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讨论ICE产业在美国的发展的趋势与前景;揭示ICE产业的经济属性与模式特征;进而分析ICE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劳动生产率以及就业结构的影响。论文还探讨了ICE产业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去脱节化”进程中的作用,并透视ICE产业在美国“再产业化”乃至整个世界重建进程中的划时代意义。
关键词:ICE产业 信息产业 发展模式 经济影响
作者简介:萧琛(1949-),男,江苏扬州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1;海琳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FIRE”产业和“ICE”产业都是近20年来影响最大关注最多的领域。FIRE产业是金融、保险、房地产部门的合称(Finance、Insurance、Real Estate),俗称“火产业”。ICE产业则是信息、文化、教育部门的合称(Intellectual或Information,Cultural,Educational,俗称“冰产业”)。
FIRE产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盛于90年代,2000年以后处于调整期,到2007年,该产业遭遇了重大挫折。“金融过度”、“杠杆过度”不仅已经导致了次贷危机,而且导致了一系列的“危机后危机”,如“欧债危机”、“美债危机”乃至其他政治社会危机。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欧洲的抗议运动”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诸多危机的平息都取决于经济最终康复,虚拟经济“过度”必须回归“适度”,“制造”将让位于“创新”,“高碳”将让位于“低碳”,“火产业”将让位于“冰产业”。就此而言,崛起的ICE产业不仅是倒下去的FIRE产业的授命者,不仅是美国“再产业化”并建成新型的“服务世界创造”的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是全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高度脱节的困境的解放者。
本文拟讨论ICE产业在美国的发展的趋势与前景;揭示ICE产业的经济属性与模式特征;进而分析ICE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劳动生产率以及就业结构的影响。本文还探讨了ICE产业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去脱节化”进程中的作用,并透视ICE产业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重建进程中的划时代意义。
一、ICE产业发展态势与崛起前景
(一)ICE产业的崛起背景
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所谓的“纸张密集型”产业——FIRE,也即金融、保险和不动产。2000年新经济泡沫破裂之后,美国政府更是精心设计和支撑了FIRE产业,把它当作网络经济之后优先发展的产业支柱,以阻止网络泡沫破裂之后的经济滑坡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应该指出,90年代末FIRE产业的发展步伐已有放缓迹象,2000年后它所能提供的就业量已开始萎缩,就业增速显然不如80年代。随着“金融过度”日趋严重,FIRE产业终于成了金融危机的温床,不仅重创了自身,而且给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灾难。
2006年7月,纽约政府研究中心(Center For Government Research)主任肯特·加德纳(Kent Gardner)主持了为纽约未来发展献计献策的规划研究项目,执笔写成了《纽约发展规划:州独立学院和高校的作用》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发展ICE产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报告分析了纽约市经济发展的多样性,认为曾经作为制造业中心、港口城市、金融中心的纽约,应当改弦更张、大力发展ICE产业。2009年2月3日,纽约州高等教育行动计划组织向立法机构的经济发展联合预算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有关发展ICE产业的听证报告,认为在FIRE产业行将倒下之际,必须唤醒另一个沉睡的“巨人行业”ICE。
(二)ICE产业的发展现状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ICE与90年代“新经济”有一定的关联。但其概念已经拓展,产业影响也已扩大。从图1可见,就全美而言,2009年信息部门、专业和商务的服务部门、教育部门以及艺术、娱乐和休闲部门的产值分别达到6393.5亿、167.38亿、1549.13亿和1272.97亿美元,ICE产业的总产值为9382.98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6.65%。从1998年到2009年,ICE产业的各个部门的产值都在稳步上升,特别是信息部门,增长幅度明显,个别年份的增长率甚至达到两位数以上。就ICE产业各部门产值占GDP的比重来看,近十年来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水平,总体占到GDP近7%的比重,其中信息产业占到4.5%左右。
图1美国1998-2009年ICE产业各部门产值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三)ICE产业的发展前景
2009年是奥巴马政府执政的第一年,又时值大萧条以来最严峻的一场经济危机来临。为了让经济走出深渊,同时为长期可持续增长做好准备,对未来做出超前部署,美国政府把“创新”作为利器,推出《美国创新战略:迈向持续增长和高品质就业》,简称《美国创新战略》①。该报告是美国总统行政办、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科技政策办于2009年9月21日联合发布的。报告的基础是《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即《复苏法》),它旨在支持创新、教育和基础设施等产业,推行新型管理和行政计划,总统预算为1000亿美元。
此战略主旨是激发美国人民的内在创造力,增强私人部门的活力,以确保未来的发展更稳固、更广泛、更有力。战略重点是推动能源、基础研究、教育培训、先进汽车技术、创新计划、健康IT和健康研究、高速铁路、智能网络和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的发展。在这些领域,明智平衡的政府政策可以为“创新”奠定新的基础,从而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实现共同繁荣。
战略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对美国创新基本要素进行投资;二是推动市场竞争和有效激励呼唤创新;三是促进国家在优先领域首先取得突破。第一点意义尤其重大,是整个战略的基础,其中有关创新的基本要素主要是指信息产业和教育产业。
《美国创新战略》的规划远景正在徐徐展开,值得有关方面继续跟踪关注。
二、ICE产业的经济属性、发展动力和核心部门
