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印象管理行为研究(上)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王维虎 李… 参加讨论

摘要:印象管理是对一些事物和事件的信息进行形象控制的过程,是所有人际关系互动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范围的扩展,大篇幅的语言信息陈述逐步超过了报表数据内容,并为公司管理层进行印象管理提供了空间。印象管理行为对信息的可靠性、可理解性和相关性均有重大影响。因此,规范会计信息披露中语言信息的内容和形式,缩小印象管理可操纵空间,对提高会计信息传递质量和效率非常必要。
    关键词:信息披露,财务报告,印象管理,自利性归因,可读性
    一、引言
    

    会计信息(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作为经济社会的公共产品,其作用在于能够使阅读者正确地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前景,并发挥一定的预警作用。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完善,人们越来越把会计信息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自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上市公司管理层肆意操纵会计信息、蓄意误导或欺诈投资者的事件屡有发生,除会计数据造假现象(本文不赘述)难以根除外,在会计语言信息披露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其一,作为会计信息主要载体的财务会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缺乏可理解性。我国上市公司所提供的财务报告从总体上讲与大部分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信息沟通障碍。尤其是会计术语的运用,使非会计专业读者很难理解。
    其二,财务报告中的语言信息包装过度。财务报告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和语言信息两方面,相对于数据信息,语言信息的操纵更加隐蔽和不易察觉。上市公司存在通过包装、粉饰财务报告中的语言信息来改变广大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印象的行为。
    其三,财务报告中的语言信息过量。根据常理,表外披露的语言信息越多,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了解就越深刻,可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或者重要信息被淹没在厚厚的财务报告之中,不可避免地会使某些投资者无法正确识别和利用相关信息,从而使他们难以做出正确抉择。
    上述问题的存在,尤其是信息不对称造成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具有决定信息如何披露的能力和行为,这种能力和行为不仅体现在对数据信息的操纵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对语言信息的控制上,即印象管理[1]。
    二、印象管理的含义及其过程
    (一)印象管理的含义
    所谓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是指人们通过某种手段对一些事物和事件的信息进行形象控制的过程,是所有人际关系互动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印象管理是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管理现代化的结果。印象管理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就其本质而言,是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和感觉的过程。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印象的形成就是自我表现和“自我投射”的过程。在会计研究领域,印象管理则被引之为公司管理层通过操纵和控制财务报告语言信息的描述所反映出来的管理者的心理和行为,并借此影响人们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看法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财务报告中的数据信息是审计机构审计的关键,而作为财务报告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字说明(即语言信息)大多处于审计范围之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语言信息的质量,为管理当局的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对财务报告语言部分的粉饰来改变广大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印象,从而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决策行为。
    (二)印象管理的过程
    印象管理包括两个独立的过程:形象动机和形象构建。
    1.形象动机
    如果通过印象管理行为可以改变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不管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还是改变对自己劣势的看法,抑或是使他人按照自己所想树立的形象来认识自己,只要能够实现一定的目标,那么人们就会积极进行印象管理,即产生所谓的形象动机。信息的不对称为形象动机提供了广阔空间[2]。
    2.形象构建
    形象构建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就企业来讲,主动的形象构建是用来增强公众对企业某种形象的印象。为了使自己给公众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企业会以各种可能的方式表现出符合某种形象的特征,以获得公众对该形象的认同。其主要手段是自我宣扬,想方设法地使公众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具有比竞争对手略胜一筹的优点或能力;被动的形象构建,又称保护性形象构建,当一种已建立的形象由于某种原因受损时,就需要保护性印象构建来维护该形象。它是一种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它采用的战略可以是承认错误,也可以是找借口、强辩、道歉、否认和相互推脱责任,解释不理想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距,从而减少失败事件对其形象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无论是哪一种印象管理行为,都可以从行动中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来。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表达方式及印象管理行为之体现
    (一)会计信息的表达方式
    按照信息的表达形式,上市公司对外报告的内容可分为数据信息和语言信息两部分。数据信息是指上市公司在对外报告中通过数字形式列示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会计报表是上市公司提供数据信息的主要媒介。语言信息是指公司报告中除数据信息以外,其他所有以文字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信息。当然,语言信息中并不完全排除数字的存在,那些夹杂于句子中间的数字,也归于语言信息的组成部分。印象管理对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的影响,主要是指对财务报告中语言信息的影响。
    语言信息主要包括:股东情况、治理结构、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重要事项等,是公司对外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按篇幅计算,语言信息在公司报告中占主体地位。尽管财务业绩是企业经营效果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它并不能够代表全部,公司的组织和文化、人力资源、产品竞争力等信息在预测公司发展前景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言信息为公司提供了自愿性披露的机会。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以强制性披露为主、自愿性披露为辅的信息披露制度。自愿性信息披露不仅有助于改善公司的信息质量,而且也使公司本身为了获得投资者更多的关注增强了自愿披露信息的愿望[3]。公司报告的语言部分以灵活性见长,在强制性披露的范围之外,公司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和需要向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提供自愿性的信息披露,公司报告中的语言部分已不再仅仅是对会计报表的解释和说明。语言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决策增量信息,但语言信息也为信息提供者带来了无限遐想和操纵空间,其操纵手段主要包括自利性归因和操纵可读性。
    (二)上市公司语言信息披露中的自利性归因倾向
    1.自利性归因及其体现
    自利性归因(Self-Serving Attribution)是上市公司操纵语言信息最常见手段之一。“归因”是指对某一事件结果的原因解释。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归因过程中存在自利性倾向,在归结事件真实原因时会加入主观因素。自利性归因通常被用来保护自己和规避责任:正面业绩归结于行为人的主观努力因素,负面业绩归结于客观的、行为人所无法控制的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因素。将其延伸到企业中,自利性归因则被定义为:管理层在业绩表现好时归功于自己,在业绩表现差时归结于经济环境因素。
    例如:某家电上市公司在某亏损年度财务年报的董事会报告中对经营情况的描述是“中国家电业动荡变化、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公司自身面临止滑求升的巨大挑战”。对亏损的解释是“由于公司经营状况和经营环境的变化,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和出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公司董事会决定按照现行会计政策及谨慎性原则,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公司也因此出现亏损”。但对亏损的内部管理原因未作解释;而下一年度扭亏为盈时,该公司对经营情况的描述是:“公司坚持以财务为主线,以利润为核心,以……为方针,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运营资金控制和技术创新、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对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工作更是大加列举,如:“积极推进组织转型,……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持续推进品牌建设,……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产品升级,……。等等。但对扭亏为盈的外部因素却未提及。从该例中不难看出,该公司管理层存在自利性归因倾向。虽然亏损年度也曾提到“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和出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公司董事会决定按照现行会计政策及谨慎性原则,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此表述从表面上看似乎无自利性归因倾向,但从另一角度讲,其潜在意图是表明当年亏损是历史遗留问题,而非现任管理层的工作失误,实质上是轻描淡写地转移了责任。从会计数据的连续性上讲,当年大量计提减值准备金,也意味着为以后年度盈利埋下了伏笔。此种操作行为本质上仍体现自利性归因倾向。笔者通过大量浏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包括年报和临时报告等),发现这种现象不乏其例。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Tags: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印象管理行为研究(上)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