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正文

英媒:五因素助推全球经济大转型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英媒 参加讨论

    资产价格暴涨结束   普通消费都将获益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月9日文章]题:全球经济可能濒临一次二三十年一遇的转型
    几乎没什么比伦敦的房价更能说明西方资产价格35年来的暴涨。根据英国全国建房互助会的数据,1980年,3万英镑多一点就能买下一套普通住宅。今天同样的房产得花费40.7万英镑,价格涨了12倍多。
    即使考虑到通胀,价格涨幅也很惊人。相对于平均 收入房价翻了一番。
    但价格上涨的仅是住宅。股票、债券、农业用地,甚至是个性化车牌,几乎所有的资产价格都出现飙升。不可否认价格有过起伏,但总趋势十分明显——过去常会进入消费者价格的所有通胀好像都转向了金融资产和房地产。
    然而,这一切或将发生改变,我们可能即将迎来一次二三十年一遇的重大转变,它会彻底改变我们体验并应对周遭世界的方式。过去35年来,优势平衡无疑属于资本。现在,它可能正回归劳动力。
    以下是认为资产价格的长期暴涨——以很多标准来看,这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资产价格暴涨——可能终将结束的五个主要原因
    1.欧洲的低通胀
    欧元区本周确认它基本上输掉了对抗通缩的斗争,总通胀率在去年12月转负。的确,核心通胀率——不包括能源和食品等波动价格——仍然为正。但以历史标准来看,即使是核心通胀率也非常低,并且很长时间都是如此。
    在通胀率可以预测并且保持稳定时,企业会表现得最好,这种情况曾出现于危机前的“大缓和”时期。而价格不变或下降总会在长期内对企业利润极为不利。为弥补需求不足,企业只能尽力削减成本。在这种低通胀环境下,几十年来依赖价格上涨的商业模型开始看起来十分脆弱。新形式的网络和实体零售竞争为消费者带来好处,但对企业利润不利。在通缩环境中,股票和房产难免会表现糟糕:只有风险最低的投资形式——利率固定的主权债券——表现不错。
    2.能源价格的大幅下跌
    始于去年夏天的油价暴跌相当于从产油国向西方和亚洲的消费者净转移了约1.5万亿美元,这相当于英国年度经济产出的一半多。原本大多会流向西方资产——从伦敦房产到美欧国债——的资金正转向可支配收入,从而很可能会被花掉。这可能听起来与通缩叙述相矛盾,但这两者是相伴而生的。价格通缩可能不利于利润,但如果它是由正向供给冲击引起的,那么价格通缩也能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力。因此,优势应该从一个方面转向另一方面。
    3.外汇储备积累正在反向流动
    伴随新兴市场从世纪之交开始的由出口引领的快速增长,全球外汇储备从1万亿英镑激增到12万亿英镑。这些过剩储备再次主要流向西方资产,可以说这是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它帮助营造了一个宽松的信贷环境。这种情况已走到终点。一些新兴市场(尤其是俄罗斯、巴西和南非)一直在将本国的外汇储备变现,以保卫陷入困境的本国货币。中国可能也已到此为止。最近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中国购入了更多外汇储备。
    4.前危机时代的信贷扩张已得到遏制
    即使银行家们在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就有意重新开始“狂欢”,但监管者不会让他们这样做。现在对杠杆和放贷的限制要严格得多。央行印钞曾帮助缓解危机时期的信贷紧缩,从而令资产价格暂时得以喘息。但至少在  盎格鲁-撒克逊国家,这种做法已终止。资产价格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人为支撑。
    5.人口老龄化
    战后“婴儿潮”一代正离开工作岗位幵始退休,他们要对工作一辈子积累下的资产进行逐步清算。那些曾推动过去35年资产价格暴涨的人将开始收回自己的“筹码”,从而为资产价格构成更大下行压力。
    这一切都不会一夜间发生。但这些趋势的汇集现在毫无疑问。
    欢迎来到新的世界秩序。

Tags:英媒,五因素助推全球经济大转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