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制度分析 >> 正文

刘国民:经济与社会演化概论

http://www.newdu.com 2018/3/11 爱思想 ​刘…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本文是对一年前刊出的《对中国法律人的忠告》所提十二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详细说明。文章将经济学与社会学结合起来,从分析有限理性人的资源配置方式入手,列举了十二种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些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分别构成了不同的体制。以此为基础,专门分析了分工、交换、货币、市场、国家和劳动等问题,从而勾勒出经济与社会演化的示意图。
    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既是自然界的一员又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既是自然界演化链条中的一环,也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环。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有个体的人,也有多个个体的集合──组织,也有对所有社会关系网络的总称──社会。有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组织,小到企业大到国家。“社会”一词也有广狭两种含义,一是对社会关系网络的总称,包括国家在内;一是与个人和政府相对,是对总体社会关系网络中除个人与政府之外的部分的总称。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要生存和发展都需要获取一些资源和产品。可以满足个体和群体生存发展需要的物,统称为资源。获取这些资源的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由少到多。大体说来,人类满足需要的方式(也即资源配置方式)可分为两类:交换类方式与非交换类方式。自给自足的劳动是一种典型的非交换类方式,用货币购买所需要的商品则是一种典型的交换类方式。
    一、有限理性人的资源配置方式
    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具有有限理性的人。这一点已被很多经济学家认可。这里要指出的是,精神病人的行为、严重智力残缺的人的行为、丧失理智的人一时冲动引发的行为,以及失手、无意识行为等都被排除在有限理性行为之外。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围绕着如何满足具有有限理性的人的需要,出现了很多种资源配置方式。以下列举主要的十二种资源配置方式。
    (1)劳动机制
    劳动是指人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体力、脑力等创造物质、精神财富,以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活动。人的本能活动和无意识活动不是劳动,如睡眠。人的身体器官的功能活动也不是劳动,如呼吸活动。
    劳动既包括自给自足劳动也包括为交换而进行的劳动。自给自足的劳动是早期人类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第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发展到后来,也出现了为交换而进行的劳动。为交换而进行的劳动和自给自足劳动都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自给自足劳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它在有无交换时都保障了劳动者的生存。为交换而进行的劳动其主要作用在于,它使人不用事必躬亲也能生存发展。
    (2)权力机制
    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是一种即便遭遇反对仍然能贯彻其意志的能力,也即权力是一种强制执行力。王海明(2010)认为,这种强制力是以已建立秩序为前提的,也即在这种强制力发挥作用之前施受双方已确立了某种均衡或秩序,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非自愿。这是权力与暴力的区别所在。用权力来获取需要的资源的资源配置方式即是权力机制。
    权力来源于组织,组织是其成员让渡一部分资源形成的。组织的发展和权力机制的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国家的诞生是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权力机制走向成熟的标志。
    (3)感情机制
    用感情来获取资源的资源配置方式即是感情机制。感情可以出现在各种类型的人际关系中,也可以出现在各种组织的成员间。如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同事之间的友情,男女之间的爱情等。因为相互之间有了感情,甲可以让乙为其出钱或出力,从而满足甲的需要。
    (4)价格机制
    用货币或它物购买所需要的资源的资源配置方式即是价格机制。市场经济是价格机制走向成熟的标志。
    (5)专业规则机制
    用专业规则来获取所需要的资源的资源配置方式即是专业规则机制。法律、各学科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中国的高考规则等,即是专业规则的表现形式。
    (6)文化习俗(7)声誉(8)抢劫(9)欺骗(10)盗窃(11)信用(借贷)(12)非暴力欺压(或不对等合作)(13)其它方式
