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领导力研究 >> 正文

脱贫攻坚领导干部要有担当

http://www.newdu.com 2018/5/30 贵州日报 韦兴生/执… 参加讨论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时间紧、任务重,矛盾叠加,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把脉问诊,因“症”制宜,对症下药,不断增强攻坚力度和速度,提高脱贫成效和质量,决胜同步小康。
    把握好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的关系。精神和物质是一对“双胞胎”,精神扶贫和物质扶贫更是一对“娈生姐妹”。从根子上,精神扶贫比物质扶贫难度更大,管得更远。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既要重视物质上的帮扶,更要重视思想上的扶贫。要让贫困群众全面脱贫、长期脱贫,单靠“输血式”的物质扶贫是不够的、狭隘的。精神扶贫才是真扶贫,思想脱贫才是脱真贫。“摘穷帽”“拔穷根”,必须大力实施“造血式”的精神扶贫。用“精神扶贫”引领“精准扶贫”,才能激发贫困群众的“源动力”,才能引领贫困群众依靠顽强的意志、聪明的才智、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奔小康,最终实现“物质扶贫”。
    把握好短期扶贫与长期扶贫的关系。扶贫工作不是吹一阵狂风,不是搞一场运动会,也不是打一场攻坚战那么简单,更不是大家一哄而上凑指标、出数字、写报告,等完成考核之后又一哄而散,各回各家。脱贫攻坚如没有成熟的长期规划、长效机制,就容易造成工作的前后脱节,项目实施盲目无序的状况,更容易造成脱贫村与脱贫户再次返贫。只有把握好短期脱贫与长期、永久脱贫的关系,以短促长、以长带短、长短结合,才能让贫困群体真正脱得起贫、富得起来、穷不下去。
    把握好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的关系。扶贫干部是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员,也是精准扶贫的现场操作者;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把握好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的关系,扶贫干部不是老“保姆”,贫困群众也不是长不大“婴儿”。要正确认识“扶贫、扶智、扶志”的关系、正确采取“给钱、给物、给招”的方法。脱贫既要提高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也要提高扶贫干部的满意度、成就感。不能让扶贫干部的“苦干”成“苦熬”,“实干”成“白干”。
    把握好政策制定与实际操作的关系。政策设计要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党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结合“实气”。实际操作要明确要求,抓责任落实,压实责任,履行责任,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将承诺从“纸面”落实到“地面”,取得实效。要规范管理,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力求农户认可。要始终把“群众是哭还是笑”作为工作目标、要求和评判标准。
    注重扶志与扶德的结合。扶贫是目的,扶志是根本,扶德是要求。贫困的本质根源之一就是精神上的贫困,摆脱贫困的关键在于贫困者走出贫困的决心和意志。要让贫困群众把自己当作脱贫的主人公,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有志者事竟成”的追求,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增强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信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德是人之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贫困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基础,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贫困群众知道“能者得之”,更要知道“德者得之”的道理。
    

[1] [2] [3] 下一页

Tags:脱贫攻坚领导干部要有担当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