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人口、资源、劳动经济学 >> 正文

工会影响劳动收入占比:国内外研究进展(上)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2年第6期 祁毓 参加讨论

摘要:尽管工会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已经成为国外大量研究的主题,但是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依旧稀少。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和工会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的背景下来梳理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对于全面而深入地分析特殊制度背景下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原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工会是否会影响到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的内在机理、相关的经验研究、中国对相应问题的总结等方面着手,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作较为详细的总结。
    关键词:工会,劳动收入占比,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近年来,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问题已得到了足够多的关注和研究,但是与全面而深入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要求相比还相距甚远。对于特定政治经济环境中的中国来讲,研究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现象首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探究其原因。然而,在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制度因素,特别是工会这一重要的制度安排(或称之为“制度环境”)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近年来,尽管工会制度不完善及其所衍生的诸多问题也得到了社会公众和相当一部分研究学者的关注,而且有部分学者将工会因素纳入到解释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现象的分析框架之中,但是争议依然较大,这就有赖于对工会影响劳动收入占比的内在机理及其经验证据进行全面的梳理,并结合中国特定的环境做出解释。
    一、工会是否会影响到劳动收入占比?
    
探讨工会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已成为国外大量研究的主题内容。早期研究主要是描述性的,且依赖于时间序列数据。相关的文献总结起始于Kerr(1957),Dobb(1961)和Rees(1962),主要考察劳动收入占比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并将该变化与工会化的增长相对比。这些文献普遍认为,工会似乎并未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显著影响。如Johnson(1954)运用时间序列数据,且曾被Rees(1962)引证——工会不会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影响,且该文也仅对工会略提了一下。基于Johnson的观察数据,Rees得出的结论是,工会的发展壮大和劳动收入占比的增长并不一致。Johnson将劳动份额的增长主要归结为劳动收入占比高的贸易与服务领域的扩招,同时劳动收入占比低的农业领域则相对减少招工规模。由于Johnson的数据是总量数据,因此,并不能论证该结论;不过他援引了文献Kuznets(1941)和Dension(1952)来支撑他的观点。
    其他文献,如Simler(1961)则是利用制造业的行业数据,发现工会化和劳动收入占比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甚至Dobb(1959)也无疑赞同该观点,即认为工会应当提高劳动收入占比,但是不仅从短期看,从长远来看,即使工会不断发展壮大,劳动收入占比也体现出了异常的稳定性。
    这些早期研究文献中,Kalecki(1954)可能观点略异。在这篇研究国民收入分配的论文中,他特别提到,美国制造业中相对工资份额从长期看呈现上升的趋势,并将此变化趋势归因为垄断势力的削弱以及1933年后工会力量的加强。
    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统经济学者拥护人力资本理论。根据该理论,参与市场活动的任何人均被视为在做投资决策:一些人投资于人力资本,而另一些人则投资于物质资本。鉴于该观点,功能性收入分配属于毫无意义的范畴,因为所有问题均可归结为家庭成员拥有生产要素的不平等。由于所有市场参与者均被视为投资者,从而正统经济学家把焦点放在收入分配的规模上,而不去强调功能性收入分配。
    经济学者已就工会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正统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工会增加工资是以非工会工人为代价,而不是减少了利润(Pencavel,2005)。某种程度上,该立场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如果市场被认为是竞争性的,则社会和制度力量不会对劳动和资本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后凯恩斯主义及其他非正统经济学者对此观点表示质疑,认为以减少利润为代价来增加工资是完全有可能的。这种观点是以产品市场和劳动要素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经济为基础的(Kalecki,1971;Erickson,Mitchell,2007)。因此,从后凯恩斯主义和非正统经济学者的观点来看,社会和制度因素在决定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收入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Kalecki,1971;Robinson and Eatwell.1973)。
    主流经济学者的观点坚持主张社会和经济政策不能被用来解决越来越受关注且日益加剧的不平等现象。因为日益加剧的不平等现象主要归因于技能型技术的变化,而这被视为公共政策控制范围之外的外生变量。相反,非正统经济学家则认为,日益加剧的不平等现象是公共政策变化所带来的直接后果。许多人认为,美国企业已有意识地选择了一条“歪道”战略侵蚀社会安全网,压低最低工资,破坏工会,增加临时工的使用,及投资于金融领域,而从制造业领域撤资(Harrison,Bluestone,1988;Harrison,1994;Gordon,1996;Koeniger et al,2007)。
    那么,工会组织对劳动收入占比是否会产生影响,不仅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而且这一争论的解决还有待于经验研究的佐证。基于研究方法的不断成熟和研究数据库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倾向于从实证的角度或者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范式来对这一问题做出回应。本文主要基于以上问题,对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同时基于已有的文献对中国这一问题的研究也进行总结。
    二、工会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的内在机理
    