    其中,(8)、(10)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不仅有违道德且严重违法,一向被文明社会的法理所否定。(9)这种资源配置方式虽有违道德,但不一定违法。例如金融诈骗被视为违法,但感情欺骗有时只受道德谴责而不受法律制裁。(12)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情况则比较复杂,某些情况下它只受道德谴责,某些情况下它不仅受道德谴责还要受法律制裁,某些情况下它既受谴责又受到肯定。
    青木昌彦(1999)认为,所谓经济体制的差异也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差异。某国或某一地域共同体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获取资源,也即是形成了不同的体制。
    二、各种资源配置方式之间的关系
    以上所列举的各种资源配置方式之间既有互补关系又有替代关系。互补关系是指各种资源配置方式共同维护着个体与群体的生存发展;替代关系是指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大量使用会限制和挤压其它资源配置方式的作用范围、作用大小。
    个体和群体只要不选择自杀和死亡,只要其有限理性仍在正常发挥着作用,就要想方设法用各种方式来获取生存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否则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个体和群体所能获取的资源是有限的,所能采用的资源配置方式及其作用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较薄弱、较缺乏时,为了正常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将不得不加大对其它资源配置方式的利用力度。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物质条件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我国通过感情动员的方式调动起广大劳动者建设国家的积极性,使广大劳动者在报酬微薄的情况下仍能艰苦拼搏、奋发有为。
    每种资源配置方式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被应用过度或应用不足都不合适。对这种利用过度或利用不足的状况,应想办法加以调整。例如,不能凡事都用感情动员的方式来解决。
    一种资源可以用某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来配置,也可以用多种资源配置方式共同配置。某一事物的出现与发展,可以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单独作用的结果,也可以是多种资源配置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国家就是权力机制、感情机制、专业规则机制等资源配置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只不过权力机制在其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市场则是价格机制、专业规则机制、劳动机制等资源配置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只不过价格机制在其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法律则是权力机制和专业规则机制等资源配置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专论分工
    首先引入对决策主体的定义:决策主体是指有一定程度自由决策权的个人或组织。分工是指为了满足个体和群体的生存发展需要,各决策主体分别作的各种不同而又互相补充的事情。
    在社会生活中,决策主体为获取某一资源,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①通过自给自足劳动获得;②通过与其它决策主体交换获得;③通过与其它决策主体合作形成合作团队获得。其中①是自给自足,②是交换,③是组织调配。在③中,某一决策主体通过成为组织的一员与其它成员共同获取所需的资源,再通过组织内的资源调配来满足自身需要。
    在社会或共同体形成之前,①不是分工的表现形式,不被视为社会分工的一部分。因为社会或共同体的形成,有赖于其成员相互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若所有决策主体获取资源的方式都是自给自足劳动,则社会或共同体尚未形成,有的只是一个个呈一盘散沙状的孤立的个人。当社会或共同体形成之后,劳动既包括自给自足劳动也包括社会劳动。其中社会劳动又可分为用于交换的劳动和用于维持组织的劳动。社会劳动承担着主要的社会分工,参与社会劳动的劳动者共同承担着为群体的生存发展服务的职能。对群体而言,交换和组织内资源调配都是分工的组成部分。对个体而言,①、②、③一起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毕竟自给自足劳动在维护劳动者生存发展方面意义重大,使参与社会分工的劳动力的储备库更加巩固和扩大。
    通过分工,不同的个体形成组织,小组织逐渐发展成大组织,形成大大小小的地域共同体。共同体对外发生着分工,对内则综合利用①、②、③维持生存和发展。
    广义的社会分工是指为了满足个体和群体的生存发展需要,各决策主体分别做的各种不同而又互相补充的事情。广义社会分工可分为经济分工、政治分工和狭义社会分工。其中,经济分工是指为了满足个体和群体的生存发展需要,各决策主体在社会物质产品、服务和精神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分别做的各种不同而又互相补充的事情。价格机制是实现经济分工的一种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政治分工是指为了满足个体和群体的生存发展需要,各决策主体在共同体组织成立和发展过程中分别做的各种不同而又互相补充的事情。权力机制是实现政治分工的一种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广义社会分工中,经济分工与政治分工之外的其它分工构成狭义社会分工。
