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年来“民工荒”现象的加剧,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已经达到相当严峻的程度,由此导致农业的粗放经营、复种指数下降和耕地撂荒现象,成为我国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威胁。突破老龄化的困境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补贴,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制定专门政策,吸引青年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土地向职业农民种植大户转移;同时,依靠农业合作社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政策
自2004年首次出现“民工荒”之后,“民工荒”现象就愈演愈烈。自2011年开始,“民工荒”就不再局限于东部地区,而是蔓延到中西部地区,到处都出现抢工现象。延续几年的“民工荒”,说明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刘易斯拐点”,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正在走向结束。在“民工荒”背后,农业劳动力呈现老龄化趋势,那么,这种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到底达到一个怎样的程度?对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影响?年轻一代农民工能否回流到农村、从事农业?面对老龄化,政府应采取何种政策?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和思考。
1 “民工荒”背景下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近年来,随着“民工荒”现象的加剧,农民外出务工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农民工工资待遇也持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发生了两大转变:一是由候鸟式的迁徙打工转变为常年外出、举家外出、完全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农民增多;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农闲打工、农忙务农”的兼业化特征正在逐步淡化,大多数转移劳动力即使农忙时也不再返乡帮工,成为专职打工者。这种转变造成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老人、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一些地方新增加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都是近年来在外已无法务工的中老年劳力,多在50~60岁之间。这种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梯队“老人化”趋势,将导致原来只是一种动态的老人种田态势,逐步形成一种固定的发展态势。
四川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同时,其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愈发严峻。如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某自然村,该自然村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还有180人,到现在外出务工以及举家迁出的达到120多人。除了不多的小孩,剩下的基本上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老龄化程度超过80%。陕西省临潼区零口乡零源村230人,外出100人,留置130人,留置人员中老人60人、孩子40人;由老人照看孩子的17户,占总户数的40.5%。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青曲镇洪门铺村是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洪门铺村青壮年农民绝大部分外出打工,留守在农村的大都是老弱病残,青壮年男女几乎全部出门打工,仅个别因特殊情况留在家里。从入户调查了解到,全村311户,有85户全家人常年在外,仅有2户有年轻人在家,一户是因为母亲病危,回家照料;另一户是丈夫在本地贩卖农资,妻子带孩子务农。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课题组2009年对山东荣成崂山镇神道村、湖南高桥乡马家垅村、河北兴隆县大水泉乡庆丰村、北京房山张坊镇的大峪沟村农业劳动力的调查发现,这些农村的实际老龄化程度平均超过30%;农业从业者老龄化程度更突出,50岁以下的农业劳动力平均不足10%,平均年龄达67岁,更有84岁高龄的老人还在田间务农。老年人成为农业劳动力稳定的群体。
2 新生代农民工多数不愿再回乡务农
如果说许多老一代农民外出打工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增加收入,他们通常把城市作为生命中的驿站,当年老体衰时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回归农业的。而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则把城市当作了生活的归程。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务农的经历,仅在户籍上保持了农民的身份。1999年清华大学对农民工家庭的一项调查表明,有89.7%的农民工表示将来一定会回到家乡定居;然而到200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新生代农民工研究报告却显示了很不一样的结果,新生代农民工中有55.9%的人,打定主意将来在“打工城市买房定居”。2010年7月15日,深圳市总工会公布了历时两个多月开展的“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通过5000份调查问卷,了解和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工作生活状况以及利益诉求,这也是目前全国首个此类大规模调查。调查报告显示:99%的人不愿将来再回乡务农,43.8%的新生代明确表示想长期留下来,留在城市的愿望比老一代强烈。
