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物流与贸易 >> 正文

安徽省产业内贸易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8/3/8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1期 李丽 商建… 参加讨论

摘 要:近年来,安徽省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这与其实施的相关经济政策是密不可分的。根据统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其贸易发展的相关性,并且利用相关的模型分析产业内贸易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而提出促进安徽省贸易、经济更加健康合理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安徽省,产业内贸易,经济增长


    一、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随着2006年“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国中部外贸普遍快速发展。安徽、湖北、河南外贸增长依然保持了稳健态势。2007年中部地区加工贸易额151.5亿美元,增长38.3%.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9.8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累计实现进出口159.3亿美元、增长30. 1%,其中,出口88.2亿美元、增长29%,进口71.1亿美元、增长31.5%,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3.3和10.7个百分点。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由10家增加到23家,其中铜陵有色集团超25亿美元,国贸集团、马钢集团超20亿美元,奇瑞公司近10亿美元。出口过亿美元商品由3个增加到14个,其中奇瑞轿车、江淮轻卡、合力叉车、丰原柠檬酸、国风薄膜名列全国同类产品出口第一。2007年安徽省汽车出口跃居全国第一。据海关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安徽省汽车整车出口13.75万辆,出口额达10.3亿美元。汽车出口额由2006年位于全国第三位,2007年跃居全国第一。
    安徽近十多年来进出口总额一直位居中部各省首位,但至今外贸额不足全国的1%,外贸依存度只有12.4%,人均外贸额92.7美元,与全国平均60%的外贸依存度和人均566美元的外贸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在中国经济外向度显著提高、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安徽经济要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必须继续做大外贸总量,加快外贸发展。“十一五”及以后一段时期是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时期。安徽对外贸易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外贸发展战略、以质取胜和名牌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调整优化外贸主体结构、出口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和贸易方式结构,努力实现外贸出口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外贸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安徽省对外贸易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一)理论基础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为国内外的学者所认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家之一。他认为,国际贸易能够给一国的剩余产品提供出路,在其国内存在剩余资源的假设前提下进行国际贸易,则这些剩余产品的生产不需要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因而出口所带来的收益没有机会成本,就必然会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大卫·李嘉图( DavidRicardo)创立的比较成本理论也包含着对外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罗伯特逊(D.H.Robertson)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20世纪50年代,纳克斯( R.Nurkse)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这一命题,认为19世纪国际贸易的发展是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认为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间接动态效应。凯恩斯从需求的角度出发,发展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证实了一国贸易顺差越大,对本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就越大。
    随着国际贸易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扩展,克鲁格曼(G.Krugman)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对传统贸易理论的突破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国内外不少学者致力于产业内贸易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但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在产业内贸易在全球贸易比重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大力提倡发展产业内贸易到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多大的贡献作用,在目前安徽省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应该进行怎样的政策指引,关系到安徽省今后贸易发展的收益以及全省经济发展的问题,必须谨慎处理。
    (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选用《安徽统计年鉴》2000-2007年安徽省进出口总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数据,利用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二元一次函数公式,测算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间的相关性。


    
    资料来源:2000-2008年《安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


    本文根据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使用包括劳动力(L)、资本积累(K)和对外贸易(T)的增广性生产函数推导回归模型。用Y表示CDP,G代表增长率


    其中,e1、e2、e3分别表示劳动、资本、对贸易的产出弹性,GY、GL、GK、GT分别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投资和对外贸易增长率。如果令C。=e1,GL+e2GK,C1.e3,其中,Co表看对外贸易以外的其他要素对CDP增长的贡献,则式(2)可被简化为: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按照当年人民币与美元兑换比率的平均值对安徽省2000-2007年的GDP进行换算。通过测算得到,2000-2007年安徽省国民生产总值与进出口总额的相关系数为0.9865,检验系数F为0.00029.说明近八年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有很强的相关性,对外贸易的增长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同时,从今年安徽省进出口产品类型来看,机电产品的比重较大,超过对外贸易的一半,产业内贸易的比重逐年增长,研究产业内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安徽的经济发展原因,从而为更加科学的制定相关贸易政策提供依据。
    (三)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产业内贸易对贸易增加量的贡献率可用公式表示为[3|:
    


    其中,TT为贸易总额的增长率,CNT为净贸易额对总额增长的贡献率,CIT为产业内贸易对总额增长的贡献率,n为净贸易额的增长率,t为产业内贸易额的增长率,g为产业内贸易指数。
    将式(3)、(4)、(5)、(6)合并整理可得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的公式:
    


    根据公式(7)选取中国2000-2007年的相关数据,首先得到安徽省近几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总体情况(见表2)。

 


    此处暂不考虑劳动与资本的作用,并假设贸易产生弹性不变,仅将产业内贸易与GDP的关系式进行相关分析处理,考察产业内贸易指数对GDP增长的贡献,根据公式(7)建立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程:
    贡献度=t/△GDP=1/n(1-g) (8)
    计算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见表3)。
    

 


    从表2计算结果来看,安徽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高,这与其贸易产品的特性是相吻合的,但其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凭借生产周期末端而形成的贸易增长方式并不能够带来贸易经济的长期增长,必须进行结构调整。
    表3说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前提下,2000-2007年安徽省产业内贸易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与安徽省近年来相关的贸易开放政策和承接周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而形成的外向型开放经济体系是相吻合的。特别是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量的增长更为安徽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从安徽省产业内贸易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的绝对数上来看,其产业内贸易对经济的拉动力还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说明安徽省的贸易发展水平虽然逐年提高,但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低,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三、政策建议
    通过对安徽省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其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近年来在安徽省经济的发展中对外贸易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拉动作用,特别是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从上页表2和表3的数据对比中我们也发现,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不是随着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增加而增加,由于产业内贸易存在垂直和水平两种类型,其所形成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安徽省在调整贸易结构时必须形成科学的产业指导,才能有效的增强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加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作用,进行必要的产业指导
    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开展多种形式国际经济合作,努力拓展我省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继续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全省利用外资总量上较大跨越,质量上明显提升。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推动全省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落实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着力提高对外资技术和管理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外资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实行科技导向的产业政策,加快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优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大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扶持,集中解决一批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性和共性技术,确实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加速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发挥长期效应。
    (三)抓住机遇,促进贸易结构升级
    把握国际产业调整机遇,扩大外贸规模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有机结合,优化进出口结构,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推进出口生产体系建设,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加强国际市场开拓,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改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在贸易利益分配中的比重,从而促进全省贸易结构的升级。
    参考文献:
    [1]王娟.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4,(6).
    [2]黄景贵,李丽.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中国经济评论,2006,(5).
    [3]石昶,温合瑶.安徽省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2).
    [4]工云飞.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10).
    [5]刘巍,张伟静,对广东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 (3).
    [6]李丽,童明.安徽省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实证分析[J].中国商界,2009,(10).
    基金项目:芜湖市科技局资助项目“生态安全机制下芜湖市产业内贸易发展对策研究”(2008811);安徽省青年人才基金项目“芜湖市以奇瑞汽车为中心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IISQRW222)
    作者简介:李丽(1981-),女,山东威海人,讲师,硕士,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商建国(1977-),男,安徽合肥人,讲师,硕士,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何容


    

Tags:安徽省产业内贸易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