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人口、资源、劳动经济学 >> 正文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影响机制探讨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当代经济》2012年第9期 张坤朋 参加讨论

摘要:本文以钱纳里的理论依据,即经济结构的变化取决于总需求和要素总供给两个因素为基础,论述了农村劳动流动通过上述两个要素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的影响,并建立了影响机制模型,以期为粮食主产区的有关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方向提供依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 粮食主产区 经济结构

农村劳动力流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我国凭借着人口资源优势使得东南沿海的经济撑起整个国家经济的大半边天,根据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人口流动必然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升级。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认为,人口流动最终会推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消失。配第—克拉克定理对劳动力流动和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做了更深入的阐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会逐渐地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进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最终使得第三产业占据较大的劳动力比重。
    然而,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沿海地区的二三产业较发达,全国工业也多数分布在城市地区,因而,劳动力的部门流动也就更多地表现在跨区域流动和区域内农村向城市的流动。粮食主产区在劳动力流动中具有自身的特点,作为粮食主产区,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大范围的落后传统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工业、服务业,并且在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有6个是我国主要劳动力输出地、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等等。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的经济结构影响分析至今鲜为人关注,因而,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
    

    根据人口流动中是否伴随着户籍的相应变动,人口的地区或空间转移可以分为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前者伴随着户口的变动相应变动,而后者则相反。改革开放之前,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人口迁移,之后的空间转移变为人口流动形式,大多数人的流动没有实现户籍的转移。
    据调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到2009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到2.1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5.81%。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达2.21亿,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仍然在逐年增加。据统计,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民劳动力主要来自安徽、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广西、重庆、贵州等省份。2009年,9个省份跨省流动的劳动力占全国的81%,主要输入地就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福建等仍然是劳动力流动的主要输入地。在上述的劳动力输出大省中,安徽、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同时也是粮食产量大省,属于粮食主产区。
    二、农村劳动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的影响机制模型的建立
    

    农村劳动力流动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方面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钱纳里认为经济结构的变化取决于两类主要因素的变化,那就是总需求水平(人均收入)和要素供给(资本、劳动技能和人均自然资源)的结构。本文根据钱纳里的观点建立了一个影响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在考虑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时,我们还是要对劳动力流动形式加以详细区分,有学者很据中国的转型背景,将劳动力流动分为高人力资源禀赋(高素质)劳动力的区际迁移流动和低人力资源禀赋(低素质)的劳动力的区际游走流动。其他学者也都对劳动力流动进行了大致涵义相识的分类,对他们的分类进行简单的总结,即本地流动和异地流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三、农村劳动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的影响分析
    1、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在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假说体系中,有两派观点相互对立的假说:舒尔茨的“理性小农”假说”和恰亚诺夫的“生存小农”假说。随着我国城乡收入和地域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我国的农民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理性小农”的特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也不例外地受着“理性小农”的影响,当农民务农的机会成本逐渐增大时,农民就会选择“被动闲暇”而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随着粮食主产区劳动力的不断输出,其土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消失。
    近些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出现瓶颈和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返乡回流趋势明显,并且国家财政对农业的补贴逐年增加也刺激了农民工返乡务农,我国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5年的297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161亿元,财政补贴和农民因在外务工的收入为农业器械等的改良提供了可能,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这部分农民已经不再以土地为生存的主要来源。虽然国家对农业的补贴不断增加,但是从我国种粮所需要的成本来看,无疑是不够的,当这些依然不能弥补粮食生产的成本时,农民仍旧会选择“被动闲暇”。所以说,粮食主产区作为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地,其劳动力的不断输出严重影响了农业粮食产量的生产。
    2、劳动力流动促进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随着近些年我国工资幅度的提高,农村劳动力流动使得农民的人均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据测算,农村劳动力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增加2.28%。并且,农民收入的半数来源于务工所得到的工资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从2004年的34%上升至2011年的50%,随着农村劳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及其所占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凯恩斯认为,工资增长会增加居民消费,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克拉克也曾揭示了劳动力在三种产业间分布变化的一般趋势,随着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他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必然会下降,而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逐渐上升,随着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对制造业产品的主要需求形式又渐渐让位于第三产业。恩格尔定律也阐明了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关系。
    然而,根据调查显示,近些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国内城乡收入差距等的影响,使得农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所以,农民的消费行为表现得愈加理性,虽然其消费总量依然多于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前,但比较显示,农民日常开销比例下降,而储蓄比例有所上升。据统计,2004年进城务工人员的日常花销是其收入的41.5%,储蓄占其收入的22.1%,22.9%的收入寄给家里人,而2011年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将47.4%的收入用于储蓄,21.2%寄给家人,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仅为20.1%。2004年,日常开支超过收入一半的农民工比例为49.5%,而到了2011年,其比例下降为34.9%。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农民工消费理念的转变,这种促进作用越来越小。粮食主产区作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输出地,其结果和全国范围的分析是一致的,随着农民工消费比例和收入寄回家乡的比例的下降,对粮食主产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逐渐减小,储蓄对其的影响我们将在下文进行分析。
    3、劳动力流动促进总供给的影响
    