    经济分工、政治分工和狭义社会分工都能生产产品。某些产品是三种分工都能生产的,只是在不同分工中这些产品的用途不同。例如,刀这一产品在政治分工中是兵器,但在经济分工中是用具。当然,三种分工也各有一部分只能独家生产的产品。三种分工之间既有互补性也有替代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原始共同体内部以大一统形式存在着的广义社会分工,其内部逐渐产生功能分化。经济分工和政治分工逐渐从广义社会分工中独立出来。经济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既是经济分工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也是价格机制走向成熟的标志。政治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国家。国家既是政治分工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也是权力机制走向成熟的标志。
    由于国家拥有最高权力,王海明(2010)认为“国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社会,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根本性质是最高权力”,国家诞生后,政治分工及其重要代表──政府有可能逐渐走向强势,甚至可能使政治分工凌驾于经济分工与狭义社会分工之上,越来越强大并走向变异,变成如霍布斯所说的利维坦。这样一来,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分工和狭义社会分工还需要有一个重新从政治分工中独立出来的过程。
    四、专论交换
    (一)交换总论
    资源配置由分工和交换共同完成。交换可分为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其中经济交换是指以货币或它物为媒介和等价物,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的资源配置。经济交换之外的交换统称为社会交换。郭志刚等人(2010)认为,社会交换“区别于严格的经济交换,最关键的区别在于社会交换带来未做具体规定的义务,而经济交换通常准确地规定了交换的数量”。也即经济交换中有明确的以货币或它物形式存在的等价物和交换数量,而社会交换的等价物一方面没有经济交换的等价物那么明确具体,另一方面其等价物的形式往往不是货币或它物,即便以货币或它物为等价物,此时货币或它物也主要不用于经济方面。
    经济交换主要借助劳动机制和价格机制发挥作用。在经济交换的产生和扩大过程中,专业规则机制也日益发达,例如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有一系列专业规则。文化习俗等也对经济交换产生影响,同时经济交换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影响文化习俗。
    在经济交换之外,还广泛存在着其它形式的交换,也即还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社会交换。
        
    如著名的库拉交换,这种交换主要由文化习俗和声誉等因素促成。
    交换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资源归属于不同的决策主体,而不归属于单一决策主体。在资源归属于单一决策主体的情况下,交换既无必要也无法实现。实际上,交换出现的根源在于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基于生理差异而出现的分工与交换,是分工与交换的最初形式。这种分工与交换往往并不单纯地表现出经济特性,而是在共同体内表现出经济性与社会性浑然一体的特点。
    (二)专论经济交换
    经济交换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从其它交换方式中独立出来。经济交换出现的前提条件有:
    ①物资前提:物资既有剩余又有不足
    ②思想前提:双方认识到用价格机制互通有无的必要性
    ③交易对象前提:有潜在的交易对象(即某一决策主体有可进行交易的决策主体)
    经济交换从自给自足情况下偶尔互通有无到扩大的物物交换再到货币化交换,使价格机制从出现、发展到走向成熟。
    1.货币
    货币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钱─物交换与物─物交换互相配合又互相竞争的过程。在现代社会,钱─物交换占上风,物─物交换的比重虽然大大降低,但还是有再次上升的可能性。从实物货币到电子货币的货币发展史,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货币的真相。
    黄达(2004)认为,货币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使货币成为货币不可或缺的职能,没有这类职能货币将不成为货币。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即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衍生职能是在货币的基本职能基础上发展出的新职能。没有这类职能货币仍然可以成为货币,有了这类职能,货币可以成为更好的货币。如某种货币充当世界货币和财富储藏手段,即是货币的衍生职能。
