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正文

郑湘明:论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郑湘明 参加讨论

     
    一、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事关大局
    实体经济(Entity Economy)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石。2008年以来,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决策部门、理论界和实业界的一个核心话题,其重要性不断提升。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得现代金融体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关键是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经济发展是国民福利的源泉,也是金融发展的基石”。但是,对我国实体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则存在很大争议。美国《福布斯》杂志2012年12月9日发表了原题为《让开,密歇根》一文,认为“中国是世界下一个‘生锈地带’……。超越美国成为最大制造国后仅两年,中国就面临长达数十年的去工业化前景,且北京对扭转这种下滑趋势几乎束手无策”。习近平总书记上任后首次外出调研就选择了广东,在和企业家们座谈时提出:“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还指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近几年来,国内经济理论界也在不断提出对我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担忧,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在参加第二届长三角经贸高峰论坛时指出:“在此次金融危机后,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孟加拉国、洪都拉斯、斯里兰卡正在向中国学习,用中国的办法发展经济,这些国家劳动力等方面的成本比中国低,因此竞争优势超过中国,这就像中国10年前替代亚洲四小龙一样”。
    二、对实体经济健康发展问题的理论分析:虚拟经济不能与实体经济脱节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对称。实体经济是指物质及精神商品的生产流通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实体经济的对称,是“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其本质是一套价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主要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具有并存的必然性,但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度,其过度发展则必然破坏实体经济的稳定性。
    (一)经典理论家认为,虚拟经济的波动性是实体经济波动性的根源
    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认为,房地产价格的暴涨是实体经济走向崩盘的直接原因,因为房地产价格暴涨导致实业成本大幅度上升,最后摧毁实体经济的基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虚拟资本自身没有价值,不过是实体资本的“纸制复制品”而已,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将导致实体经济难以健康发展;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就业利息货币通论》中认为,任何一次股市的暴涨必然带来实体经济的大萧条。
    (二)当代主流观点认为,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认为虚拟经济可以独立于实体经济的代表性人物是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和现任主席伯兰克,格林斯潘认为不存在实体经济一说,伯兰克则以“直升机理论”著称,都认为只要不断扩大货币投放,虚拟经济将永远繁荣,实体经济就不会被殃及。但是,“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以后,格林斯潘和伯兰克的观点已经彻底破产。目前,国内外理论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虽然存在有利的一面,但过度发展必然带来严重危害。
    (三)经济周期理论与反身性定律揭示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规律
    
    图1 经济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图示
    经济周期理论中,改革周期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也包含着经典理论的基本内容(具体见图1)。经济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经济周期要经过萧条期、上升期、繁荣期、崩溃期,这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萧条、复苏、繁荣、危机的四阶段理论是完全一致的;改革周期理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可以为实体经济带来周期为三十年的发展阶段,改革因素将通过导入、效率发挥、改革因素充分发挥、依赖因素过度发挥四个阶段,经济将出现从发展到停滞的四个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周期。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四个阶段、生命周期理论的四个阶段、改革周期的四个阶段的一致性可以见表一。经济周期之所以具有这种高度规律性的周期,内在的因素是在于虚拟经济的反身性。所谓虚拟经济的反身性,是指虚拟经济发展中具有正反馈效应,其本身的发展给自己带来新的暗示并导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或过度紧缩,例如,在楼市上涨时,由于市场出现买方恐慌心理,“买涨不买落”,导致价格急剧上升,并严重偏离商品的实际价值;相反,在楼市萧条时期,由于市场出现卖方恐慌心理,导致价格严重低于实际价值,出现“遍地黄金”现象。虚拟经济的反身性带来了虚拟经济的暴涨暴跌,而虚拟经济投资者包括企业和居民,这些都是实体经济的主体,虚拟经济的暴涨暴跌带来必然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导致消费和投资的周期性波动,从而形成实体经济的周期。
    
    表1 三种经济周期理论比较分析
    三、中国实体经济崩盘的两大案例:鄂尔多斯和温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GDP已经达到47.2万亿元,经济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与居世界经济规模第一的美国的差距大大缩小。在我国经济总格局中,实体经济的发展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粮食、钢铁、汽车、水泥、建筑等多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但是,2010年底开始,我国实体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困境,进入2012年后,我国钢铁等行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问题,两年前,温州和鄂尔多斯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鄂尔多斯的人均GDP 一度超过香港,居全国第一;温州是“世界制造业之都”,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一颗明珠。但是,目前两地的实体经济均已经崩盘,其主要原因就是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
    
