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物流与贸易 >> 正文

零售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的关系:国外文献综述及整合框架构建(上)

http://www.newdu.com 2018/3/8 《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第12期 汪旭晖 卢… 参加讨论

摘要:通过对国外文献的回顾,解释了零售企业国际化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组织学习理论提出了国际化—绩效关系的四个调节变量,构建了组织学习视角下的国际化与绩效动态关系的整合框架。研究发现:零售国际化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是U型,并受收购兼并、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经济发展水平一致性以及国内市场规模的影响。
    关键词:零售企业,国际化,组织学习,绩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大型零售企业国际化发展行为与政策保障体系研究》(10CJY0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售专业技能跨国转移及对零售企业海外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70702001);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31078)。

一、引言
    国际化与零售企业绩效的关系,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一些研究显示国际化会带来规模经济、组织学习能力提升等许多优势,从而对绩效有正向影响;[1]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进入海外市场的高成本(例如不熟悉国际市场,高额管理费用以及代理成本)会导致国际化与绩效之间的负相关。[2][3]也有研究甚至认为国际化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关系[4]。还有一些研究则表明国际化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是线性的,也可能是曲线或U型关系。[5][6]之所以这些研究结论相互矛盾,主要是因为忽略了能解释国际化与绩效之间联系的调节变量。换句话说,我们不仅仅要对国际化是否影响零售企业绩效进行研究,还要考虑能加强或削弱这二者关系的调节变量。总而言之,虽然国际化扩张已经成为零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但零售业中国际化和绩效之间关系的本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很少有人探讨调节这种关系的因素。苏和皮瑞拉(Hsu & Pereira)[7]指出很多调节变量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组织学习都会发生作用,将这些变量纳入研究具有重大价值,因为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都在寻求更好的战略以增加在国际市场的学习机会。所以本文试图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系统回顾,进一步深入探索零售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的关系,以及零售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间、收购和兼并、母国和东道国经济的一致性、母国市场规模这几个重要调节变量在国际化与绩效之间关系中的作用,进而建立起一个零售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的整合框架。
    二、国际化与零售企业绩效的再认识
    

    国际化—绩效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几个理论框架解释,这些理论包括海外直接投资理论(FDI)[8],跨国公司理论[9],资源基础理论(RBV),交易成本与代理人理论[10],逐步国际化理论[11]及组织学习理论[12]。
    海外直接投资理论(FDI)强调经济驱动导向,它关注的是国际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如规模经济以及通过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等;[13]跨国公司理论较多的从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从国际资源的转移及全球公司结构与系统的整合中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而资源基础理论(RBV)则探讨了国际化如何促进全球资源整合并创造套利和杠杆的机会。
    交易成本与代理人理论与上述理论的观点大相径庭。该理论认为,进入一个地理上分散的市场所带来的治理和交易成本的提高,以及文化和管理上的分散会导致国际化对绩效产生负效应。[14]此外,雷马斯瓦米(Ramaswamy)[15]在逐步国际化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随着企业越来越多的进入分散的海外市场,它们现有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可能无法适应全球市场环境,这就导致了更高的成本,并对绩效产生负影响。因此,当国际化达到一定的程度,企业的全球绩效便开始下降。
    组织学习理论则在某种程度上整合了上述的框架。从某种意义上讲,上述理论都是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因为它们都承认一个事实,即组织学习是保持良好绩效或扭转消极绩效必不可少的步骤。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的基础资源是知识,这种知识包含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6]。知识主要通过组织学习来获取,企业可以利用外部获得的信息或者运用自身的学习经验来完善公司流程。与国内市场的客观和标准化不同,在国际零售环境下,市场的巨大消费差异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组织学习的机会,这种从国际化中不断学习的机会使得企业能够区别于其他竞争者获得战略优势。
    组织学习贯穿于企业整个国际化进程中,对国际化扩张的绩效产生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与其绩效息息相关。低国际化的企业很有可能选择与其本身能力最匹配的少数市场,以期获得相对较好的绩效。而在更高程度的国际化扩张中,企业在海外市场很可能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环境不平衡的困扰,这就不利于它们整体的表现。随着绩效压力的增大,企业通过组织学习,并根据国际化水平调整其体系以求与全球区域设置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始恢复其积极的绩效表现,并不断强化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即大多数零售商在相似的市场上进行扩张,导致国际化程度低的企业绩效比中等水平国际化程度的企业要好,而随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高效地经营运作,国际化程度高的企业则比中等水平的企业更具成本效率。因此,国际化对零售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标准的U型,绩效在国际化初期很高,在国际化中期较低,而在国际化后期又重新回到高点。
    三、调节变量的作用
    

