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改革与发展:“十一五”云南旅游发展特点与成效(下)

http://www.newdu.com 2018/3/8 《旅游研究》2011年第03期 罗明义 罗… 参加讨论
(三)国内客源市场结构逐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随着云南接待国内旅游者规模迅速扩大,国内客源市场结构也逐步优化,主要表现在省外旅游客源比重相对提高。2010年,云南省接待省外旅游者比重达到64.31%,比2005年的61.7%提高了2.61个百分点,说明云南旅游对省外游客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同时,根据2010年云南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云南省外旅游客源地依次为四川省、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贵州省、重庆市、浙江省、湖南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等,说明云南通过“十一五”发展,已基本形成“以以西南地区和京沪粤为重点、其他地区为补充”的省外旅游客源市场格局。
    四、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服务水平实现新提高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大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大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旅游科技应用,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促进云南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了新提升。
    (一)旅游饭店结构不断优化提升
    随着推进旅游饭店改造提升,加大休闲度假酒店建设,使旅游饭店总体规模扩大和结构不断优化。到2010年,全省共有星级饭店764家,客房总数达到61173间/套,星级饭店空间分布与全省不同地区旅游发展实际相适应。尤其是结合休闲度假旅游发展需要,加大了旅游饭店对外开放与合作力度,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和国内外旅游品牌企业进入,使全省旅游饭店业形成了国有、股份制、外商投资、民营、个体企业等多元化发展态势,并成功引进了悦榕、洲际、喜达屋、安娜塔、雅高、铂尔曼等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品牌,建设和改造提升了一批高端休闲度假酒店设施,促使全省休闲度假设施建设获得了突破性发展,旅游饭店业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加快推进
    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以大项目推动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发展,促进了旅游景区景点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到2010年,全省已形成能够接待游客的旅游景区景点(包括度假区)425个,比2000年的224家翻了一倍多,年均增长速度达13.4%,其中拥有国家级旅游景区已达到160多家。同时,加大了传统旅游景区改造提升和休闲度假型旅游区建设,各类旅游景区景点数量均有不同的增加,其中观光类旅游景区景点增加了114家,休闲度假类旅游景区景点增加了47家,综合类旅游景区景点增加了34家,全省旅游景区景点呈现出多类型发展的典型特点。
    (三)旅游餐饮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
    随着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发展需要,经过“十一五”以来的建设发展,全省旅游餐饮设施不断改善和提升,已形成中餐、西餐、快餐、休闲餐饮及特色餐饮产品相结合的多样化餐饮结构,旅游餐饮企业上千家。同时,餐饮菜系进一步丰富,不仅中国菜系包括了粤菜、湘菜、川菜等多种菜系,尤其是滇菜迅速发展而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而且西餐菜系除传统西餐外,还引进了日本菜、韩国菜、印度菜、泰国菜等外来餐饮产品,丰富了云南旅游餐饮产品内容,更好地满足了海内外游客的旅游餐饮需求。
    (四)休闲与康体娱乐设施快速发展
    随着全省加大休闲旅游与康体娱乐设施的开发建设,一方面,各种休闲娱乐、康体养生、会议商务、美容美体等旅游产品迅速增加,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休闲旅游、康体娱乐等旅游消费升级和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全省各地结合各自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优势,努力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主题公园、休闲娱乐场所、户外运动等特色休闲旅游设施和产品,促进了全省休闲度假旅游的快速发展。
    (五)人才培育与科技应用成效明显
    通过加强政府与旅游院校合作,着力推进高水平旅游人才教育体系创建工作,初步形成了高、中、初级旅游教育及旅游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了省、州市、县(区、市)、企业四级旅游培训体系,进一步在全行业广泛开展岗位资格培训,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水平,为云南旅游持续发展提供了必须的人才保障。同时,认真落实《云南科技兴旅规划》,积极推动旅游行业的科技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了现代科技在旅游开发、经营和管理中的应用不断增强;同时,旅游项目开发建设采用低碳、环保等技术不断深化,旅游循环经济试点不断推进和扩展,为云南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加强旅游开放合作,区域旅游发展形成新格局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围绕把云南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胜地的战略目标,以全方位旅游开放与区域合作为重点,着力推进旅游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加快推动“一个旅游中心、五大旅游区”建设进程,不仅为云南旅游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促进全省区域旅游发展形成新的格局。
    (一)旅游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积极加强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旅游开放与合作,并与周边国家的旅游部门及联合国亚太经社会(UNESCAP)、亚洲开放银行(ADB)、亚太旅游协会(PATA)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工作联系,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旅游合作发展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云南旅游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同时,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面向南亚合作的机遇,进一步加快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南亚区域旅游合作及黄金旅游线路开发;加强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及印度等国家建立了双边旅游合作关系,促进云南旅游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国际区域旅游合作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二)国内区域旅游合作加快推进
    积极推动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9+2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西南六省区市和滇沪、滇浙、滇港、滇粤、滇黔桂等国内区域旅游合作,并与西部十二省区、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等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推动了区域旅游协作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国内区域旅游合作不断深化和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省内旅游区合作,着力打造无障碍旅游目的地,随着滇东南喀斯特景观山水旅游协作区,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文化旅游区合作,滇西北4+2旅游合作论坛等省内区域旅游合作的推进,逐步形成省内区域互补的旅游优势和特点,提升了云南旅游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六大旅游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加强“一个旅游中心、五大旅游区”规划建设,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到2010年,以昆明市为中心,包括玉溪市和楚雄州在内的滇中旅游区,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人数和旅游总收人分别占全省的40.1%和35.8%,体现了滇中旅游区在全省旅游发展中“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以大理、丽江、迪庆和怒江四州市为一体的滇西北旅游区,接待海外旅游者和旅游外汇收入的比重分别占全省的53.6%和51.9%,已成为云南省国际入境旅游的“半壁江山”。总体看,全省已基本形成以滇中旅游区为中心,滇西北旅游区为重点,其他四个旅游区共同发展的格局(见表4)。
    

