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需要解决好三大问题
近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383”报告,引发全社会的关注。 “这份报告已经出来好几个月,并不是最新的报告。”在上周末召开的“第九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说。
张承惠指出,目前,针对未来五年中国金融发展战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正在和世界银行展开研究,这个研究现在还没有完成,已经进入收官阶段,目前还不能发布报告结果。
针对金融领域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会出台一些框架性、方向性和引导性的决定。
针对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张承惠主要谈论了她在研究和探索的三个问题:金融改革领域的顶层框架和方案应该如何设计?什么才是金融改革领域的系统性风险问题?在金融监管领域,如何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能否处理好这几个问题,关系到金融改革能否得到稳步推进。
顶层框架和方案设计
首先是,金融改革的框架和方案的设计、组织和协调,这些应该如何去做?张承惠指出,目前,“一行三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很大程度上只是沟通机制而不是决策机制,在解决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领域的问题,效果不是很好。
她指出,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是,联席会议制度缺乏专职的机构和人员,没有明确的职能决定,相对来说比较松散;二是,部门利益比较强烈;三是,解决问题的协调效应不高;四是,金融改革涉及多个利益方,如何在改革方案设计中体现多方利益,这个问题仅仅依靠“一行三会”不能得到解决。
她举例说,就拿财富管理这个题目来说,现在不同的机构,都在涉足财富管理领域。在不同监管部门之间,财富管理存在较大的套利空间,这也就意味着,存在监管漏洞和风险,目前来看,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再者,金融改革方案如何来组织和设计,如何处理好协调的问题。如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放开,不仅影响到商业银行、还包括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等单位,如何实现利率和汇率协调,如何实现利率和资本市场放开协调。这个协调的问题,联席会议能否解决呢。
系统性风险问题
“金融改革一定会付出成本,有时候,成本还比较大。”张承惠说,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最先受到冲击的会是中小银行金融机构;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多数国家会经历利率快速上升,利差大幅度缩小,中小银行大幅倒闭的过程。
她谈到,最近我们去做调查,发现中小银行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准备不足,即使有这个思想准备,也不一定有能力来应对。这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一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倒闭。
另外,银行的真实不良率到底是多少,目前还不能完全统计。不过,业界有一些声音说,有些商业银行在靠一些手段规避和隐藏不良资产,一旦不良率反弹,能否接受这种反弹。这也是一个风险。
她指出,另外一个是地方债务问题。最近业界有些声音提出,为地方政府开辟正规的融资渠道,但是,“市政债”不是发债就能解决的事情。它的真正意义在于,摸清地方政府真实的负债情况,地方政府负债情况到底如何?统计起来比较复杂,也有些难度,有可能超过人们预期。因此,这也是改革过程中的一种风险。
张承惠说:“这里面就是理念问题。以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指的是单个金融产品不出问题或是单个金融企业不能破产? ”
目前的监管部门,几乎承担无限责任,如果其承担无限责任,一定是风险厌恶型监管。所以,监管部门一定是以不发生风险为手段。结果必然是抑制金融创新。
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
中央和地方在金融监管方面如何处理?这是张承惠谈到的第三个问题。她认为,目前来看处理的模式大概有三种:一是,垂直体系来处理。但是,中国确实有独特国情,地大物博,每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这种处理方式容易引发一刀切的问题,结果就是监管效率比较低;二是,进行部分监管。大的金融机构由“一行三会”来监管,有些类金融机构,不属于监管之列,这种处理方式带来的后果是市场会出现紊乱。
最后一个是分级监管,赋予地方政府部分职能,但是,中央和地方如何进行职能划分,监管的边界在哪里?如何把握这个风险?如何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如何优化金融机构的股权结果,科学处理党委和董事会的关系,这是面临的现实问题。
张承惠认为,目前,中国监管模式是行政管控模式,由于天然的特性,商业银行要保障资金的安全,不能够让存户发生损失。所以,未来发展的重点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要靠市场波动化解风险,靠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将来政府和市场如何定位,这是金融改革面临的很大问题。
Tags:金融改革需要解决好三大问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