    图2 两地实体经济崩盘的内在路经
    (一)两地实体经济走向崩溃的主要路径
    鄂尔多斯和温州实体经济从繁荣走向崩盘,均经历了7个环节(见图2),各环节中具有内在的紧密关系,可以作为分析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走向崩溃的反面案例。
    第一阶段,两地经济都是实体经济出现了高度繁荣。其中鄂尔多斯的繁荣依靠的是资源,主要是羊毛、煤炭、稀土、天然气,这些资源的开发带来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被称为“羊煤土气”;温州依靠沿海的区位优势再加上勤奋创业,小商品生产实力迅速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制造业之都”。
    第二阶段,两地的实体经济发展形成了“资金洼地”,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急剧上涨,形成了资产泡沫。温州本地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房市崩盘前据称温州的“游资”高达1万亿元;鄂尔多斯的发展导致了各地的“热钱”纷纷流入。两地房地产市场因此迅速升温。
    第三阶段,实体经济的后劲被削弱。由于房地产价格的迅速上涨,两地实体经济的发展开始受到遏制。一方面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导致实体经济的人工成本、办公用房用地成本迅速上升,一部分实体经济开始出现亏损问题;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暴利导致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出,流入房地产市场。
    第四阶段,出现“产业空心化”问题。成本不断推高沉重打击了实体经济,大量实业家不再从事实业,实体经济不断萎缩,出现严重的“产业空心化问题”。温州的“产业空心化”已经出现多年,2011年才出现经济崩溃,实属不易。
    第五阶段,虚拟经济进一步“虚假繁荣”。随着实体经济的萎缩,从实体经济转出的资金开始转入金融、期货、房地产行业,甚至居民个人也拿出全部积蓄入股房地产楼盘、证券市场等行业,“全民炒房”等问题开始出现,出现了“温州炒房客”等现象。
    第六阶段虚拟经济进一步泡沫化。随着虚拟经济的不断“虚假繁荣”,不少企业和个人均大举借款炒房,催生了温州和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市场,这些“民间借贷”实质上就是房地产高利贷,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致命杀手,但是,我国却在2012年“金融改革”中允许其“合法化”,人为扩大了“资产泡沫”。
    第七阶段,虚拟经济崩溃,实体经济复苏的资金全部变成“不良资产”。没有实业支持的虚拟经济迟早要崩盘。2011年开始,鄂尔多斯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崩盘,平均房价从13000元/平米下跌到3000元/平米,但依然没有人购买,出现了大片“鬼城”,所有投资房地产的企业和个人均被“套牢”,已经完成的资本原始积累变成了资本陷阱,鄂尔多斯有可能长期陷入贫困;2012年温州房价已经比2008年下降一半,但依然没有成交量。至此,这两个我国的“实体经济明星”已经成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深渊”。
    (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毒瘤:房地产泡沫是两地实体经济的致命杀手
    金融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作为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美国的金融业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习的重要榜样。但是,温州和鄂尔多斯的惨痛教训证明,金融并不是什么发展经济的“灵丹妙药”,相反,实体经济的崩溃一般需要经过虚拟经济“虚假繁荣”阶段,其中主要是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
    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论点是有条件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曾经深刻地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招棋活,全盘皆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在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中提出,要“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可见,我国对金融非常关注;2000年以来,我国将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认为房地产市场的产业关切度最大。但是,所有理论和政策实际上都是有条件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将发生变化。金融的价值在于筹集资金,马克思曾经指出“货币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没有资金,所有项目都难以实施;著名经济学家王广谦教授在《经济增长中货币的贡献与效率》一文中指出,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的一般值是20%。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如果适度发展,将带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高度繁荣。但是,这些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不出现泡沫为基本前提,如果出现了泡沫,则必然导致危及实体经济发展本身。因为,实体经济发展中,实现社会再生产平衡的前提是储蓄和投资的有效转化,即著名的再生产平衡公式:
    I=S(1)
    金融的作用就是把社会资金集中起来,这就是公式(1)中S的功能,然后再将资金通过公式(1)中的I投入实体经济中去,从而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就这个角度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如果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导致金融市场通过(1)中S的功能筹集的资金不进入实体经济,
        
