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的重要意义
这次正式公布调查失业率,是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要求的一项积极举措,突出了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就业、追求共享发展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对劳动者的高度重视
2018年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我国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其中首次正式公布调查失业率数据:1—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0%、5.0%和5.1%,分别比上年同月下降0.2、0.4和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9%、4.8%和4.9%,分别比上年同月下降0.1、0.2和0.1个百分点。将调查失业率纳入主要统计信息发布计划中,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乃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调查失业率作为与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并行的四大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对监测宏观经济运行和反映就业失业状况具有重要作用。解决好就业问题,劳动者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城镇调查失业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提出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这次正式公布调查失业率,是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要求的一项积极举措,突出了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就业、追求共享发展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对劳动者的高度重视。
有利于政府精准制定和实施积极就业政策。调查失业率与通过行政记录获取的登记失业率在调查对象、调查方法、指标涵义和计算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是通过劳动力调查或相关抽样调查推算得到的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这次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每月调查约12万户,涵盖家庭户和集体户,调查样本代表性强,样本覆盖我国所有市(地、州、盟)和约1800个县(市、区、旗)。城镇失业登记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就业政策制定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作用。但由于其统计的是符合一定条件(只包括户籍人口,不包括农业转移人口),且自愿主动前往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的失业者,因此在我国快速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下越来越难以全面反映失业状况,统计出来的失业率往往偏低,与老百姓感受有一定距离。而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范围是城镇常住人口,既包括城镇本地人口,也包括外来的常住人口,如从农村转移至城镇的人口,它不要求失业登记,也不限定户籍、工作经历等条件。采取调查失业率办法,覆盖范围更广,代表性更强,发布频率更快,可以弥补登记失业率的局限,有效发挥统计指标的“晴雨表”“温度计”“度量尺”功能,为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全国就业失业状况、进行就业选择提供有益参考,为党和政府准确分析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状况、科学制定和实施就业政策提供信息支撑。
更好地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等多项权利,其中就业权处在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权利”,是其他各项权利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劳动者在失业时,还有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2017年全国总工会开展的第八次全国职工状况调查显示,75.4%的职工对目前工作“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担心和有点担心会失业的比例达45.4%,30.9%的职工认为“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对就业岗位有冲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转移到城镇就业,成为职工队伍新成员。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7亿人,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2.35%,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如果这么庞大的就业群体游离于统计范围之外,容易遮蔽农民工失业后的社会风险。近几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稳定在4%左右,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相差1个百分点。考虑到就业基数大,1个百分点对应的绝对人数不可小觑。以2017年数据为例,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登记失业人数在960万人左右,而城镇就业人员4.25亿人,按调查失业率5%计算,失业人员在2100万人左右,是登记失业人员的一倍还多。从这个意义上说,统计方法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是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问题。而调查失业率的正式公布,对包括广大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无疑是一大利好,对于有效维护劳动者劳动就业等权利,将起到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促进劳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健全完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建立登记失业制度,当时称为“待业登记”。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用工制度发生重大变化。1994年将“待业登记”更名为“失业登记”,开始出现“城镇登记失业率”提法。随着劳动力市场改革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劳动力市场反映不全面、不敏感的局限性逐步显现。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的通知》,提出计算调查失业率。2005年,国家统计局建立全国劳动力调查制度,每年两次。2009年,建立31个大城市月度劳动力调查制度,每月在31个省会(首府)城市开展调查,但一直没有正式公布调查失业率。2009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时,提出应采取调查失业率。2014年7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适时发布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2016年,国家统计局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州、盟)。可以说,经过多年探索,扩大调查失业率统计范围,完善办法,由统计部门依法适时发布使用大城市调查失业率数据,以更加全面动态反映失业情况,使宏观经济决策更加“心中有数”,条件已经具备。它不仅具有实践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可为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及时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分析研判中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开展就业失业科学研究和就业政策咨询提供基础数据,是建立健全就业失业测量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完善中国特色劳动经济学、构建宏观经济景气监测指标体系将起到推动作用。
为国际分析比较提供重要依据。公布调查失业率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有180多个国家开展劳动力调查,其中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发布基于劳动力调查的失业率。我国调查失业率使用的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定义与国际劳工组织标准相一致,统计方法科学规范,符合国际惯例,因而具有国际可比性。国际劳工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失业水平为6.6%,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失业水平为5.5%,全球平均失业率水平为5.7%。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公布调查失业率,既有助于从横向对比中发现我国就业的水平,找到差距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也便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经济形势和就业状况,为开展国际比较提供权威依据。
(作者系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Tags: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的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