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 正文

转形理论的现代表达及转形问题的最终解决(上)——评萨缪尔森的“奥卡姆剃刀”

http://www.newdu.com 2018/3/7 《经济学动态》(京)2009年10期第45~51页 荣兆梓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萨缪尔森对马克思商品价值模型与生产价格模型的批判,指出萨氏对劳动价值论的非难源自于对马克思的一系列误解与曲解,其强加给马克思转形理论的固定不变的实物工资向量m,是谬误产生的源头。在此基础上,本文写出转形公式的现代表达式,进而论证了马克思转形理论乃至整个劳动价值论在数学逻辑上的完整和精准。
    关键词:价值 生产价格 转形问题 总量相等二命题
    作者简介:荣兆梓,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长期以来,萨缪尔森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攻击没有受到强有力的阻击,这是它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有过一些马克思主义者的反批判,可惜都没有抓住要害,没有能够从萨氏自己的逻辑体系中找到其谬误产生的源头、理论失足的根源,因此在学术对话中缺乏说服力。
    一、萨氏“剃刀”简述
    萨缪尔森(Samuelson, P.A.)运用“实物矩阵法”(投入产出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建立了他所理解的马克思商品价值模型和生产价格模型,但不理解两者间的联系,却断言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模型都可以独立地从所谓全部劳动消耗系数模型这种中间产品生产的技术关系或物质关系中推导出来,但两者之间却相互冲突,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价值系统和价格系统是各自独立决定的,是可替代但是不可调和的两个系统。所谓转形,不过是如下步骤:第一写下价值关系,第二用橡皮把它擦掉,第三写下价格关系。如此而已。”①他认为马克思的价值模型在理论上是多余的,主张用奥卡姆剃刀将劳动价值论从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割除。
    为了指出萨缪尔森的“奥卡姆剃刀”的错误,现将萨缪尔森的推理过程作简要介绍并予评论。
    二、对第一个公式的评论
    萨缪尔森首先给出了全部劳动消耗系数向量(包括直接劳动(活劳动)消耗和间接劳动(过去劳动)消耗):
    
    图1萨缪尔森所表述的马克思转形理论
    
    
    但是,萨氏的全部劳动消耗系数向量试图表达不同的含义,它从现实的投入产出表中获取数据,是用实物矩阵法推导出来的。萨氏认为这里表达的完全是产品生产的技术关系或物质关系,而没有丝毫价值关系的影子,因此这一公式与劳动价值论无关。问题的要害在这里,有必要对此认真地分辨一番。
    这里的物质消耗系数矩阵没有问题,是反映生产技术的物质量关系。但是,萨氏公式中的活劳动消耗系数a0是否反映技术关系或者物质关系,却着实存在问题。它有两种可能的取值方法:
    一是取具体劳动的消耗量,表现为按部门分类的不同具体劳动的量,农业劳动的消耗量,钢铁工人的劳动量,纺织工人的劳动量,IT业的劳动量等等。譬如以下表格右边的数字就构成一个活劳动系数向量,例如表1。
    
    这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关系、使用价值关系。它表面上的劳动时间统一量标,在事实上并不统一。按照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不同部门的具体劳动因为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以及劳动复杂程度的不同而不能直接作数量比较,不能直接加总。具体劳动必须经过劳动的交换,换算为一定数量的平均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的简单劳动,才能按照统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量标进行价值量的计算。萨氏不可能采取这种具体劳动时间的取值方法,因为这样一来后面的全部数理推导就不能成立了。
    投入产出表中a0的一般取值方法是按各部门的活劳动成本(工薪支出)计算活劳动消耗系数。
    按照劳动价值论,如此计算的活劳动消耗量是不完全的,工资报酬只包括活劳动消耗中的必要劳动部分,而没有包括其中的剩余劳动部分,因此它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活劳动消耗,而是活劳动成本消耗。但是如果我们只关注活劳动消耗的系数关系,②以劳动工资为依据计算的“活劳动消耗系数”要与完整意义上的活劳动消耗系数在数值上一致,只需要追加一个假设前提,那就是全社会所有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率相等。假设剩余价值率为100%,则以上数字每一个都乘以2,就能得到各部门工人创造的全部新价值量。在这里,乘不乘以2对系数关系并没有影响,以活劳动成本取值的系数向量与活劳动消耗系数向量,数学上可以表示为同一个向量,虽然其经济含义大相径庭。萨缪尔森在投入产出表中得到的所谓活劳动消耗系数向量,事实上是可变资本价值系数向量,而不是马克思的活劳动消耗系数向量。但由于他事实上假定各部门剩余价值率相等,无意中取得了一个与活劳动消耗向量等值的向量。当然,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率相等不可能是精确的事实,但可以作为一个简化理论分析的方法。由于萨缪尔森不理解其中的差异,他只能采取这种方法取得活劳动消耗系数的实际数值。显然,用这种方法取值的活劳动消耗系数已经经过了劳动的市场交换,实现了具体劳动到抽象劳动的转换,是在社会必要劳动意义上的劳动消耗系数,因此表现为价值关系,而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关系了。
    
