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经济正在进行的五个转换
中国经济目前困难重重,但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后不难发现,中国经济正在进行五个转换,目前的经济困局皆是这些转换的“阵痛”。假以时日,一旦完成这些转换,中国经济将会迎来又一个稳定发展的春天。笔者认为,从这五个转换中我们不难找到当前经济困难的原因,也不难发现经济春天的曙光。
经济格局由“供给短缺型”向“需求不足型”转换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一直是供给短缺型经济,也就是生产能力或总供给能力不足,经济中的总需求持续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过旺的总需求,中国政府不得不实行票证制度(粮票、布票等)来强行平衡总需求和总供给。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个人、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加上大规模引进外资、外国先进设备、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中国经济的总供给能力获得了迅速提高,许多产品的产量呈现几倍几十倍的增长,产品和服务供给日益丰富,供给短缺逐渐成为历史。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逐渐由“供给不足型”转向“需求不足型”。据当时的中国商务部每年对600种主要消费品调查监测,1995年到1997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品市场上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大体上是平衡的,但是到1997年下半年,中国市场上有近32%的主要消费品出现供给过剩,1999年以来,中国市场上有75%以上的消费品出现过剩,此后生产相对过剩或总需求不足成为中国经济的常态。
由供给短缺到产品过剩再到产能过剩,是一个国家由欠发达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路线图,是一个经济进入发达阶段的标志,今天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经历了这样一个经济格局的转换过程。所以我们不应该一味悲观、消极地看待中国经济中的过剩现象,毕竟“有剩饭”总是比“饭不够”的状况要好。但是,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环境或市场环境,这两种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在供给不足的年代,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愁没有市场,不愁没有销路,甚至一些质次价高、粗制滥造的产品也能找到买家。而在需求不足的背景下,消费者是经济活动的主导者、支配者。这就迫使生产者必须按需生产,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不再是生产者任性而为,必须由消费者的需求数量和需求结构来决定。这就对生产者“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生产者不断地改进技术改进管理,不断地进行创新,由此推动了整个经济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目前的困难其部分原因就是我们许多企业还没有适应经济环境由供给不足到供给过剩的转换,仍然用供给不足背景下的思维和方法来应对供给过剩的市场环境,由此造成企业经营困难、亏损甚至倒闭。
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转换 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初就选择了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战略。这是由于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劳动力价格低廉,同时科学技术不发达,资本积累不足,投资资金短缺。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绝大多数产品都是采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前期中国经济经历了两轮年增长率为10%~15%的高增长,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劳动力价格低廉和人口抚养比走低是两个重要原因,这两个原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就是经济学家们所说的“人口红利”。经过30多年的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的发展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其一,劳动密集型生产方法往往和粗放式、规模扩张式经济发展方式联系在一起,是不可持续的。其二,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其产品的附加值低,且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高。其三,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便宜不可能长期持续存在。有不少学者估计,中国剩余劳动力已经或即将被吸收完毕,“刘易斯拐点”将在2015年前后到来。而中国劳动力价格(工资)、特别是农民工的工资已经进入快速上涨期。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中国企业产品的生产方式正在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换。目前中国产品生产方式又进一步向技术、知识密集型生产转换,技术和知识在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不断提高。产品生产方式的转换给许多企业带来挑战和压力。
产品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转换,不但对企业的投入结构提出不同的要求,更对企业和员工的技术水平、知识积累,对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求职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靠低成本打开市场扩张生产规模的余地越来越小了,靠侵蚀工资来增加利润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了,企业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必须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依靠创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