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币FDI的正面效应
1.人民币FDI的开展可以较好地控制热钱流入内地市场
当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时,如果使用外汇开展外商直接投资比较容易吸引热钱流入。因为境外热钱主要是以外汇进入内地市场再兑换成人民币,在获得升值收益后而逃往境外。根据《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的要求,人民币FDI的资金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对国家限制类和重点调控类项目暂不受理人民币FDI。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要求境外参加银行只可为内地企业作为收款或付款方的贸易项目办理人民币购售业务,不能办理与内地企业无直接贸易往来支付的人民币购售业务。因而,热钱想借道贸易途径“蒙混过关”将难以成行。
2.人民币FDI的开展将有助于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步伐以及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人民币FDI的开展,将会促使境外企业以人民币到内地投资,这样有利于增加境外人民币的存量,促进境外人民币市场的形成,并在境外先行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由此促进境内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步伐。同时,也为境外人民币回流内地市场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民币回流机制建设是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关键一步,也是提高人民币使用价值的重要策略。在实物商品有限的前提下,必须拓宽境外人民币的投资渠道,否则国际机构就会缺乏持有人民币的动力,人民币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因而,人民币FDI的开展,构建了顺畅的人民币回流机制以及进一步拓宽了境外人民币的投资渠道。这不仅加快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步伐,而且也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人民币FDI的开展将有助于简化结算手续,降低汇兑成本,从而促进投资便利化
相比外汇FDI来讲,利用人民币投资内地而汇入的人民币资金无需兑换即可直接使用,省却了结汇过程,简化了审批手续,也降低了企业的兑换成本和汇率风险。同时,在资金清算和结算方面,由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境内已全面展开,因而境内与境外银行相互之间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人民币跨境清算和结算体系。该体系同样可以直接为人民币FDI提供安全、高效的结算服务。因此,人民币FDI的开展将有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便利化,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积极性。
4.人民币FDI的开展,将有利于缩小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规模以及缓解高额外汇储备的压力
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持续的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双顺差”(1998年除外)。这种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但是,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毕竟是一种失衡,它的长期存在会对国内宏观经济调控和货币政策的运作以及对外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同时,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也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仅加大了管理难度,而且也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人民币FDI的实施,将减少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外汇流入,从而有利于缩小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规模和缓解高额外汇储备的增长压力以及降低其管理难度。
5.人民币FDI的开展将有利于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
随着人民币FDI的开展以及内地人民币贸易结算制度的放宽和流程的简化,境外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由于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的迅速增长,香港金融管理局对人民币债券发行主体限制的放宽和人民币债券发行相关手续的简化,以及境外机构对人民币需求的迅速增加,因而,这些因素将推动着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所以,外商企业通过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可以获得合法的人民币,从而可以解决因投资内地而短缺的人民币资金。
6.人民币FDI的开展将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中共中央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我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的现代产业体系”。而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在当前国际经济日趋融合的格局下,FDI作为一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综合载体,它所具有的技术水平要高于东道国的企业,因而FDI对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人民币FDI的实施有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便利化和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积极性,因而,开展人民币FDI将更加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人民币FDI的负面效应
1.人民币FDI的开展有可能导致人民币加速升值,从而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
由于境内投资的放开,使得境外的人民币有了良好的投资渠道,本来境外投资者就预期人民币汇率会进一步上浮,因而,在此状况下,国外居民就会大量买人人民币,当外汇市场上人民币需求不断增加时,就会造成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加速升值。一般来说,一国货币汇率上升时,其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上升,从而抑制国外对该国商品的需求。所以,人民币加速升值会直接抑制我国商品的出口,尤其是使我国部分出口型制造业的处境雪上加霜;而如果采用人民币来计价结算,则人民币加速升值又会增加国外进口商兑换人民币的成本,从而也会抑制国外进口商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
2.人民币FDI的开展有可能影响我国物价水平的稳定,使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根据《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的要求,人民币FDI的投资范围是有一定限制的,即FDI资金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当大量人民币通过FDI进入中国实体经济时,这些人民币会在较短时间内流入各个市场,使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M1进一步上升,从而导致境内流动性过剩,致使内地物价水平大幅上升,使现已严重的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3.人民币FDI的开展有可能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冲击
当境外的人民币通过FDI的方式在短时期内大规模进入内地市场时,其方向可能与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向相反,从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如为了稳定物价,当我国的中央银行提高利率,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如果外商直接使用人民币在内地进行投资,则会增加内地人民币的供应量,因而,中央银行想抑制货币供应量以稳定物价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反之,当中央银行想刺激经济增长,而降低利率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如果外商将人民币转移出境,则会减少内地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导致刺激经济增长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失效。
五、结语
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人民币境外存量急剧上升,如何让境外人民币回流内地市场,直接影响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人民币国际循环机制的主要特征是人民币贸易结算和人民币对外投融资均为逆差,即作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的人民币流出规模大于回流规模,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人民币流出与回流规模较为平衡。鉴于人民币贸易结算逆差存在诸多原因,因而,开展人民币FDI则是构建境外人民币顺畅回流的主要渠道。人民币FDI的开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既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使人民币FDI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在享受人民币FDI给我国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应避免人民币FDI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一些政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截至2011年10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逾30%,并且未来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依然存在。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有可能提高境外企业的人民币资金成本,因而境外企业以人民币开展直接投资的积极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而避免形成长期单向的汇率预期,这将有助于降低外商开展人民币直接投资的业务风险,对推动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具有重要意义。
2.加快推进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
在目前人民币还不能完全自由兑换的情况下,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境外人民币的投融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所以,除了大力发展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外,香港离岸人民币短期货币市场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欧洲货币市场发展的经验,欧洲债券市场是在欧洲短期货币市场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为了提高外商在直接投资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积极性,以及给境外人民币资金需求者提供更加灵活便利的多元化融资工具,香港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应和人民币债券市场协调发展,从而有助于人民币FDI的进一步开展。
3.加强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资金真实性的审核,以防虚假资金流入内地市场
人民币直接投资资金的流入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境外人民币资金进入内地市场的目的,除了获得正常投资收益外,同时也是为了获得人民币升值和利率差异等所带来的溢价收入。因而,为了套利,境外资金有可能借道人民币FDI进入内地市场。为了避免这种“蒙混过关”的资金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人民币FDI资金真实性的审核,并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管制度,以防虚假资金流入内地市场。
4.加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监测分析工作人民币FDI作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一种创新,货币当局必须密切关注外商投入的人民币可能带来的变化与潜在风险,及时加强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准确把握跨境人民币的发展趋势。同时,强化业务监测分析和信息共享,完善人民币FDI的业务信息系统,切实加强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风险的评估与防控,从而避免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可能给我国宏观调控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韩文秀.人民币迈向国际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刘昌黎.人民币大量流向境外真的不好吗?[ER/OL].http://b1og.ifeng.com.1314052.html,2011年7月12.
[3]张纯威.美元本位、美元环流与美元陷阱.国际金融研究,2008,(6):4-13.
[4]张纯威.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6):5-12.
[5]张建军.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探讨.中国金融,2010,(17):20-21.
[6]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构建顺畅可控的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上海金融,2011,(8):38-42.
[7]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第一、二、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R].2011.
作者简介:尹亚红(1970一),女,江西莲花人,天津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广东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