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文化产品生产,还是从文化产品有效供给角度来看,文化产品的结构性过剩和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多样化、多层次、多功能需求的矛盾,都已表现得非常明显。在文化产品的供给方面,同样存在着增加优质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提高文化产品供给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的问题。就此而论,文化产业已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发力点之一。
文化产品结构性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 文化产品结构性过剩的现象已相当突出。文化产品的结构性过剩,不是表现在某一品种或某些方面,而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与大众欣赏最为接近的电影、电视剧、动漫和图书而论,结构性过剩的现象较为惊人。2014年,我国共生产国产故事片约618部,而能够拿到电影院上映,包括“一日游”的只有约259部,另有超过58%的电影被尘封起来。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电视播出机构推荐播出的优秀国产动画片,仅占当年总产量的约21%。图书出版的产品过剩现象同样触目惊心,2005年到2011年,图书销售额从403.95亿元增长到653.59亿元,而库存码洋则从482.92亿元增加到804.05亿元,增幅超过了66%。电影、电视剧和图书是人民群众日常需求量最大的文化产品,其结构性过剩的情况尚且如此,至于其他文化产品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现象也十分明显。一边是文化产品的结构性过剩,一边则是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以电影而论,每年生产的电影总数都在几百部,但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少得可怜;电视剧每年虽然都会推出几部口碑比较好、收视率又比较高的作品,但相对于每年近两万集的电视剧制作来说,比例实在太小了。国产动漫每年的生产量也相当大,2012年国产电视动画片395部222938分钟,2013年358部204733分钟,但是,能够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的优秀电视动画片比例很小,而能够为少年儿童所喜爱的作品就更少了。因《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大型实景演出的成功而一拥而上的各种实景演出和大型剧场演出,已呈现出后继乏力的现象,一些剧目勉力支撑,一些剧场已关门大吉。至于戏剧、音乐等舞台艺术,“双效”作品不多、有效供给不足的现象十分明显。文化产品结构性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现象不仅仍在持续,而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产业体系不完善与产业结构不合理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它提供的是文化产品,尤其是内容为主的文化产品则具有两种属性和两个效益。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前提下,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其他产品一样,应是以需定产,即按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功能的文化需求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然而,由于文化产业体系不完善和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了文化产品的结构性过剩与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
在健全的文化产业体系中,文化产业应是文化生产要素、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产品销售三者形成的科学合理的内在结构,且能够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我调节,协调发展。但现在的情况是文化产业要素市场还不完善,文化产品销售终端不够顺畅,文化产品生产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肠梗阻”。文化产业属于内容产业,文化内容更多地依靠创意,但好的文化创意如果不能通过文化要素市场进行充分交流,就很难转化为具有双效益的文化产品生产。再好的文化创意,如果只停留在创意层面,而不能进入文化产品生产环节,就不可能转化为大众所喜爱的文化产品,当然也就不可能实现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审美、教育和娱乐价值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文化产品结构性过剩的问题,虽然表现在文化产品的销售终端,但根子却出在文化生产的要素市场。
相较文化产业体系不够健全,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更为突出。影视制作、出版发行等传统文化产业的“虚胖”现象由来已久,不少文化企业资产总量、从业人数都很可观,生产总值也不小,但利润总额不大,有不少甚至长期亏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产品结构不合理是重要原因。比如有一些出版社,除中小学教材教辅外,就是一些中外文化经典,而本版书则是出一本赔一本,畅销书没有,常销书也不多见,结果造成图书大量积压,库存码洋大幅增加。电视剧制作的情况与此十分相似。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主要科技支撑的新兴文化产业,按常理来讲,似乎不应出现产品过剩的问题,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性过剩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10部门制定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动漫产业结构性过剩的现象已比较突出,选题随意化、内容老旧化、制作粗糙化、产品低端化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了一方面是大量动漫产品无法播出,一方面是以少年儿童为主体的动漫观众无优秀动漫产品可看。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对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进行调整已是当务之急。
使文化产业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发力点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也是高成长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方面,文化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有效破解文化产品结构性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须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强化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一,要坚持创新发展,以理念创新为统领,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在内容、形式、方式、方法、载体、平台等方面全面推进创新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发力点。
第二,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使文化产品的生产要素、生产过程和产品销售形成科学合理的内在发展机制,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而形成协调发展的局面,避免文化产业体系“肠梗阻”现象的发生;要着力化解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使传统文化产业、特色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能够互为促进,共同发力,协调发展。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既要消除传统文化产业的“虚胖”,强健特色文化产业的“筋骨”,又要化解新兴文化产业的“内火”,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理顺文化产业结构,通过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使文化产业结构在供给与需求上实现协调发展,进而以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在绿色发展方面,文化产业不仅要做好,而且要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让文化产业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
第四,要加大文化对外开放力度,通过开放化解文化产品结构性过剩的矛盾,通过开放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第五,在共享发展方面,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产品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把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到实处,从根本上化解文化产品结构性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