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国资管理:公开透明是出发点(9月3日)
据报道,目前就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财政部正在抓紧征求意见和制定管理办法。我们看到,这也是为了进一步实现整个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资本预算的完善,弥补现有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按照现有的政府管理权限差异,国有企业及国有资产大致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在中央层面上,除了由国资委监管的各类中央直属企业之外,还有各类相关部门,以及部门所属企业,都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如广播、电视、文化、出版等行业的国有控股企业。据财政部统计,到2014年底,已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的中央企业资产总额476368.75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的88.7%。由此来看,除了金融类企业之外,虽然主要的中央国有企业都已经纳入统一管理,但是从完整性角度出发,还需要继续促进其他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规范化管理。
另外,应该说国有资产管理的概念范畴,还要大于国有资本管理。如果在国有资产层面管得过多、过死,则不利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当然如果在各部门的管理中各行其是、职责划分不清,也难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整合和规模经济效益,容易出现产生问题难以追责的现象。因此,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效率、效益、安全的一致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长远来看,国有资产管理的视角应该向资本管理进行转移,从国有出资人的角度来看,更主要的是管好核心资本,并且推动用市场化方式开展资本运作,推动资产结构的优化。此外,从现代资产管理的角度来看,能够带来现金流的资产才是有价值的资产,因此如何“盘活”如行政事业单位掌握的诸多资产,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政策目标,则成为国有资产管理的另一重要环节。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国有资产管理之中,推动公开透明是解决现有矛盾的重要出发点。也就是说,公共部门的“钱袋子”、“账本”和“家底”,理应要让公众看得明白、及时监督,放到“阳光之下”。由此来看,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不仅要处理好财政部门、国资部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等的责权利,也需要处理好整个公共部门掌握资产、现金流的外部约束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比,分散在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类国有资产,确实情况差别较大,在协调统一监管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许多难题。然而只要理顺制度环节的问题,则可以充分引入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管理模式,推动中央和地方不同层面、不同部门之间的国有资产信息的系统化整合,使得电子化的审批、资产登记、公开披露、交易和处理等,都建立在更加透明高效的基础之上。
总之,虽然这次征求意见只是整个国有资产管理的环节之一,但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一直就是公共部门改革的核心点,因此也有助于在新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探讨基础上,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管理的现实模式。
Tags:杨涛,国资管理,公开透明是出发点9月3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