    国际化和绩效间关系的形式与强度主要是由组织学习过程所决定,特别是在公司进一步的国际化扩张中这一特点尤为明显。根据组织学习理论,我们提出了国际化—绩效关系的四个调节变量:收购和兼并、零售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间、母国和东道国经济的一致性以及母国市场规模。这四个调节变量能影响企业国际化扩张过程中组织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强化国际市场上的学习转移来影响国际零售商的绩效。
    1.并购
    通过并购(M&A)进入国际市场对国际化与绩效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获得基于不同消费者偏好的特定市场知识,这种知识转移对企业至关重要。布雷斯曼等(Bresman et al.)[17]提出了收购活动中知识转移的模式,并认为知识在收购方和被购方双向的转移中会得到不断更新和提升。通过并购不同环境下的企业可以了解不同市场的特定情境因素,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快速适应当地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另外,通过建造新的经营场所及设施的方式来进行国际化扩张将承担较高的风险、费用和时间,而企业并购的是现成的,结构完整并具备一定规模的公司,因而能帮助企业节约费用和时间,提高效率以期快速进入国际市场。许多零售商已经逐渐采用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18]
    并购还能够帮助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或提高额外市场份额来增加收入。[19]追求规模经济效应是企业实施并购活动的主要动因之一。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平均成本。事实上,企业并购的过程中一般都伴随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最终表现为一定程度上平均成本曲线的改变,进一步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尤其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加速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创造出新的市场空间,拓展了企业的经济规模,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可能性。随着企业组织和管理模式的改进,规模经营节约了成本,这就使得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从而实现规模与效益有机统一。
    虽然并购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会给接管公司带来风险,但这种风险会被更高的股东价值和更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所抵消。在经济状况不佳时,并购也可作为应对资金困难,节省运营成本的有效战略。此外,并购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国内市场上无法提供的关键性战略资源,从而提高其竞争力。[20]通过并购参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获得海外战略资源是企业进行优势互补,获取核心技术,开拓国际市场的有效竞争手段,对企业的绩效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零售企业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海外市场,会大大提高国际化的绩效。
    2.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
    奥特欧等(Autio et al.)[21]指出,随着公司年龄的增长,它们越来越不愿意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当公司在其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取得较大的成功时,它们对于开拓海外市场更加犹豫。与一个较年轻的公司相比,一个成立时间较久的公司更愿意开发国内市场,而不是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因为被迫调整其战略中心和资源,并面临国际化扩张带来的风险对其国内市场也是种威胁。所以一个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可能依赖于首次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22]成立时间越久,越完善的公司越不愿意,也越没有能力获得新的知识,更没有能力根据新知识调整其当前的工作实践,[23]所以即便参与了国际化进程,国际市场绩效也很难有所保障。
    相反,较早渗透到国际市场的企业会投入更大的精力来发展国际市场间的关系。艾瑞克森(Eriksson)[24]发现,企业早期进入国际市场更容易获得认知度,并结成强大的国际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考虑对其国内发展威胁较小的海外扩张。年轻的公司首次进入国际市场会比老公司更具挑战,但它们会比后者更具有组织学习的潜力。因为企业在早期便执行一系列的规章条例后,很可能一直受这些惯例的束缚,而年轻的公司在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方面更灵活,能较好的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以年轻的公司比老公司更有可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此外,成功进行国际化的企业很有可能重复其扩张行为,向其他国际市场进行扩张。通过成功的国际化扩张,企业赢得了更大的市场和更高的认知度,在高绩效的激励下,企业便更倾向于重复其扩张行为,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所以,企业越晚进入国际市场越难以获得国际销售量的增长。而企业在早期就向国际市场扩张不仅能获得不同市场的丰富知识,也能通过这些知识获得国际化扩张的优势。
    3.母国与东道国经济水平的一致性
    当企业进行国际化扩张时,如果选择与国内市场相似的海外市场,那么其学习过程更易取得成功。[2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这将影响国际化的效果。因此,如果母国和东道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相差太大,那么组织学习的过程就会受到阻碍,公司的绩效也会受到影响。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因而企业在进入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挑战与进入发达国家截然不同。首先,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市场条件较为成熟,其营销渠道和品牌建设也更为完善。因此发达国家的零售商通常设置较高的进入障碍(如较高的产品质量和较好的品牌形象)以防范潜在的进入者[26]。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的零售企业在进入发达国家时面临较大的风险和挑战。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开放时间较短,强劲的品牌较少,它们的消费者对创新和高质量的产品需求较弱,并且这些消费者往往缺少忠诚度,这就形成了一个更兼容,更易学习的市场环境,给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基于市场条件的相似性,它们能够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扩张以获得较高的绩效。
    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对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条件更为熟悉,在进入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时更容易获利。此外也有研究认为,发达国家的零售企业不仅在相似发展水平的市场上能够获得更高的绩效,如果他们向发展中国家扩张,也能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27]。因为这些国家中成熟的品牌往往让零售商获得早期的立足点,能够迅速了解市场的情况,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东道国市场日益成熟,分销渠道越发高效时,零售商就能保持这种有利的地位。为了赢得市场主导地位,发达国家的零售商很可能将早期扩张的焦点放在发展中国家。
    综上,如果进入的市场有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么企业在国内市场积累起来的行业知识更容易转移,企业国际化扩张带来更高的绩效。
    4.国内市场规模
    国内市场规模大小,对零售企业国际化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来自小国的零售企业市场经验具有同质性,因为在国内市场面对的是同质性的人口,很少面临多元文化的影响,所以这些企业在走向国际化之初可能由于缺乏多元文化适应性而处于劣势。[28]但国内市场有限的需求,使企业有较充足的资源和精力调整其战略,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行政管理和组织程序还未定形,它们能更灵活和开放的进行国际化扩张。[29]此外,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企业往往更早进行国际化扩张。[30]因为小规模的市场空间和前景有限,往往趋于饱和,这就使企业发展受到限制。零售企业为了发展壮大,必须不断扩大经营规模,迎接全球经济化带来的挑战,跨出国界寻求新的国际市场。所以对于母国市场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国际化扩张已经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为了不断生存发展必须采取的行动。所以,国际化对本国市场规模较小企业的益处更大,并为其国内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就是说国内市场规模越小,零售企业国际化越为迫切,也越能积极寻求适应东道国的策略,国际化绩效越好。
    四、结论
    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经济衰退,零售商如果没有积极地进行国际市场的扩张则很难生存。零售企业国际化扩张进程中往往面临不同的文化、政治、经济、法律环境,要适应这些发展变化的环境必须不断加强组织学习。因此企业国际化扩张的成功依赖于企业的学习能力及促进或阻碍其学习能力的情景因素(Ghoshal,1987)。组织学习能力越强,其国际化所带来的绩效越高。图1展示了国际化一绩效的整合框架。
    

