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正文

刘元春: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

http://www.newdu.com 2020/9/27 爱思想 刘元春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不仅系统说明了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和主要战略举措,而且将“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列入改革开放以来“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系列理论成果,成为指导我国“十四五”规划和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和基本战略遵循。
    用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和辩证思维深入把握新发展格局战略抉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因此,这一战略抉择本质上是一个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调整、国内高质量发展步入新阶段、国内发展主要矛盾出现新现象和新规律的必然战略调整和战略再定位,而不是在偶然事件冲击下的应急措施,是新阶段中国发展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内生产物,而不是单纯外部条件影响形成的产物。它不仅关乎我国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构建强大的经济基本盘,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之际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必须把它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时段战略框架中进行把握。
    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大变革时代各种危机和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在民族主义、孤立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结构性、趋势性调整的必然选择,更是底线思维在新阶段、新环境、新挑战和新机遇中的新应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这决定了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重心转向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在进一步开放中重新布局开放的模式,更好地统筹发展与风险、开放与安全之间的关系。
    新发展格局是在危与机并存的新发展阶段化危为机、转危为机的必然战略选择。我们不仅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准确看到国内经济大循环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挑战与机遇之间的辩证关系,还要准确研判国内外环境演变的新趋势和新规律,从中寻找到化危为机的战略路径。
    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基础
    新发展格局是遵循现代大国经济崛起的一般规律的产物。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在内的大国经济史都表明,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任何经济大国的成长都需经历由弱到强、由“以外促内”转向“以内促外”的必然调整,大国经济崛起最为关键的标志就是构建出安全、可控、富有弹性韧性、以内为主、控制世界经济关键环节的经济体系。我国从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转向强调内需拉动、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是符合大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的。
    早在2006年和2011年出台的“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对“两头在外”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进行调整,要求“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新时代面临的新格局、新挑战、新规律和新使命,提出了一系列以内需拉动和创新驱动来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替代“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模式;2014年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对三期叠加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梳理;2015年提出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进行了全面战略部署;2016年的“十三五”规划,要求“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作为关键词;2019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定,要“坚持独立自主和开放合作相促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因此,党中央在2020年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在过去十多年持续探索的基础上,对以往各种政策构想和战略思维所进行的全面提升和综合。关于新发展格局的理论与新常态理论、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高质量发展理论一脉相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关于新发展格局的理论不仅具有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更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中国经济过去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为全面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格局奠定了供给基础、需求基础和制度基础,新冠肺炎疫情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加速变革,为全面启动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供给层面,中国已建立了全世界最为齐全、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国内产业相互配套,规模效应、范围效应以及学习效应在产业体系中全面展现,产业链具有较好的自我循环能力。同时,“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智造”“中国创新”转变,国内各经济主体拥有基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政府主导下的基础研究和技术赶超体系、庞大市场诱导下的商业创新体系,为中国创新注入了自我创新的内生动力。
    在需求层面,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不仅具有14亿多的世界最大人口规模,更具有4亿人口的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都位居世界前两位,并具有快速增长的潜力。可以看出,外需和内需的关系已经出现了重大的改变。
    在制度和机制层面,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发挥,统一公平的全国大市场也在各类基础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改善营商环境等举措的作用下逐步形成,国民经济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基本实现畅通。相对稳定、相对独立、富有效率、良性互动的国内经济大循环,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当前,党中央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复苏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之际,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把握了化危为机、趁势而为的战略时点。不仅有利于形成转向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共识,而且可以借助经济率先复苏的优势,通过快速复工复产进行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合理布局。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来把握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命题
