“引进、消化、吸收、推广、创新”。因此,在产业上需要突出重点,选好主导部门,主导产业,利用主导部门、主导产业创造的潜在的扩散效应带动相关部门或产业的发展;在思想上需要转变观念,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效率、人才等先进观念;在原则上需要坚持开放与改革并重,以开放促改革的发展模式,实现开放与改革良性互动,抓好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直接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需要积极推进区域合作,以经济开发区为“窗口”,切实加强与东中部经济合作,推进东中西部协同发展。
    (二)我国西部沿边民族地区开发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中央在喀什设立经济开发区,既是赋予喀什经济开发区“先行先试”的权力。经济开发区要抓住先行先试的机遇,乘势而上,以点带面,在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开放、跨境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创新沿边经济开发区开发开放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走出一条经济开发区创新发展的新路,发挥“窗口”与“前沿”的先行先试示范作用,成为我国西部沿边民族地区开发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1.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先试”。抓住特殊优惠政策机遇,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探索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的新模式。“先行先试”优惠政策要求喀什经济开发区探索建立有利于开发区改革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着力推进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建设成为内陆地区沿边开放体制创新的改革试验区。在体制改革上率先突破,为加快推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提供体制保障,为沿边地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供经验和示范。
    2.搭建对外开放国际合作新平台。加快步伐,积极搭建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国际合作新平台,建立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合作方式。加快沿边地区口岸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先行先试”国际大通道建设,探索沿边地区与内陆腹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新模式,为推进我国沿边开发开放和国际合作创造经验、提供示范。
    3.打造民族特色产业。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在先行先试中的核心作用,打造民族特色产业,创新不同区域、不同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区域特色为重点,加快沿边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开发区产业整体跃升,发挥经济开发区“资源、区位、人文”优势,加快发展具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产业,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为沿边地区经济发展创新发展模式提供经验和示范。
    (三)西部区域优势资源转换基地
    新疆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源优势。具有明显的资源比较优势,充足多样的土地资源、丰富的水能资源、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闻名于世的旅游资源以及明显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当地和周边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牧副产品深加工、特色食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和资源能源加工等产业,在短时期内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地和资源增值基地。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形成区域优势资源转换基地,其路径为:
    1.优化资源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从喀什经济开发区的实际出发,在发挥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挖掘潜在优势,优化资源结构,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素质。延长产业链,发挥集聚优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增创发展优势。
    2.深化资源产权改革,提高资源转换效率。科斯定理表明,产权明确的情况下,当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时,市场均衡达到有效率的状态,且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经济开发区加快深化资源产权改革,推动资源转换方式的多元化,并加强市场化程度,提高资源转换效率。
    3.整合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新疆特色经济以“黑白”经济(石油、棉花)为主,资源丰富,优势明显,但受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发展规模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喀什经济开发区应扶强扶优,抓大放小,集团经营,发展特色,向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出口创汇型调整。
    4.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喀什经济开发区应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依托开发区独特的地缘优势,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化同周边国家的资源能源的开发合作,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边境贸易,鼓励边境地区以合资、合作、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境外开发,积极探索边境地区对外开放的新模式。随着喀什经济开发区区域优势资源转换基地的形成,大幅度提高当地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快速、平稳发展。
    三、喀什经济开发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
    (一)推动经济发展,打造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与门户

Tags:喀什经济开发区定位研究(上)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