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人口、资源、劳动经济学 >> 正文

[文萃]刘家强等:就业保护与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

http://www.newdu.com 2018/5/14 《中国人口科学》2018年第2期 刘家强 盛… 参加讨论

    【原文标题】中国就业保护对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影响研究
    【摘 要】《劳动合同法》自实施以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颇受争议。文章利用2012~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通过构建就业保护因子,运用多层次回归模型从微观视角考察了中国就业保护对劳动者失业水平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严格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双重效应,在显著增加劳动者失业概率的同时提升了劳动者工资水平;长期看,就业保护对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就业冲击将逐渐消失,对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的边际增收效应有加强趋势,由此提升了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签订劳动合同与实行加班补偿两类就业保护有助于缩小性别、学历、年龄等带来的工资差距。在适度就业保护框架下劳动力市场更容易在灵活性和稳定性之间寻找到均衡点。
    【关键词】就业保护 劳动力市场 运行效率 劳动力需求 工资性收入
    【作 者】刘家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教授;盛伟,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唐代盛,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陈家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副教授。
    【期刊责任编辑】朱萍
    【文摘】
    随着中国就业保护力度的逐步加大,给用人单位的持续经营带来一定的冲击,而用人单位的理性选择则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失业水平和工资水平。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如何利用就业保护制度规范标的对象的行为、提高劳动市场运行效率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就业保护是指为构建稳定劳动关系而形成的关于雇用和解雇的限制性规定,其核心目标是增加工作安全性,减少经济不确定性给劳动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需要制定什么样的就业保护法律和政策,应该保护到什么程度,就业保护通过什么机制影响劳动力市场表现,最优就业保护策略是什么等问题均需要从理论和方法上进行探索。
    (一)就业保护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就业保护对雇主和雇员的决策、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产生的影响,并未形成一致的结论。Bentolila等认为,就业保护(解雇成本)对就业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从长期看会提高就业水平。而来自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拉美及全球跨国数据的经验证据表明,就业保护将提高劳动力市场整体失业水平,对年轻人和女性群体的失业影响更为明显,并趋向于扩大非正式部门规模并提高失业率。孙睿君以中国社会保险作为就业保护指标,发现就业保护对已就业者有利而加大了失业者寻找工作的难度。方浩、姚先国采用2002~2008年跨国面板数据检验了就业保护理论假说,发现就业保护提高了失业率,对女性和青年的影响更大。严格的就业保护还提高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从而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失业水平。也有学者指出,就业保护与失业率之间并无显著关联。
    (二)就业保护对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影响
    Wiel的研究发现,就业保护提高了劳动者工资水平和非工资收益。Alimov的研究发现,就业保护的加强提高了用工成本和雇佣成本。马双等发现最低工资每上涨10%,制造企业平均工资上涨0.4%~0.5%。刘媛媛、刘斌的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加剧了人工成本黏性。与上述研究不同的是,Lazear认为,在不存在契约与市场约束的柔性劳动力市场中,就业保护导致的解雇成本使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下降。在严格的就业保护下,企业会将缴纳的养老保险的一部分以降低工资的形式转嫁给员工,医疗保险也有相同效果,会降低工资水平。Lin利用中国台湾地区企业数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就业保护的加强减少了企业员工的工资。封进的研究也发现,10%~50%的社会保险费用将以降低工资的方式转嫁给员工。
    上述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较多研究关注就业保护提高后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成本,较少关注其潜在收益。二是就业保护因子简单借鉴欧美经验并不完全适应国内劳动力市场。国内在雇员谈判、社会保障、市场分割等方面有着显著不同的特征,给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带来不同的作用方向和效用。三是缺乏微观层面的实证支持。方浩、姚先国从国家或地区层面,孙睿君从企业层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关于就业保护对劳动者个体影响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基于国内劳动力市场特征对“就业保护指标”进行研究,通过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得到的实际就业保护指标衡量就业保护程度;基于微观视角对中国就业保护下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不同市场环境、单位性质的就业保护效应及其动态特征。
