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CEEM(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讨论稿,2016年1月1日
[PDF全文阅读] 《全球智库半月谈》(总第88期) 目录
世界热点
习近平时代中期:改革遇冷,政治遇热
导读:中国近期的国内经济波动与政治局势都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中国是否面临着国内改革相对放缓,政治局势持续走热的问题?背后的含义又是怎样的?本文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答。
美联储的不确定一跃
导读:12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加息决议,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提高至0.25%和0.5%之间。本文认为,尽管对未来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在所难免,然而,美联储采用前瞻指引而非遵循一定货币规则的举动大大提高了这种不确定性。
中国增速放缓的经济后果
导读:去年,战略分析领域最流行的词汇是“修昔底德陷阱”,即崛起中的大国和守成大国终有一战。这个词汇如此流行,正是因为中美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全球治理
超越TPP:塑造亚洲经济战略
导读:亚太地区持久的经济增长、繁荣与稳定符合美国在这一地区长远的战略利益。然而,美国民众和决策层是否对亚太事务足够关心?除了TPP之外,美国还应该在亚太地区做何长远的打算?本文从多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
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是小题大做么
导读:本文梳理了人民币入篮的过程,探讨了三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中国如此关心SDR并希望加入SDR?中国的目标完成了多少?人民币加入SDR将造成何种影响?本文认为,人民币入篮对于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意义不大,在国内改革和IMF治理结构上作用较大。
新兴市场投资者资金流向何方
导读: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及增长前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则关注新兴市场资本的流向。研究发现,投资者以往的投资重心和机构的路径依赖都是影响新兴市场证券投资布局的重要因素,对于新兴市场证券投资的地理分布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走势意义重大。
综述——科技进步与失业率上升、生产率减速之谜
导读:在几个月前召开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年会上,几位专家对于科技进步、失业与生产率增长减缓的关系做了讨论,全文是会议发言的综述。
经济政策
中国增速放缓的地缘政治后果
导读:近年来,中国正在通过独特的,类似于朝贡体系的逻辑谋求着其国际地位。然而,这样的逻辑是否存在漏洞?在中国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战略又是否会受到挑战?将会有什么相应的后果?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未见成效
导读: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加息,将联邦基准利率提高了25个基点。本文作者认为,尽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正常化,但美国仍应彻底反思过去七年里所实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并考虑在未来进行货币体制改革。
中国关于清洁能源的承诺仍显模糊
导读: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做出了控制气候变化的承诺,但前景如何依然备受世人关注。本文梳理了中国能源结构的现状,并从外贸的角度对中国未来的环保政策提出了建议。
战略观察
第47届韩美安保协议会(SCM)的成果及意义
导读:在11月初举行的第47届韩美安保协议会上,韩美两国防长就韩美同盟面临的安保问题和同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批准了“以条件为基础的作战权转换”新战略文书和应对朝鲜核生化威胁的4D作战概念落实方针。这一届安保协议会进一步加强了韩美同盟。
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应该做些什么
导读: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已经影响到了整个世界局势,面对危机,。国际社会应该在安理会的支持下联合起来,建立以美俄合作为核心的人道主义行动机制,并通过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行动明确任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共同促进危机的解决。
拥有特别提款权,人民币是正在形成的国际货币
导读:2015年12月15日英著名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网站发表文章《拥有特别提款权,人民币是正在形成的国际货币》对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地位的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期智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