年轻人不愿回乡务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农业的比较效益过低。尽管国家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机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以及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但在很大程度上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所抵消。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下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2011年广东农村民意白皮书》显示,现阶段,打工、做生意已经成为农村最主要的谋生方式,其次才是务农。单纯从事种植业的受访村民收入明显最低,43%的家庭年现金纯收入还不到5000元。这部分村民对个人生活感受的评价十分负面。
除了收入低,农业劳作辛苦,农村年轻的一代不愿回乡还有深层次的原因。调研中发现一些种植大户、养殖业大户尽管有很丰厚的收入,其子女依然热衷于打工生活。在一些年轻人的眼中,农村的日子是那样枯燥,他们认为没有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单调乏味的日子了。农民的生活其实只能算得上是生存,根本谈不上生活,更不要说有质量的生活。在城市待得越久,对于城市的生活也就越向往。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珠三角一些外向型代工企业破产倒闭,不少农民工被迫返乡。而“80后”农民工不懂耕作也不愿耕田,以至返乡后无所事事四处游荡。新一代的农村青年已经不再认可农民这个身份,即使不出去打工,他们也不愿作农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80后、90后农民可能真正是农民的终结,他们更像是末代农民。这是几千年来农村不曾有的景象,不仅是社会生活逼他们,而是内在成长或情感与农村都没有联系。
3 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近期的影响是农业结构调整难以实现、粗放经营、复种指数下降以致撂荒,从长期来看,将威胁到我国农业的稳定和粮食安全。
3.1 土地的粗放经营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打工,将土地交给家中的老人耕种,但随着老年农民年龄的增长,他们愈发感到力不从心。“省事田、懒人田”随处可见,田地越来越瘦,粮食靠杂交稻高产,但品质在大幅度下降。一些农民反映,粮食增产10%对他们没有什么吸引力,农民“嫌费事”不会精耕细作,比如插秧时不能保证每亩的株数;不愿意拾掇土杂肥,施用化肥采用“一炮轰”的方式,即在春耕播种的时候一次性把化肥施足,此后不用追肥,省时、省力,也可能更经济实惠,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土地破坏。江苏省阜宁县和东海县部分农技人员反映,当地在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但是相关技术和肥料发放下去,农民却未必真正采用。“农民不是不知道这对土地有好处,可是一来劳动力不足,二来又不能增加多少收入,自然没有积极性。”
3.2 复种指数下降
在我国江浙苏南地区,原本可以种双季稻,现在多改为单季稻,为应付劳动力的不足,很多地方以结构调整为名在稻田上种果树。在华北等地区,传统种植制度是一年两熟,即种植小麦和玉米,随着种地与打工在比较效益上差距的拉大和农业劳动力的日益减少,许多农民逐渐改为一年一熟,进入冬季后随处可见大面积的空白地。
3.3 耕地撂荒
近年来,随着“民工荒”和农民工工资的上涨,到外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在外面打工挣到钱的人在城镇里买了房子,把子女都接了出去,农村的荒地越来越多了。留下的老年人,大都力不从心,根本没能力种好庄稼。四川省武胜县2007年全县有耕地面积2.81794万hm2,撂荒面积2199.4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8%。其中因种粮效益低撂荒的耕地面积432.07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53%;因举家外出务工撂荒的耕地面积1653.53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87%;因劳动力缺乏撂荒的耕地面积113.8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40%。根据国土资源部调查,农村每年撂荒耕地近200万hm2——“谁来种地”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
4 应对老龄化农业的思考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社会转型阶段农业劳动力匮乏现象也十分普遍。如日本农业劳动力的高龄化和后继无人问题就十分突出,直接导致大量耕地弃耕,农产品自给率下降。为应对老龄化对农业的影响,日本政府一方面大力扶持农协系统的发展,把农户纳入农协的现代化系统之中。另一方面,重点支持与培养有发展潜力专业农户和农业大户,把原来对所有农户补贴的普惠制支持转变为对专业农户和农业大户的重点支持,拉开专业农户与兼业农户之间的经营差距,推动兼业农户的土地向专业农户和农业大户转让和出租,减少耕地弃种情况。
为扭转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状况,韩国政府制定了一整套的对后继、专业农民的选拔、培养和扶持政策。如作为产业技能员要从业2年以上,未满40岁的农村青年可申报农业后继者。经营农业3年以上,未满55岁,具备专业农户应具备的农机具操作技术,具有政府规定的最小专业农户经营规模的农民可申报专业农民。政府为农业后继者提供2000~5000万韩元的资金援助;对专业农户提供2300~1亿韩元的资金援助,此外,在贷款、融资和利息等方面对农业后继者和专业农民都有优惠政策。