(1)工资报酬作用下的劳动力供给。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也就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价格,其高低决定着劳动力供求的变化,高工资也决定着劳动力的高效率。威廉·配第在比较分析收入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时,解释了产业结构变动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相对收入差异使得劳动力从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的转移引起的。
    在全国范围内,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然而,粮食主产区的发展进程却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在粮食主产区2009年各省人口的迁移流动中,除吉林、黑龙江、湖北3省人口迁入小于迁出,以及江西省人口迁入迁出大致相当外,其他9省均为人口迁入大于迁出,且迁出人口中,迁往省内大于迁往省外。以河南省为例,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年鉴统计得出,河南省2009年人口机械变动中,迁入人口1229234人,迁出人口939448人。在迁出人口中,迁往省内705067人,迁往省外234381人。这表明粮食主产区各省的劳动力流动大部分是只是省内流动,且大部分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就区域分析来看,农村劳动力的区域内流动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为粮食主产区的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的。
    (2)技术管理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劳动力回流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伴随着结构性失业的劳动力回流现象。农民工在经历了城市务工和城市市场经济的思想洗礼后,他们的思想认识有了较大的变化,岗前培训以及工作中的学习总结使他们掌握了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因此,粮食主产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仅是区域空间的转移,更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随着劳动力区域空间的回流,他们将这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回家乡,这种区域间技术溢出效应为粮食主产区的高新产业提供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另外,通过这种形式的思想传播,也让产业经济落后的粮食主产区认识到智力投资对产业结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为粮食主产区的智力投资和进行人力资源的自我培养打下了基础。
    二是劳动力报酬的“低技术陷阱”。产业间劳动者报酬的高低决定着其劳动力供给的多少,当然,劳动力的供给也反作用于劳动者报酬,进而,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劳动力流动通过劳动者报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问题。本身粮食主产区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为城市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供给,农村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使得其他部门的劳动者报酬处在持续的偏低状态,这样就使企业陷入了“低技术陷阱”,因为持续偏低的工资状态提高了企业技术设备等升级的临界点,这一消极效应一方面使粮食主产区自身的产业技术升级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影响了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间接制约了东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向中西部的传导,这也就成为粮食主产区乃至全国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症结所在。
    (3)储蓄为粮食主产区的二三产业提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由上文数据可知,近年来,我国农民工总收入用于储蓄的比例逐渐提高,2011年已经达到47.4%。根据最近的农民工投资调查显示,农民工有很高的投资愿望,其投资意愿远高于城市人,他们储蓄的主要目的就是投资做生意和用于子女教育,比较而言,自主经营者投资发展的意识更强。如果有足够的资金,70%的农民工会选择投资做生意,对于普通务工人员来说,选择回家结婚建房的比例高于自主经营者,占37%。农民工储蓄的增加,一方面使得自主经营的总量增加,他们凭借务工学得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返乡自主经营,为本地的二三产业提供了直接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通过银行金融信贷,为产业升级提供了间接金融资本支持。
    四、结论
    
就粮食主产区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有利于其经济产业结构转型的,但是这种促进作用是劳动力区域内流动和区域间劳动力回流导致的。这就要求粮食主产区政府在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时,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随着东部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粮食主产区承接产业转移自身更加需要大批量的人力资源投入,所以,政府应当把劳动力区域内转移引导放在重要位置,这样更加有利于其自身经济结构的转变。
    同时,较低的劳动力报酬不利于劳动力的流动,而且由于劳动力报酬的偏低导致的“低收入陷阱”也不利于产业技术的提高。所以粮食主产区政府要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制,尽可能地维护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保障,并且加大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力度,以实现其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
    参考文献
    
[1] 钱纳里、鲁滨逊、赛尔奎因,吴奇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比较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 刘怀宇、李晨婕、温铁军:“被动闲暇”中的劳动力机会成本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6).
    [3] 刘丽、任保平:经济增长过程中我国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J].经济经纬,2012(2).

Tags: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影响机制探讨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