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人民日报》用题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的评论,提前用“改革”点亮了“两会”的“灯塔”。
目前中国的改革已步入深水区,要想再上一个大台阶就必须要大刀阔斧,但这需要魄力和勇气,毕竟现在的改革举措会动了既得利益和权贵资本的奶酪,会遭到强烈的阻挠,但是,不改革中国经济怎能“稳中求进”?
要想让实体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要疏通经济血管,让金融渠道顺畅,有效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以传统的融资渠道——银行为例,现在如果再不打破垄断,不放开金融牌照,不搞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用垄断、特许经营、息差保护、“圈养”金融机构,不但会让国内的金融机构沦为“扶不起的阿斗”,导致金融资源很难实现有效配置,也会严重阻碍经济结构转型。
银行信贷资源错配,除了金融垄断因素之外,利率管制下的存贷利差,也是决定商业银行行为的关键因素。只有利率市场化之后,才会迫使银行将部分信贷资金分配给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以获取贷款利率上浮的空间,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才能通过传统金融机构融资。
除了银行体系,资本市场应该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途径和场所。遗憾的是我们的A股市场一直是一个融资圈钱市和投机市,没有完全发挥资源配置和协助宏观管理的重任,过度圈钱使得股市萎靡不振,浮躁的圈钱文化也不利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从今年全国政协的提案来看,很多提案聚焦资本市场的发行上市和退市制度改革、打击内幕交易、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内容。这与目前监管部门的思路基本一致。不过,现在反对市场改革的声音也不在少数,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力排众议、勇往直前。
当然,改革也需要讲求策略和节奏,不能盲目冒进。比如我国资本项下的对外开放不能过急,毕竟我们还没有做好跨境监管的准备,也还没有理顺和完全调理好国内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环境。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开放应该“先内后外”,可将国有特权垄断的金融企业牌照,先向国内民间资本开放,允许有牌照、有规则的民间金融存在。不能再像现在的村镇银行那样搞形式主义,虽然允许民间资本介入村镇银行,但得由传统商业银行主导发起。因为传统的商业银行已经奠定了自己的市场地位和定位,让这样的机构去差异化补位很难,搞不好这些小银行就成了这些商业银行资金腾挪的ATM机,而小银行和村镇银行自身的定位和服务对象就会丧失,信贷资源依旧会出现严重错配,需要钱的中小企业贷不到款,而不缺钱的国企、央企又可以源源不断地拿到价格低廉的贷款,这对转型期的中国实体经济很不利。
不过,有人建议中国资本市场除了自身改革之外应该尽快对外开放,甚至建议先开放,然后倒逼改革。对此,笔者认为“倒逼式改革”是典型的改革初期特征,但是,到了今天就应该主动改革,如果再不理顺自身的体制,先开放再改革,搞不好就会很被动。以商业银行股改为例,当年吸引的战略投资者,虽然在银行业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通过注资、重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A+H全面上市的几大国有商业银行,依然在依靠特殊的存贷利差来“发家致富”,还没有完全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而且这些外资股东赚得钵满盆溢之后,只要一减持就让股价和投资者胆战心惊,最后发现我们只是低价变卖了金融资产。当然,要成为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就需要有开放的胸怀,但前提是我们得做好长期的战略准备。
目前国内很多金融机构想拓展海外业务,通过各种形式搞跨境投资,而我们的监管能力严重滞后,海外投资的风险控制不足,很多海外并购都以被套或失败告终。目前除了要提高我们的金融跨境监管能力,还得尽快改革国内的监管体制。随着金融混业和金融控股的不断发展,分业监管已开始捉襟见肘,很多金融风险开始藏匿于交叉地带,金融系统性隐患正在悄然滋生,如果我们再不采取统一协调和分类监管,金融危机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