    (三)研究及结论
    本文利用2012、2014、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从反映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的失业水平和工资水平两个角度,运用多层次回归模型检验了就业保护对中国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劳动力市场严格的就业保护对劳动者就业水平和工资水平在一定时期将呈现出双重效应,在显著增加劳动者失业概率的同时提升了劳动者工资水平;长期看,就业保护对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就业冲击将逐渐消失,对劳动者工资的边际增收效应有加强趋势。此外,签订劳动合同和实行加班补偿显著增加了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总之,就业保护短期内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但从长远看,就业保护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具有积极效应。
    基于不同劳动者群体的估计结果表明,(1)严格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保护对低学历、高龄劳动者群体会产生明显的就业冲击,对低学历劳动者群体就业的负面影响具有长期性;劳动力市场就业保护的提升,对女性、非国营单位的劳动者群体就业的负面冲击效应短期内会凸显,但长期将趋于消失;就业保护对抵御风险能力较强的高学历、国营单位、男性劳动者的就业水平没有显著影响。(2)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就业保护水平提升,将显著增加各类劳动者群体的工资水平,除了工资边际增长潜力较低的高龄劳动者群体,其他各类劳动者群体工资的边际增收效应在严格的就业保护下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签订劳动合同与实行加班补偿将显著缩小由于学历、性别、年龄等歧视所导致的工资差距,但以社会保险衡量的就业保护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学历工资差距,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形成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是必要的。就业保护还进一步扩大了国营单位与非国营单位劳动者的工资差距,这也说明就业保护水平提高并没有解决长期存在的体制性工资差距问题。
    (四)政策意义
    本文对中国就业保护实证检验的发现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政府在制定就业保护政策过程中应适度兼顾对劳动力市场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影响,探索适应国内劳动市场特征、体制的最优就业保护政策组合,以平衡就业保护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
    一方面,要关注就业保护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短期负向效应,制定最优就业保护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在灵活性和安全性之间进行平衡。一是体现用人单位的异质性。对民营、私营等劳动密集型用人单位实行宽松的就业保护政策,给予用人单位雇用补贴或社会保险补贴,不损害用人单位的用工灵活性,促进劳动密集型用人单位和民营、私营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容量,推动整个社会就业安全的实现。对知识(技术)密集型用人单位采用较为严格的就业保护政策,保证劳动者的工作安全,实现专用人力资本匹配进而实现更高的劳动效率。二是体现劳动者人群的分异性。通过优惠的失业保险费用或者政策补贴激励用人单位对低技能劳动者,尤其是女性、低学历劳动者进行技能培训,提升高龄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增加其工作安全性。给予雇用女性、高龄和低学历劳动者的用人单位以税收优惠,降低用工成本,增加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三是予以就业保护政策恰当的灵活性。对就业流动性较大、吸纳劳动者较多、行业潜力较大的用人单位实行宽松的就业保护政策,通过较低的就业保护水平保持这些行业的灵活性,劳动者工作安全和收入安全的不足用失业保险制度等社会保护体系来弥补。
    另一方面,要注重就业保护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中长期正向效应,与国家较低的社会保护现状相适应,通过提高就业保护严格性弥补社会保护的不足。调优中国就业保护严格性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劳动力市场适度的灵活性,但同时又要增强劳动力市场的安全性,政府在制定就业保护政策的过程中不必特别担心就业保护对中国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会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经验费率失业保险制度安排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解雇费的转移支付功能,通过税收政策将用人单位经济繁荣时期的收入转移到经济低迷时期,以保证经济衰退时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济周期波动对长期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当然必须注意的是,中国就业保护的严格性长期来看有可能逐步走弱,而社会保护体系将进行弥补与加强,就业保护严格性将在动态劳动力市场框架下寻求安全性和灵活性之间新的均衡点。

[1] [2] [3] 下一页

Tags:文萃刘家强等,就业保护与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