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主创新团队中的个人而言,当自身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与其他人相同时,获得的奖金比自身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要少;当自身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与其他人不同时,则获得的奖金与自身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相等。这表明,自主创新团队成员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的同质化可以减少个人收益,差异化可以增加个人收益。
对于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而言,如果自主创新团队中的个人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相同,就可以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将一部分个人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转化为企业收益;如果自主创新团队中的个人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不同,就必须把个人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以奖金的形式发放给个人,只取得自身投入(场地、资金等)所带来的边际收益。这表明,自主创新团队成员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的同质化可以增加企业收益,差异化可以减少企业收益。
4 对实践的启示
在实践中,企业的自主创新需要多个领域的顶级人才参与,这些优秀人才所组成的自主创新团队是自主创新取得成功的保障。如何在自主创新中充分利用团队知识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使用以下策略有助于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充分利用团队所掌握的知识资源。
第一,根据自主创新的总目标与子目标,将参与自主创新的人员分为若干个自主创新团队。自主创新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需要多方面人员的参与。不同的人员所掌握的知识不同,在自主创新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也不同。将参与自主创新的人员分成不同的团队,有助于企业根据各个团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奖金分配方案,从而实现既充分利用各个团队的知识又减少企业开支的目标。
第二,每个成员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都相同的自主创新团队实施“公平化”的奖金分配方案。2.1节的分析表明,如果自主创新团队中的个人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相同,可以对该自主创新团队中的个人实施统一的奖金分配方案:若自主创新取得成功,则对该自主创新团队中的每个人发放同样的奖金,奖金金额介于0到个人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之间即可,企业获得全部剩余收益;若自主创新失败,则对该自主创新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不发放奖金。
当自主创新取得成功时,奖金金额的确定至少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个人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边际贡献的同质化为企业获得更多收益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企业过度追求收益最大化,从而导致奖金金额过小,则有可能导致优秀自主创新人员的流失。因此,企业要对二者进行权衡之后做出选择。
第三,成员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不同的自主创新团队实施“差异化”的奖金分配方案。2.2节的分析表明,如果自主创新团队中的个人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不同,则要对该团队中的个人实施不同的奖金分配方案:若自主创新取得成功,则对该团队中的每个人发放与其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相等的奖金,企业也按照自身投资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取得收益;若自主创新失败,则对该自主创新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不发放奖金。
此外,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为了加强对团队知识的利用,应该努力在企业内建立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具体而言,应该鼓励自主创新参与者的正式与非正式交谈,而不是执行死板的有关规定,如不允许上班时间交头接耳;应该鼓励自主创新参与者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将“不合群”的想法扼杀在摇篮之中;应该鼓励自主创新参与者将“新点子”、“妙主意”付诸实施,而不是严格杜绝犯错误;应该鼓励自主创新参与者相互尊重、互帮互助,而不是通过耍手段使其相互制约。易于沟通的、无压抑感的、坦诚开放的、相互尊重的工作氛围有助于企业对团队知识的充分利用。
5 结论
自主创新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需要诸多领域的人才参与,这些优秀人才所组成的自主创新团队是自主创新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是否对自主创新团队中所蕴藏的知识进行了充分利用,关系到自主创新成功与否。为了充分利用自主创新团队中的知识,企业有必要采取恰当的知识利用策略。
企业自主创新中团队知识利用策略主要包括:(1)根据自主创新的总目标与子目标,将参与自主创新的人员分为若干个自主创新团队。(2)对于每个成员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都相同的自主创新团队实施“公平化”的奖金分配方案。(3)对于成员对自主创新预期收益的边际贡献不同的自主创新团队实施“差异化”的奖金分配方案。此外,为了充分利用团队知识,企业有必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
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知识利用策略非常复杂,本文从团队层面对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知识利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也可以从个人和组织的层面对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知识利用策略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Ann Majchrzak,Lynne P Cooper,Olivia E Neece.Knowledge Reuse for Innovation[J].Management Science,2004,50(2):174-189.
[2]Beverly K Brockman.Managing Paradox:Product Innovation Success through Effective Knowledge Use[D].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2000.
[3]David G Schwartz.Encyclopedia of Knowledge Management[M].Idea Group Reference,2006.
[4]W Jack Duncan.The Knowledge Utilization Process in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72,15:273 - 287.
[5]Menon,Anil,Varadarajan,P Rajan.A Model of Marketing Knowledge Use Within Firm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2,56(4):53-72.
[6]Jill Owen,Frada Burstein,Steven Mitchell.Knowledge Reuse and Transfer in a Project Management Environment[J].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ses and Applications,2004,6(4):21-36.
[7]Peter H Gray,Darren B Meister.Knowledge Sourcing Methods[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6,43:142-156.
[8]Pak - Keung Cheung,Patrick Y K Chau,Anson K K Au.Does Knowledge Reuse Make a Creative Person More Creative?[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8,45:219-227.
[9]Ann Majchrzak,Lynne P Cooper,Olivia E Neece.Knowledge Reuse for Innovation[J].Management Science,2004,50(2):174-184.
[10]Douglas J Miller.The Use of Knowledge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in Diversified Fir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50(2):308-326.
[11]Beverly K Brockman,Robert M Morgan.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Cohesiveness in Knowledge Use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6,34(3):295-316.
[12]M Lynne Markus.Toward a Theory of Knowledge Reuse:Types of Knowledge Reuse Situations and Factors in Reuse Succes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1,18(1):57-93.
[13]颜士梅.组织内部知识利用体系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5):81-83.
[14]吴隽,汪烈鑫,王铁男.基于知识利用状况分析的知识管理策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3.8:79-8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072133)
作者简介:杨柳青(1974- ),男,陕西渭南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北政法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知识管理;梁巧转(1964- ),女,河南新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应变管理与组织创新;康华(1978- ),男,山西大同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研发活动与企业价值。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西北政法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杨柳青 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 梁巧转 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