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发展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指导。可是长期以来,学术界把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的学科归之于西方发展经济学或增长经济学。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①按此要求,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应该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之中,相应地解决三个方面的理论问题,由此形成中国特色的系统化经济发展新理论。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包含经济发展问题。第二,经济发展理论的话语体系须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规范。第三,亟待从学理上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回应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挑战。
一、构建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的系统性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发展理论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明确地将生产力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近年来,虽然政治经济学研究者已经开始重视对生产力的研究,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研究对象的表述一般都规定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研究仅处于“被联系” 的次要地位,即联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实践证明,面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只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不以生产力为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难以科学地指导中国的经济发展,最终还会使自己边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生产力直接作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存在诸多不容置疑的理由。一是由社会主义的发展任务决定。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通过社会改造“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② 具备高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劳动生产率,更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保证。经济落后国家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阻碍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最大制约性条件是生产力的落后,而不是生产关系的落后。二是由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决定。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决定。中国用不太长的时间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14亿人口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即将一个不落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即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仍然处于 世界前列,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动力源。对于如此成功的社会实践,离开了研究发展生产力为任务的经济学,是难以作出准确解释的。基于以上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将研究对象明确为:在发展变化中,研究相互联系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学自身的发展要求。
研究生产力,研究什么?邓小平说:一个是解放生产力,一个是发展生产力,需要把两个方面“讲全了”。③ 习近平还提出,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④ 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力的研究就有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解放生产力,二是发展生产力,三是保护生产力。广义地说,保护生产力属于发展生产力的范围,
①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④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人民日报》2013年5月25日,第1版。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