(一)ICE产业中信息、文化、教育部门发展模式的共性
第一,专利保护全面完善。可以说,美国每一新兴产业的酝酿出现和发展壮大,都是一系列的专利发明多导致的结果,美国几乎每一个产业巨头同时也都是专利巨头。专利和新兴产业的联系就是如此紧密,乃至每提起一个新兴产业,人们立刻就会想起拥有其核心专利的某个公司。ICE产业当然也不例外,特别是其中的信息产业,如个人电脑和IBM公司,操作系统和微软公司,照相机和柯达公司,芯片和英特尔公司,更典型的是iPhone和苹果公司等,都拥有多项专利。乔布斯的患病与谢世,一直在全世界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轩然大波,就是美国文化特别鼓励发明创造和保护专利的写照。
第二,高度重视科研投入。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美国社会已经形成了政府扶持资助,各种风险投资基金积极参与的对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大力扶持的良好机制。除了国家主持的各种基础研究之外,各种高新技术在进行研究的同时,都必须对产业化的可行性、盈利的前景与风险等问题进行充分的核算与评估,以保证研究成果的效益达到最大化。让发明专利能够派生出更多的发明专利。ICE产业对专业知识及理论的要求特别高,驾驭这些理论并使之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创造出专利发明的潜在价值,都需要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和科学的实验。科研开发过程势必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实验试错、改进提高、团队交流,等等,这也就使得ICE产业必须依托于科研投入规模巨大、投入眼光长远的服务创新的物质平台与精神平台。
第三,人力资本素质居高。纵观ICE产业所包含的三大产业,无论是信息部门还是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几乎都属于“以人才为本”的产业,对专业技术和知识理论的要求都属于最高之列。毫无疑问,信息部门显然是一个科学密集和创造密集的部门,而文化产业则是一个艺术密集和创意密集的部门。而无论是科学或艺术,也无论是创造还是创意,它们无疑来自于人的大脑,都属于精神层面上的一种派生能力,只能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才有可能具备和迸发出来的智能品。高素质人力资本的培育是一个代际过程,需要从小就依赖于教育和家庭社会文化环境。可以说教育是机遇之门,也是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的基础。创新型经济必然要求创新型的教育。“电脑从娃娃抓起”,中国改革总设计师的话,就是这个道理。ICE产业将教育部门列为核心之一,应该说着眼的就是为信息部门和文化部门源源不断地输送创新型的人才!
(二)ICE产业属于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ICE产业组合所包含的产业类型不属于早期的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不像FIRE产业一样属于“纸张密集型”产业,而是应该属于“智能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原动力并非依赖于外界的资源、技术,如果有的话,也仅仅是以其为手段,而是依赖于人的大脑、意志、品格等一系列精神财富!通过人脑对知识的获取、理解、融合,从而充分的加以利用,形成创意。这种创意,有的时候可通过先进的技术付诸实践,生产出产品,从而得以物化;有的时候,这种创意的本身,就是一种产品,根本无需再进行物化。而往往这种无形创意产品所具有的价值还要远远高于前者的成型产品。这就是智能。
(三)ICE产业的动力和核心是“锐意创新”
美国历来以拥有优越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而著称。《美国创新战略》用一个“金字塔”来系统概括奥巴马政府的创新战略核心内容,见图2。直接指向这一愿景的是位于“塔尖”的战略目标,即“推动国家有限领域突破”,包括发动清洁能源革命、支持先进汽车技术、促进健康信息技术的突破、解决21世纪的“重大挑战”,从中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希望重点突破的技术领域。位于塔基的是支撑整个创新战略实施的基础,主要包括基础研究、教育、物质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生态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被给予了特别关注。
ICE产业这一产业组合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正是由于人们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这三大部门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以及可以相互促进的地方,才将其合并为一组产业得以更好的发展。而这组产业组合中的信息产业及教育产业正是上述战略报告中提到的支撑美国创新革命的基石,此外的文化创意部门更是作为创新服务业的排头兵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创新,不仅渗透在这三大部门的发展理念、动力以及模式等方方面面,而且这三大部门更是创新的代名词,以最先进的、前所未有的形式揭示创新的内涵,诠释创新的力量,将创新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信息技术是推进文化产业和教育产业“智能化”的核心手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文化部门的发展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断的创新,创新才能创造新的文化产品和价值。美国的文化部门非常注重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和应用,尤其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大众传播媒体的广泛应用,使文化传播媒介不断更新,文化部门现已成为新技术的汇集点和对新技术最敏感的一大领域。此外,教育部门直接借助信息手段实现整个行业的革命。
图2“美国创新战略”核心内容“金字塔”。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创新战略》报告内容整理。
由此可见,在ICE这个产业组合中,信息部门不仅仅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发挥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更是作为一种高度智能化的手段,联系起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通过新技术在文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教育信息化革命,帮助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从而在三者之间建立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断创新、共同进步的密切关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