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中美经贸摩擦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增添了巨大不确定性。总结历史经验,直面现实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切实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学术界关心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引领构建全球价值链
40年改革开放推动我国从“贸易小国”发展为“贸易大国”。统计数据表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发达国家价值链环流与发展中国家价值链环流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并形成“共轭环流”。中国已成为衔接两大环流的枢纽国,这是我国对外开放40年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
2018年学者认真总结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具体概括如下。第一,对外开放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世界潮流变化和国内发展需求,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通过明晰产权和市场化改革解决动力机制及资源有效配置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观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上下联动、政府和企业相向而行是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取得突出成就的重要原因。第二,不同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我国的对外开放需要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要求国内改革的同步支持,以破除对外开放进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的道路。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的相互促进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招。第三,我国创造性地采用了渐进试点的对外开放策略。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复制推广。这一策略成功地管控了风险,成为我国在面临外部不确定性条件下实施对外开放的风险总阀门。
目前,我国面临在全球价值链中被“中低端锁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局。下一步,要积极推动自己引领的全球价值链建设,培育以技术创新、母国大市场优势、开放友好型的制度支持为核心的综合竞争新优势。
妥善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积极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因霸权衰落,其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急剧抬头,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巨大挑战,促使世界治理体系变革加速。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贸易关系复杂而紧密,双方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中美双方的出口结构主体是互补的,但在这期间双方的贸易摩擦也频频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步攀升,中美在部分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有接近的态势,导致双方矛盾愈加凸显。2018年以来,从美国对华首次关税加征日起算,由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挑起的中美经贸摩擦已持续半载有余。二十国集团阿根廷峰会上,中美两国领导人就中美贸易问题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双边会晤。正在谈判的中美经贸摩擦问题,尽管有望在短期内达成一定共识,但从中长期来看,中美经贸摩擦仍将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外部风险。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支持者和倡导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新形势下的全球化提供了中国方案。一些学者对该理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经济学分析,认为该理念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非经济人”假设和正确的义利观,将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道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不搞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倡导互利共赢、多边汇聚利益共同点、谋求最大公约数的政治经济学新理念,努力推动公平开放、互利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新格局。
除了多边贸易体系之外,区域经贸合作安排也是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开放性的区域贸易协定是降低贸易摩擦、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有效手段,区域贸易协定的签订能够推动贸易的发展,对缔约国双方的产出、就业、贸易、福利具有积极影响,但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受益程度会有所不同。
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注重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协调发展,加强创新引领。我国已经进入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阶段。引进外资通过其水平、前向、后向的外溢效应以及市场竞争效应,提高内资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但也会产生扩大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蚕食国内企业市场等问题。随着我国对外投资的增长,相关研究也快速增加,但多集中于分析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驱动因素、国际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或研发效率的影响等传统问题。新的选题尚待挖掘,缺乏支持高质量研究的微观数据是该领域面临的重要瓶颈。
近年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如何应对数字经济背景下全球投资环境的变化、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外资,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数字经济的兴起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以及国际投资的模式和路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形势下,先进的新兴制造技术成为国际投资流动中日益重要的区位因素,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中国利用外资战略的着眼点应从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引智”和“招商引能”,并相应在投资促进及便利化措施的重点、方式及业绩评估体系方面做出调整。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建设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和多边机制,借助区域合作平台和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旗帜,积极开展与沿线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要有效利用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成果,从沿线周边国家发展本国民族经济的实际国力及偿债能力出发,借助投资、贷款等方式,帮助它们进行适合本国国情的基础设施建设,实事求是地借鉴我国开放型经济建设的经验,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改善沿线国家的贸易条件。“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将倒逼国内产业提高发展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腾挪空间,从中国制造逐步转向中国智造。为实现“一带一路”与开放型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我国要继续通过减税、降费等方式,逐步放开国内市场,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在积极鼓励外资企业到华投资的同时,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国依托“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区域合作平台,同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应对外部风险和干扰,以更高水平的开放解决开放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预见,我们将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时间表,逐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最终建成贸易强国。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Tags: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