我国对农业的支持保护远没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农业尚未成为有吸引力的就业领域,特别是在民工荒背景下,农业劳动力流失将更加严重,问题的解决也就更为困难。要破解无人种田和老龄化的困境,政府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和投入,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让人们看到农业有利可图,相关要素就会往农业流动。2010年,广东佛山推行了一项新政策:耕地补偿。通俗地说,就是只要农民耕田,土地不撂荒,政府就会发给补贴。按每亩200~500元不同标准,分层次补贴给农民,而补贴标准初定为每三年更新一次,然后根据全市财力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补贴标准。在佛山推行耕地补偿之后,有80%左右的农民表示,他们愿意留下来,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昔日无人种的“万顷洋(因为地势比较低洼,一下雨就进水)”变成了高产田,农民重新燃起承包土地的热情。这种农民种地、政府补贴的方式,实际上是政府用补贴的方式和市场对农民工的需求再进行一种争夺。政府用补贴来把农民吸引回土地,而最终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是要用市场把农民吸引回土地。
其次,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土地向职业农民种植大户流转集中。仅靠普惠制的农业补贴还不足以使年轻的农民留在土地上,因为小规模的农地经营无法使农业劳动者获得与非农劳动者同等的收益,只有扩大农户经营规模,提高经营者的务农收入,使之成为真正的职业农民,才能克服农业的兼业化副业化,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第三,制定专门政策,吸引青年人务农。政府应制定对农村青年劳动力专门的扶持政策,如国家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要向青年农民倾斜,对青年农民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国家财政建立专门的青年农民创业基金,对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青年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由创业基金给予一次性的投资补助;加强对青年农民的技术培训,对农业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毕业回乡务农,免除其偿还助学贷款义务,由财政安排相应的资金进行偿还等。
第四,依靠农业合作社弥补劳动力不足。采取合作社与农户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制度安排,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克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基本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有着以下的优势和作用:①能解决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在春耕生产、夏收夏种、冬收农忙季节必须回家参加生产劳动的问题。解决孤老病残等无劳力耕种、土地撂荒或将二季种植改一季种植的问题,提高复种指数。②能合理配置农机资源。解决农民重复购置机械设备,浪费资源、机械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解决农业生产作业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讷河市青山村几年前有一农户,因全家在上海打工,而土地收益微不足道,使得承包的1.4hm2耕地无人愿意转包,土地白白荒芜,遇到上级检查,村里便派人把靠路边荒地里的草割掉应付检查,后来有人在地上随便种了一些饲草算是不撂荒了。那时,由于种地收益小,人们种地也不认真。自从有了合作社,土地收益提高了,种地机械化,用工少了,土地也开始值钱了,从送给人种到开始收租金,开始每亩每年100元、200元,2010年流转或转包土地每亩每年涨到了270元。荒地不见了。在合作社规模经营环境下,农户再次看到了土地的价值。
总之,未来的农业不能靠老年人来维持,而是要靠新型农民;未来的农业不能仅靠对土地的感情来维持,而是要靠新的组织形式;未来的农业更不能靠强迫农民种地,而是靠增加农民收入,造就一批愿意献身农业的职业农民,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劳动力基础。
作者简介:夏莉艳(1965—),女,江苏六合人,扬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启臻、赵晨鸣,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125.
[2]王安仁、肖茸,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突出问题[EB/OL].国研网,2008-5-5.
[3]朱启臻、赵晨鸣,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339.
[4]张玮,深圳新生代农民工99%不愿回乡务农[EB/OL].腾讯网,2010-07-16.
[5]蓝之馨、林小昭,十年后,谁来种田[N].第一财经日报,2012-02-24.
[6]江晨,劳动力流失导致农村空心化谁来种地成严峻问题[N].浙江日报,2012-02-21.
[7]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及启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137-138.
[8]朱启臻、赵晨鸣,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226.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