    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总生产循环理论,来把握国内经济大循环和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内涵和边界。
    一是要对国内经济大循环做出准确定义和理解,避免理论和战略上的杂音。所谓国内经济大循环,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国内的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为载体,以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为补充和支持,以国民经济循环顺畅、国内分工不断深化、总体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为内生动力的资源配置体系。而国际经济大循环则是以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为基础,以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为依托,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为表现形式,基于比较优势的各经济体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的经济循环体系。因此,并非如有些观点所认为的,国际经济大循环等同于自由的经济循环,国内经济大循环等同于封闭的循环。事实上,各种国外的经济主体和要素都可参与到国内经济大循环之中,只要其落脚点在于国内分工和国内市场的资源配置,其目的在于满足国内需求和提升国内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国内经济大循环需要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相对接,国内经济大循环需要在开放中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内经济大循环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不是进行简单联通,而是在全面联通的基础上,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双循环体系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但与传统“两头在外”的外向型发展战略相比,在开放的方式、路径、落脚点、目标以及内外之间的关系上都进行了重大调整。
    二是在国民经济的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中,生产环节依然具有先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然是国内大循环畅通的核心。
    三是要明确再生产的矛盾运动不仅体现在价值总量的匹配上,还体现在产品的结构性匹配上,不仅体现在静态总量与结构的匹配上,还体现在动态扩展的匹配上。因此,推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需要多维度的调整和改革。
    其次,充分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基本政治经济学原理,梳理新发展格局这一战略决策的基本命题和核心内容。
    一是坚持以生产力作为判断战略调整的核心标准。中国发展战略究竟是“以国际经济大循环为依托,以外促内”,还是“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以内促外”,必须根据我国分工体系和技术发展的阶段和需要来判断,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进步、综合国力提升和国民福利改进为标准。当前提出新发展格局,其重要原因在于,在国际大循环动能减弱、民族主义和孤立主义兴起的大变革时代,“两头在外”的外向型战略不仅难以快速提升我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反而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制约因素。
    二是必须理解资本在世界经济循环中的逐利本质,洞悉帝国主义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竞争本质,从根本上认识到目前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趋势性和必然性。中国无法单纯依靠国际经济大循环实现生产力和技术的快速进步,依赖国际经济参与度的深化不仅难以从根本上突破比较优势带来的低水平技术锁定效应,也难以解决在大国博弈中遭遇的卡脖子问题,中国竞争力的提升必须根源于内部循环畅通和技术进步。
    三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为技术进步,还体现为分工体系的拓展和深化,因此,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调整不仅体现在新型创新体系的构建上,还体现为在大循环畅通下分工体系中各种生产组织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新型科技体系与企业家创新活力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核心要素。
    四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不仅体现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改革和完善,更体现在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和经济治理能力的提升。新发展格局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激发新发展活力。
    根据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发展变化,来布局新发展格局的实施路径和重点举措
    其一,应针对各种理论上的噪声和杂音进行准确的理论批判,通过理论上的梳理和构建尽快形成思想上的共识。旗帜鲜明地反对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就是闭关锁国、发展内循环就会导致内卷化的观点;避免战略问题战术化和项目化,把新发展格局战略决策等同于“出口转内销”等短期应急举措;避免将任何举动都戴上双循环的帽子,过于泛化使用新发展格局概念。
    其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尽快实现国内经济复苏,抓住国内经济大循环快速启动和全面梳理的战略时机。
    其三,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规律,把握近期国内经济循环面临的痛点、断点和堵点,判断出各类风险及其传递方式,完成好“六稳”“六保”工作,保证经济基本盘的稳定和安全,防止受外部冲击出现系统性风险。
    其四,紧抓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全面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出台的一揽子政策,通过有效扩大内需缓冲中美经贸摩擦、疫情冲击、全球经济深度下滑带来的外需收缩缺口,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相对平衡的前提下,逐步通过全面深化国内经济大循环和开放格局再重构来缓和战略转型带来的冲击。
    其五,全面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其六,全面启动核心技术攻坚战,改革科技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创新驱动这个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核心动力源。
