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齐玮:股市越热,保险业应越冷静(12月5日)

http://www.newdu.com 2018/3/28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国内资本市场高涨行情带动保险业投资收益率上升,从而促使利率敏感型保险销售量大幅上涨,万能险和投连险等投资型寿险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2006年,我国股票市场沪综指、深成指连创新高,债券市场成绩同样斐然,产品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场存量规模不断扩大,交易主体迅速增加。种种迹象表明,一轮超级大牛市似已踏上征程,我国保险业和资本市场似乎也随同踏上了一个发展的快车道。
    然而,我国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历史提醒我们不要盲目乐观,不能被目前的牛市迷惑了眼睛。
    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股市达到一个可能变化的临界点,面临着下跌的风险。而且目前的高涨行情主要是由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股强劲上涨带动,个股之间的分化日益加剧,大量小盘股和绩差股加速下跌,且两者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呈现出一种“二八”的市场格局。
    据有关数据显示,房地产、钢铁和金融保险股近19个交易日的涨幅分别为21.14%、20.12%、18.22%,遥遥领先于大盘12.07%的涨幅。可见,股票市场的这个高峰并不稳定,是和这些大盘股的表现紧密联系的,一旦这些大盘股行情看跌,股市行情必然下跌。
    当年日本寿险公司股票占总资产的比重达到15%左右,当日经平均股价指数从1989年的38915日元重跌至1998年的12880日元,跌幅达66.9%时,寿险公司的资产回报率也从1990年的7%左右下降到2000年的2%左右,直接导致预定利率长期高于投资回报率,产生了利差损问题。
    把目光移回国内,2002年发生的投连险和分红险的退保潮,正是由于消费者没有得到预期的收益率而爆发的。一旦目前热销的投资型保险的高收益率在未来资本市场冷却后,达不到消费者由于宣传而导致的高预期,必然会出现大面积的退保。这个事件提醒我国保险公司,不能因为目前高利率环境而忽略其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要保持足够的现金流,预防可能出现的保险“挤兑”——退保。
    由于寿险公司在销售寿险保单之前要预测和管理死亡率、费用率和投资收益率三要素,而投资收益率的变动比其他要素大得多,所以保险业的发展和外部金融环境息息相关。而且寿险公司所经营的负债具有持续支付预定利率的长期性负债特征,这就要求保险的资金投资要做到与保险的负债的收益率、期限和现金流的匹配。
    但在资本市场高涨和活跃期,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和分红必定会升高,保险公司会有开发高约定利率的保险产品和投资于高回报的股票的冲动,然而一旦资本市场出现波动,将对我国保险业的资产和负债产生巨大影响,险企将面临资产负债满期结构的差异和资产运用收益率变动引起的利率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寿险公司破产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未能事先预测和预防前所未有的经济泡沫和长期不景气。而宏观经济形势变动导致的资本市场波动对我国保险业来说是系统风险,是不可控的和无法通过投资组合分散的风险。
    面对可能出现的系统风险,以上事件和我国保险业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央行8次降息而带来的大量利差损历史,警示我国保险公司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风险,要做到未雨绸缪,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Tags:齐玮,股市越热,保险业应越冷静12月5日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