    而是继续滞留在虚拟经济领域,则必然出现以下情况:
    I<S(2)
    在公式(2)中,大量资金通过S的功能集中后,不是流入实体经济,结果导致实体经济萎缩而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这就为虚拟经济的崩盘打下了伏笔,最终必然出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恶性循环。在公式(2)的条件下,金融就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毒瘤”,不及时解决将给实体经济留下巨大危机。
    2.房地产泡沫是击溃两地实体经济的第一推手。纵观国内外市场经济国家,能够给实体经济带来最大危害的,是房地产泡沫。在虚拟经济中,房地产市场产生泡沫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股市虽然具有广泛投资的可能性,但是,股票具有完全虚拟的特点,马克思认为股票不过是实体资本的“纸制复制品”而已,自身没有任何价值,由于投资者具有风险厌恶的特点,因此,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愿意投资股市,同样是西方国家,西欧国家证券市场就远不如美国发达;期货投资要求更高,投资者只能是一个机构或经济实力雄厚的个人,具有典型的机构博弈的特征,不可能成为全民参与的金融品种。但是,房地产则具有广泛的参与基础和产生巨大泡沫的可能性:一是房地产市场具有实体经济的部分特征,能够吸引部分风险厌恶者投资。房地产市场的第一特性是实体经济,具有居住功能,因此,房地产往往成为保守型投资者的“避险产品”,我国很多老年人都喜欢购买房子,以便保值增值并传给后代;二是房地产的需求更大。客观地分析,几乎人人都需要住房,“衣食住行”乃是生活所需,无论是否有资金实力,住房的购房或租房乃是生活所必须,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前,就提倡“居者有其房”;三是房地产商品单个价值巨大,一套房子一般要花费一个人十年乃至几十年的收入,一旦产生泡沫,其规模是股市无法比拟的。以北京为例,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2010年北京土地总市值为130万亿元人民币,而同期美国GDP总量折合成人民币为95万亿元,北京土地总市值已经超过了美国的GDP总量。而我国的证券市场流通市值一般为15-18万亿元,仅为北京市房地产市值的10-15%。
    四、成本上升持久化将危害我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成本是决定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即便是科技含量再高,如果没有合理的价格就不可能获得市场的认可。马歇尔在市场供求均衡分析中,就是假定市场中的变量是价格和需求两个因素,而且价格决定供求,这一模型深刻地揭示出了实体经济发展中的最深刻理论。就我国实际看,我国实体经济运行的成本将持续上升,这是我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不利因素。
    1.我国货币政策必然导致我国经济运行成本持续上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始终处于严重的超发状态,导致了巨大的通胀压力,这必然推高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导致实体经济成本的持续上升。2011年我国M2/GDP的值为2,而美国M2/GDP为0.5,而且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可以通过货币外流输出通货膨胀,而我国则不能输出通货膨胀。如果按照美国的标准,则我国货币超发高达70万亿元,这些货币回收难度极大,这将导致我国持续保持通胀压力,实体经济的成本将持续上升。
    2.收入分配两极分化问题将推高经济运行成本。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55,已经出现严重收入分配不均。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消费需求难以持续扩大,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主要来自财政投资。“羊毛出在羊身上”,财政资金根本上来自企业和居民提供的税收,税收的持续增加必然导致实体经济运行成本不断上升。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高达10万亿元,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宏观税负率高达40%,这些税收将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刚性成本。
    3.经济结构转型将形成我国的高成本产业群。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我国正在大规模调整经济结构,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都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要素非常密集,是典型的高成本产业。例如,我国目前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随着我国经济机构转型的成功,我国的实体经济将变成高成本经济。
    4.实体经济成本推高必然导致经济泡沫化。实体经济成本一旦提升到一定程度,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将完全衰退,实体经济将出现大面积亏损的状态,这就导致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向虚拟经济领域转移,最后导致实体经济金融化、金融泡沫化。如果政策还一味继续扩张,例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则我国经济的泡沫化程度将继续提升,经济运行将超温州和鄂尔多斯在图2已经出现的路径发展。
    五、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实体经济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具有“世界工厂”之称。但是,要持续维持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绝非易事。西方国家某些学者提出的我国将出现几十年的“去产能化”问题,既可以看作“唱空中国”,更应该看作对我国的警示。我国今后几十年中,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保持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世界经济也至关重要。因此,确保我国实体经济稳定发展,需要有顶层设计。
    (一)科学确定收入分配政策,防止“福利国家”问题
    对我国实体经济危害最大的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和要素成本。因此,我国如果要维持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就需要控制劳动力成本的过快上升。根据我国政策,2012年前我国居民收入将提高一倍,这对于居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但对实体经济则不一定是利好。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是居民收入分配与实体经济同步提高,或居民收入分配增速略低于实体经济增速。西方国家实施高收入政策的后果就是出现“福利国家”问题,实体经济运行在高成本区间,经济活力大为下降,北欧国家最为典型。高工资、高福利政策的实施,最终都要转嫁到实体经济上来,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收入分配政策要看是否符合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成本过高问题,实施高收入政策无疑是“杀鸡取卵”的政策,不宜过分提倡。
    (二)严格限制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防止实体经济泡沫化
    2010年以来,我国实施了历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这一政策的核心思想就是限制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防止虚拟经济畸形发展带来的实体经济成本上升问题。实施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涨速有所下降,但上涨趋势没改变,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程度已经创历史最高纪录,继续严格限制房地产价格上涨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一是严格控制货币投放,及时收回已经投放的货币。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还是货币超额投放,严格意义上说,我国货币超发规模为70万亿元,这些货币不回收,则我国房地产市场就不会停止上涨的步伐,可见,回收超发的货币是我国今后货币政策的基本方向;二是要改革财政政策,减少宏观税负率。我国宏观税负率已经居世界大国中的第一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应该切实实施减税政策,对实体经济“放水养鱼”,以供给学派取代已经实施几十年的凯恩斯主义。
    (三)重新审视金融业的地位,切实实现实体经济现代化
    正确处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是保持我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是要科学看待金融的地位。金融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但是金融业必须要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这一基本原理,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不能盲目拔高金融的地位,更不能将发展虚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二是切实实现实体经济现代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被称为“新四化”。“新四化”很容易导致高成本问题,尤其是城镇化,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产生房地产泡沫问题,最终危及实体经济。基于此,在实施“新四化”的过程中,切实注意控制虚拟经济的发展,严格控制经济运行成本,实现低成本下的实体经济现代化。

Tags:郑湘明,论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