    其七,以高水平开放迎接未来格局的变化,在统筹开放与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开放格局和开放模式的调整,依托国内经济大循环和技术创新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冲击和矛盾不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趋势 作者:刘伟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发布:2020-09-10    阅读:887次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政协经济界别联组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对经济形势作出科学深刻的分析,提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疫情冲击、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赢脱贫攻坚等三大战役、圆满完成“十三五”收官的信心。只要注意发挥区域优势,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我国快速健康发展必然更具可持续性。
    冷静科学分析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联组会上指出的,我国经济正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我国经济发展在疫情冲击下面临严重的困难,本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潜在经济增长率进入持续下滑期,“三期叠加”的矛盾效应突显,转换经济增长动力进入攻坚期,体制性和周期性矛盾交织,进入2020年又突发疫情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各方面的矛盾。同时国际经济进入深度低速,在疫情全球蔓延的状态下,世界经济进入负增长已成定局,对我国经济不仅会产生严重的“倒灌”冲击,而且冲击程度会有多大,仍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从我国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看,GDP增长为-6.8%,是改革开放以来季度增长最低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同比下降16.1%,需求疲软态势严重加深。今年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达到6.2%,到3月份仍高达5.9%,失业压力明显增大。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降幅持续扩大的同时,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9%,虽然3月份之后涨幅有所收窄,但仍在较高水平,进一步加剧了“滞胀”风险。除这些周期性、总量性的负面冲击外,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在疫情影响下也急剧加深,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承受压力上升,产业链供应链断裂风险增大,供给侧产业链供应链与需求侧断裂并行的风险增大,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与国际市场间衔接也在多方面面临断裂风险上升的趋势,等等。可以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对于这种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冷静而又科学的分析。
    冲击和矛盾不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趋势
    必须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坚定地指出,这些冲击和矛盾并不能根本改变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
    从发展阶段看,我们正处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快速成长期,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期。虽然我国GDP总量已达99.1万亿元,人均GDP水平已超过1万美元,但我们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当代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水平还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均4.1万美元)更是差距明显,跨越高收入的门槛还要进行艰苦努力,因此我国经济在成长阶段上仍处快速发展期。
    从发展空间上看,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不仅幅员广阔,而且区域之间资源禀赋的多样性、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发展状态的多元性等方面特征显著,从而使得经济成长具有区域间的梯度推进效应,即发展中大国的梯度效应。只要我国注意发挥区域优势,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切实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战略,努力培育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新的区域性发展极,我国快速健康发展必然可以更具持续性。
    从发展基础上看,我国有长期累积的资本投入,物质资本积累较雄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仅铁路营业里程就达13.9万公里,其中高铁已达3.5万公里;人力资本积累规模可观,仅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就已达1.7亿;拥有联合国划分的41个大类、666个小类的全部工业制造业门类,自2015年起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工业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拥有强大的工业制造业生产能力和配套能力;我们有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超过40万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消费品零售市场,而且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总体提升水平与经济增长协调,已经形成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阶层。特别是伴随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共同富裕水平进一步提高,必将进一步支撑消费市场;我们拥有8.5亿的城市化人口,城镇化率已突破60%,并且今后30年里仍有30%的人口要实现城镇化,年均1400万人左右,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的投资需求和对消费结构、水平的升级和提高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不仅有韧性和潜力,而且有能力把这些潜力转化为现实。一方面,我们政策工具多。在宏观工具上不仅有通常的财政、货币政策,而且有规划、区域、产业政策等;在微观工具上不仅有价格、市场监管等手段,而且有国有企业的雄厚微观基础。同时宏观政策调控空间大,在前期应对经济下行,我们没有采取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为应对疫情冲击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预留了较充足的空间。另一方面,我们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体制优势,在运行机制上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统一,使对经济增长波动性的控制力和宏观逆周期调节的有效性更有体制条件。事实上,无论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我国经济波动程度均较低,摆脱危机影响较快,危机后实现持续健康增长最显著。本次应对疫情冲击,在复工复产方面我们又走在世界的前面,果决的防疫不仅有效地保卫了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而且赢得了恢复经济常态的主动。这得益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的政治、经济优势。
    疫情冲击阻挡不住我们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一切艰难险阻都不可能打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推进各方面战略举措实施,必定能够夺取防疫和经济发展的全面胜利。

Tags:刘元春,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