图1 零售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的整合框架

根据组织学习理论,企业国际化程度对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国际化对零售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标准的U型,绩效在国际化初期很高,在国际化中期很低,而在国际化后期又重新回到高点。而根据组织学习理论,国际化中最关键的情景因素是收购与兼并、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以及国内市场规模大小。首先,通过并购进行国际化扩张的企业,其国际化对绩效的影响更强。企业能从被收购企业的本地市场中获得当地消费者偏好的经验知识,从而改善经营方式,适应当地市场。因此通过并购进行国际化扩张的企业比通过独资新建等方式扩张的企业更具成本效率。为了赢得市场和消费者偏好的知识,企业最好采用并购策略进入海外市场。[31]其次,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对国际化和绩效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在发展早期便进行国际化扩张的企业比那些后期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绩效更高。因为越年轻的公司往往越灵活,越能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的不同需求。此外,年轻的公司虽然比老公司更缺乏战略持久性,但这往往也使其能够更好的灵活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因此,只有将国际化战略划入企业早期战略计划的一部分,才能在战略定型前将国际化纳入其中以获利。再次,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在国际化与绩效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向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扩张比向不同水平的国家扩张更容易。因此,如果进入的市场有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么企业在国内市场积累起来的行业知识更容易转移,企业国际化扩张带来的绩效也更高。最后,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零售企业其国际化与绩效间的关系更强,即母国市场规模较小的零售企业从国际化扩张中获利较大,并能为其国内发展提供空间。因此,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企业应该将国际化作为其发展壮大的有效战略,而这种战略未必适用于母国市场规模大的企业。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Tags:零售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的关系:国外文献综述及整合框架构建(上)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