    在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出现之前,货币往往需借助有较高价值的造币材料才能维持其信用,保证其正常使用。但信用货币及其新形式──电子货币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货币不借助有较高价值的造币材料也能正常履行职能。实际上,在信用度不高的时间、地点,人们对造币材料价值的要求很高。例如古代的金银货币。在信用度很高的时间、地点,人们对造币材料价值的要求越来越低甚至可以基本无要求。如现代的纸币,其造币材料价值同其面值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对货币信用度的支持,一开始由不同的决策主体提供。后来国家逐渐集中并垄断了货币发行权,同时也独家提供对货币信用度的支持,使国家信用作为共同体内最高级别的信用维持着货币的正常使用。
    这也就是说,货币是造币材料价值与信用度的结合。只要信用度足够高,造币材料价值微不足道也可保证货币的正常使用。
    2.价格机制与市场
    (1)市场的特点:市场是一种高级别的信用(承诺)
    货币以其强大的功能充当了经济交换的主要交易媒介,使价格机制得以发展并日益走向成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场既可以理解为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又可以理解为一种用货币和价格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用于经济交换的商品种类多,交易量大,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价格标准越来越具有可比性。
    市场经济的决策主体同样既包括个人也包括组织。市场经济的决策主体是多元化的。在多元合作竞争的环境下,各决策主体决策权力的变化都会对市场经济的运作产生影响。例如,某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可能会形成垄断。产品供给方与产品需求方之间地位、处境的严重不对等,也会对正常的商品交易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例如产品严重短缺会使产品供给方过于强势,产品严重过剩会使产品需求方过于强势。
    也即市场经济决策主体之间力量的相对均衡和不两极分化,对维持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转有重要意义。实际上,正常的市场经济体制要得以维持,还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例如:多元化的决策主体;自由决策;众多的可自由流动的要素。
    经济分工与经济交换的扩大和对更便利交换的需求,使货币得益诞生。货币诞生之后又反过来推动经济分工与经济交换的发展。这使市场决策主体像对货币的信赖那样,对经济分工与经济交换的信任度也日渐提高。这意味着,一个市场决策主体不用像前人那样,绝大部分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他依靠分工的力量,特别是经济分工与经济交换的力量,只从事某一职业的劳动并获取收入,就可以购买到他所需要的很多东西。
    经济分工与经济交换越深化越发展,市场决策主体对市场的这种信任感就越强。这种信任不亚于人们对电子货币的信任。也即市场经济体制宣扬并空前扩大了一种信用──货币可以而且应当更便捷地兑换成市场决策主体需要的商品。例如,今天的很多市场决策主体,虽家中无炊具、粮食、蔬菜,也完全不用担心被饿死。
    (2)福利、风险与自我完善、自我残化
    以上进程在给人带来上述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分工和交换的扩大和人们对分工、交换的空前依赖使人们的自给自足能力空前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分工和交换链条出现问题对人的影响巨大、危害深重,且人们对分工与交换的依赖度越高其中的风险也越大。例如,有没有电对原始人的生活毫无影响,但在现代社会一旦停电,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将大受影响。由此一来,个人以对社会、对他人越来越大的依赖性而越来越丰富、完善。但这种丰富和完善又是以个体自给自足能力空前降低、很多事情依赖他人为代价的。这种丰富和完善中蕴藏着更大的风险。所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我完善与自我残化两种态势是共存的。分工和交换的扩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人类在这两种倾向的矛盾斗争中一步步实现的。
    正如子非鱼(2003)在《物演通论》中所说,就人类自身的演历而言,无论它处于初步智化的灵长目古猿阶段,抑或是处于高度智化的后现代文明阶段,都照例不能超脱递弱衍存法则的制约,恰恰相反,正是由于该法则在人类及其社会存在中继续贯彻,人类的智性或智性的人类才得以脱颖而出,人类社会的进步或进步的人类社会才得以一往无前。                            
    五、劳动、劳动者与职业
    一开始,自给自足的个体要做很多种事情,个体通过劳动满足自己的需要。在那时,失业问题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个体能生存和无法生存之间的区别。后来出现了分工和交换,权力机制、价格机制和劳动机制等一起发挥作用,个体也成为组织的一员。