MeConnell,Brue,Macpherson(2003)系统地分析了工会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的作用机制。他们认为,工会可以通过增加劳动需求、限制劳动供给以及向雇主索要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从而成功地提高工会成员的工资水平。
    在增加劳动需求方面,工会可采取的手段一般包括四种途径:一是增加产品需求,如参与产品广告、进行政治游说等以刺激产品需求,从而增加工人就业量;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劳动需求强度部分地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工会通过更加强调团队协作和利润刺激,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劳动需求,进而使工会在要求增加工资的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三是对相关资源的价格施加影响,因为对于那些生产资源与劳动构成总替代关系的情况,工会可以通过一些政治手段,提高这些资源的相对价格以增加劳动需求,而对于那些资源和劳动具有生产上互补关系的情况,则工会可以通过支持政府削减这些资源的价格以增加对其劳动力的需求;四是增加雇主数量,即工会可以通过游说,以促使那些鼓励厂商在当地建立公司的政治计划获得通过,从而增加劳动力需求。
    在限制劳动供给方面,工会主要采取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减少合格劳动供给者的数量,如童工法、强制退休、更短的工时、就业许可证制度等职业进入限制等方法约束劳动供给;二是影响非工资收入,即工会通过支持增加失业者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者的补助金、工人赔偿金、社会保险以及退休金等,降低劳动力参与率,同时这还可以使就业者的税前工资提高。
    在争取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方面,一方面,工会通过吸收工会成员的方法,有效控制企业的劳动供给,使劳动供给曲线变得完全富有弹性,从而增加工会赢得劳资谈判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在劳动合同中加入工会保障条款,以增强罢工威胁的可信性,加强罢工发生后工会对企业全体工人的约束能力,从而提高工会在劳资谈判中的讨价还价能力。同时,由于劳动需求弹性越低,因工资提高而导致的被解雇的工人人数就越少,所以工会可能会在合同中加入限制新技术应用、雇佣多余的工人或追加失业救济等方法降低资本对工会劳动的替代,从而降低劳动需求弹性。当然,他们也指出,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明显,例如企业反对继续执行那些使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合同规定,工会行业产品的高价格招致来自国外的和非工会行业的竞争等。同时,由于在不断增长的经济中,大多数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都会渐渐地向右移动,而高工资会使工作机会的增长速度放慢。
    以上分析的是工会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的作用机制,但工会究竟能争取到多大程度上的工资优势则还需测度工会的工资效应。McConnell,Brue,Macpherson(2003)和Borjas(2005)认为工会的工资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溢出效应,即被工会部门排挤出的一部分工人到非工会部门工作,导致非工会部门工资的下降;二是威胁效应,即非工会部门雇主为了应对工会化的威胁而提高本部门工人工资,同时,Borjas(2005)还补充说有可能企业会发行数额庞大的债务,因为发行债务会束缚企业未来的财富,不仅减少了加入工会会员当前可获得的超额租金,而且减少了工会化的收益,并且降低了工会确定目标企业的概率;三是其他效应,如产品市场效应,即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从工会工人生产的高价产品转向非工会工人生产的低价产品,导致非工会部门工资水平提高。另外,Wessels(1994)指出还存在优秀工人效应,即工会化企业的高工资能够吸引更优秀的工人,而优秀工人得到工会部门高工资工作的可能性本身就很大。
    总之,Hirsch,Addison(1986),McConnell,Brue,Macpherson(2003),Borjas(2005)均认为,溢出效应和优秀工人效应会导致测度到的工资优势高于纯工资优势,从而低估工会对工资的影响;而威胁效应和产品市场效应则会导致测度到的工资优势低于纯工资优势,从而高估工会对工资的影响。但至于工会的何种工资效应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会是否提高工人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降低资本家的份额,则仅从理论上分析尚无法得出定论。
    另外,若将劳动收入占比的内涵延伸到劳动者获得的各种附加福利等补偿收入,McConnell。Brue,Macpherson(2003),Borjas(2005)均认为工会的总报酬效应会超过前面提到的工会工资效应。
    Borjas(2005)还指出,与非工会化工人的工资分布相比,工会化工人的工资分布的分散程度较低。工会化部门之所以会压缩工资分布是因为,相比之下,工会化工人是一个更同质化的群体(在受教育程度和其他可观察到的技能测度方面)。同时,他还专门提及了公共部门,认为许多基本公共部门劳动者的劳动力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则根据马歇尔的派生性需求规则,公共部门中的工会可能会扭曲纳税人相当高昂的工资。而且,因为公共部门的劳动者往往拥有强有力的政治势力,某些政客们也许愿意向公共部门中的工会给予高额工资以换取选票。
    三、工会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的经验研究
    

    目前已有不少文献采用了现代经济计量方法研究工会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这些文献可以分为两类:第一大类文献是直接考察工会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第二大类文献是间接探讨该项内容,即研究工资增长是否影响生产成本或利润,以及考察工会和工资-生产率差距间的关系。
    (一)直接影响
    
探讨工会直接影响劳动收入占比的研究论文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或者方法:(1)时间序列数据研究;(2)采用横截面数据进行的行业研究;(3)采用面板数据进行的国际研究。
    运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现代经济计量方法的第一类研究文献之一是Kalleberg et al(1984)。他们运用时间序列数据,探讨影响印刷行业劳动收入占比的因素。在界定劳动份额时,他们采用了生产工人工资与员工补偿总和。他们认为,更狭隘的内涵或许能更准确地反映“工人阶层”,但同时,更宽泛的内涵则包括非工资补偿,而且他们也承认非工资补偿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于那些参与集体讨价还价的员工。他们对经济状况、雇主力量和员工力量进行回归分析,并考察从1946年到1978年,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劳动收入占比的。采用“劳动份额”的狭义和广义双重内涵,其结果显示工会密度和罢工频率对劳动收入占比具有正面效应。然而,他们还得出该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削弱。这篇研究文献最大的局限性在于结论部分可能不能推广适用于印刷行业之外的领域。
    另一篇时间序列研究论文是Fichtenbaum(2009),研究的是美国1949年到2006年制造业中工会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这篇研究论文基于不完全竞争模型,探讨资本-劳动比率、非生产工人-生产工人比率、产能利用率和营业额间的稳定关系。
    第二类研究文献已从工业企业的角度来研究该主题,并运用制造业的横截面数据将产业集中度、广告销售比率、资本密集度以及工会化如何影响劳动收入占比考虑在内。这一类研究文献包括Cowling和Molho(1982),Conyon(1994),Hollander(1982),Droucopoulos和Lianos(1992),Brash和Crane(1984),Henley(1987)和Macpherson(1990)。

Tags:工会影响劳动收入占比:国内外研究进展(上)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