六、发挥战略产业功能,旅游发展地位得到新提升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充分发挥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产业功能,着力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加强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推动旅游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使云南旅游发展地位进一步提高。
    (一)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从旅游业增加值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较看(见表5),2010年旅游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246.9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5.87%提高到6.23%,五年中提高了0.36个百分点;旅游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14.77%提高到15.57%,五年中提高了0.8个百分点;旅游外汇收入占全省出口创汇收入比重从2005年的19.98%提高到2009年的25.96%,提高了5.98个百分点,体现出云南旅游业对促进对外服务贸易的贡献和作用明显增强。
    

(二)旅游业在全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从接待国际入境旅游者比较看(见表6),云南省占全国的比重从2006年的3.63%增加到2010年的5.61%,五年中提高了1.9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也比全国高出7.6个百分点;从旅游外汇收入比较看,云南省占全国的比重从1.94%增加到2.89%,五年中提高了0.9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比全国高出4.8个百分点;从旅游总收入比较看,云南省占全国的比重从5.62%增加到6.42%,五年中提高了0.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比全国高出3.2个百分点。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云南旅游业在全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处于不断提升的发展态势。
    (三)在西部地区发展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十一五”期间,云南入境旅游继续保持在西部各省区市中的领先地位,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以329.15万人次和13.24亿美元而名列西部地区第一位(其后是陕西省分别以212.17万人次和10.16亿美元而居西部地区第二位);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仅次于四川省而居西部地区第二位,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的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
    

作者简介:罗明义(1951-),男,云南昭通人,经济学博士,云南财经大学教授,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经济、旅游规划与开发、国际旅游管理比较研究等;
    罗冬晖(1986-),男,云南昆明人,昆明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物流服务贸易、旅游经济管理研究等。

 

责任编辑:何容


    

Tags:改革与发展:“十一五”云南旅游发展特点与成效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