    
    非常清楚,萨氏给出的公式(1)与公式(2)是同一个价值向量的两种不同表达,区别是,公式(2)中活劳动向量被分解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个向量了。严格地说,式(2)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章以后使用的商品价值公式,说它是马克思的价值公式也没有什么大错。
    
    首先,萨缪尔森错误理解了工人实物工资向量的性质,认为它只是一个反映技术关系或物质关系的量。马克思认为工人的实物工资组合,是一个地道的社会经济关系量,它表达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量,受一系列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影响,包含了特定生产过程要求的教育和训练费用等等,并且百余年来一直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增进,根本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数据。萨氏颇有心机地强调这个向量表示工人消费品的最低限额,企图把它解释成一个由工人的生理自然决定的量。但这已经脱离了马克思的原意。⑤
    其次,萨氏不做任何解释地设定,全体工人都有统一的实物工资向量,也就是说,大家都有相同的消费结构。因此,全社会只有一个适合于每个工人的统一的实物工资向量m'。由此可以计算出统一的工资率:π·m=,这与市场经济的现实不相符合。不同工资水平的工人,消费结构各不相同。例如,工资水平越高,工人及其家庭消费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比例越低,等等。因此假设高技术素养的熟练工人与一般粗工有完全相同的实物工资向量,是错误的理论假设。马克思从没有采用过这样背离现实的理论假设。更何况萨氏前面给出的理论模型中已经包含了各种不同工种的工资差异,或者说,从活劳动消耗系数的含义分析中我们已经得知,不同具体劳动的劳动价格是不相同的。假定它们具有相同的实物工资向量,就更加不能接受了。
    最后,萨缪尔森还假定,这个m向量是固定不变的,不会随着工人工资水平的变动而相应调整。这意味着,工人的工资不论涨跌,其购买的各种消费品比例都会同比涨跌;工人的工资是可以变化的,但无论怎样变化,工人及其家庭的消费结构不变。这更加不符合经济生活的常识。⑥
    后面我们就会看到,正是这一常识性错误,成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用以阻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地解决转形问题的法宝。
    四、对第三个公式的评论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再看萨氏给出的马克思生产价格公式:
    P=(WP·a0+P·a)(1+r)(3)
    公式中r是全社会统一的利润率,即马克思所说的平均利润率;WP为生产价格体系中的工资率。由于消费资料按生产价格计价,WP显然不等于按商品价值计算的。⑦坦白地说,萨氏的这一公式写得简明、规范,而且准确无误,超越了在他之前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同类数学表达。这是我们应该对萨缪尔森道谢的地方。萨缪尔森所表述的马克思生产价格体系大体符合马克思的原意,惟一不同之处在于,其价格体系的工资率WP是通过实物工资向量m得出的,而且这个m与价值体系中的m相同。这个m固定不变的理论假设是萨缪尔森一系列谬误产生的最重要的根源。
    
    这是一个以r为未知数的一元高次方程,从中解得r,将之代入方程组,即可求出生产价格向量P。⑧请大家充分注意这一结果的重要性。因为这意味着,利润率r在以上方程组有其独立的含意,可以从方程中推导出来,而与马克思给出的平均利润率公式无关。或者说,根据这一公式计算出来的平均利润率r,一般情况下不等于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资本总量之比。二者也许能够在某些非常特殊的条件下数值相等,但这样,马克思的转形理论已经受到致命的挑战。马克思断定,商品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形中,生产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以下简称马克思的“总量相等二命题”)。用萨缪尔森的记号写出来就是:
    
    它就是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定义。由于等号右边的变量都是外生给定的,此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r的数值。可以证明,这个马克思定义的r与萨氏解得的r多数情况下不相一致。数学上很容易证明,如果平均利润率不等于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资本总量之比,总量相等两命题是不可能同时满足的。
    至此,我们才真正看到萨氏m向量的关键作用。萨氏似乎是不经意地在马克思的生产价格公式中增加了一个方程P·m=WP,此方程隐含的假定是:全社会劳动者具有统一的实物工资向量,而且m向量从价值到生产价格转形中保持不变。这一错误的假定自然导致了错误的结论,P·m=WP决定了r可以直接由已有的方程解出,而不需要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的公式。这样一来,方程组中的r就完全有可能与马克思的定义发生矛盾,甚至可以说,二者在多数情况下将是不一致的,一致反倒成了例外。⑨进而马克思用以论证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形符合劳动价值论的理由:“总量相等二命题”,也就无法保证了。

 

(未完待续)

 

Tags:转形理论的现代表达及转形问题的最终解决(上)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