    通过分工和交换,原来完全由个人承担的事情就由他人分担了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所做事情的种类减少,专业化程度和熟练程度提高。从非专职劳动、半专职劳动再到专职劳动,职业大量出现了。职业分工也渐渐扩大化。早期的一份职业往往不足以养活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劳动者往往要同时做几份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只做一份工作就可以维持家庭的温饱和富裕。同时,全职工作的劳动时间也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劳动者权利意识的增强而越来越短。劳动者的闲暇时间增多,由此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当劳动渐渐职业化时,劳动也日益清晰地被分为三类:自给自足劳动、用于交换的劳动和维持组织的劳动。这三类劳动之间也是既互补又替代的关系。用于交换的劳动包括用于经济交换的劳动和用于社会交换的劳动。其中用于经济交换的劳动是为获取货币或它物而进行的劳动。这类劳动越来越受价格机制的调配。
    自给自足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用于交换的劳动也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实际上,任何种类的劳动都既耗费了体力也耗费了脑力,只是耗费的程度不同。由此偏重体力的劳动被称为体力劳动,偏重脑力的劳动被称为脑力劳动,还有一些劳动介于二者之间。体力劳动主要利用体力,脑力劳动主要利用人力资本。
    受价格机制调配的劳动力其规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大,劳动力也从原来的难以自由流动发展到基本可以自由流动。劳动力的接近完全自由流动,使经济分工、政治分工和狭义社会分工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使三种分工相互融合,联系更加紧密。
    经济分工的渐渐职业化、政治分工的渐渐职业化和狭义社会分工的渐渐职业化,与劳动力自由流动结合起来,使三种分工先是统一为劳动分工,后来进一步接近于职业分工。由于并非所有种类的劳动都形成了职业,故劳动分工既包括职业劳动分工也包括非职业劳动分工。这也是三种分工只能接近而不能等同于职业分工的原因。
    在自给自足和组织分工中不存在的失业问题,随着经济交换的产生和扩大也渐渐出现了。失业可分为两类:失去全职;失去兼职。失业能否出现,取决于经济交换与自给自足、组织分工在维持劳动者生存、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也即是说,只有经济交换在劳动者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也即在经济交换走向职业化的进程中失业问题才能显现出来。这一比重越大,失业的风险和危害越大;这一比重越小,劳动者越不容易失业,失业造成的危害也越小。杨小凯先生(1999)认为,“失业只在分工、专业化、生产力以及贸易依存度的水平都很高的经济中发生。”
    在失业问题存在时,为解决失业问题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①降低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使经济交换在维持劳动者生存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以此降低失业的风险。但付出的代价是压抑了人力资本的价值。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宁愿吃大锅饭也不让劳动者失业即是一例。
    ②提高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使经济交换在维持劳动者生存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上升,依靠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减轻失业问题。这样做实现了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
    杨小凯先生(1999)认为,①充分发挥了体力劳动的价值,但没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价值;②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本的价值,但没能充分发挥体力劳动的价值。
    根据以上的论述,劳动分工可分为劳动组织内分工和劳动组织间分工,也可分为职业劳动分工和非职业劳动分工。以此为基础,根据一种行为是否有货币或它物作为报酬,可将广义社会分工分为劳动分工和劳动外分工。若有货币或它物作为报酬,即是劳动分工;若无货币或它物作为报酬,则是劳动外分工,如志愿者行动等。
    六、经济与社会演化示意图
    
    

    参考文献:
    刘峰,2006:《经济选择的秩序──一个交易经济学理论框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盛洪,2006:《分工与交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郭志刚 司曙光,2010:“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劳动关系微观结构模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1:169—174。
    [德]马克斯?韦伯,1997:《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澳]杨小凯、黄有光,1999:《专业化与经济组织》,张玉纲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日]青木昌彦、奥野正宽,1999:《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魏加宁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Tags:刘国民,经济与社会演化概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