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梅若:牵住创新“牛鼻子”
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他表示,中国将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传统动能焕发生机。
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明确表态,中国将通过“创新驱动”来激发增长动力和市场活力。
对创新的重视和强调并不令人意外。在各级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切实推动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近两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1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新动能培育带动就业。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牵住创新的“牛鼻子”呢?
首先,要牵住创新的“牛鼻子”,技术创新是直接推动力。
作为推动产品升级、产业升级的直接手段,“术”层面的创新一直为各界所重视。应当说,在政策的推动和市场主体的积极努力下,其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经过几年的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无论是量还是质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据工信部最新披露的数据,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51.7万辆和50.7万辆,连续两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新能源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相比2012年提高了1.7倍,价格下降了60%,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相比几年前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尽管汽车产业不可能通过新能源汽车一个领域的突破而整体实现弯道超车,但是作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通过技术带动从质到量的提升仍是重大突破。
新能源汽车只是以技术创新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代表。实际上,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技术导向型企业正在逐渐走向世界。他们所依靠的不仅仅是传统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更是靠知识产权的“技术优势”。实际上,随着技术本身的成熟和对海外部分审查机构审核、检验的经验积累,中兴等企业正逐渐在海外发起的技术审查诉讼中赢得胜利,这也说明尽管艰难,但中国企业正在突破走出去的技术创新瓶颈。
其次,要牵住创新的“牛鼻子”,还需要建立激励有效创新的合理机制。
对创新的鼓励和支持一直层出不穷,但是如何让这些利好能够激发有效创新却成为难题。所谓有效创新,即更注重质而非量,注重其实效而非形式。遗憾的是,除了少数领军企业,大多数“创新”仍然是“数”字先行。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5年受理了国内外110.1864万件专利申请,占全球总量近40%,超过美国、日本和韩国三国总和。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已成为首个在一年里受理专利申请超过100万件的国家。对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示,这个纪录反映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非凡”的创新水平。
然而,在数量占优的同时,一直有人质疑中国的专利数据被国家驱动的申请指标所扭曲。由于专利与很多机构人员的隐性福利和职称晋升密切相关,甚至在升学阶段也会成为部分学子直升高校的“快车道”,因此乐于申请专利者众多。但遗憾的是,部分专利形式大于实质,转化率不高,未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这种低效的专利只是创新窘境的一个缩影。数量激增,转化率低的表象背后,是激励机制本身的扭曲。前者直接关乎研究者的身份、地位乃至物质激励,而实践应用之路耗时耗力,风险激增;即使成功,其利益与研发者本身关系不大。再加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足,法律程序漫长低效,专利很容易被侵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科研与实际应用难以对接的背后,正是当前激励考核机制下的一种畸形表现。
当然,这种情况正在改善。一方面,对高校、研究所等人员的考核和激励体制正在改善。人才成长通道行政化和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僵化的现象已经得到重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正在将科研人员从经费等限制中解放出来;而另一方面,2016年11月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则体现出对私有产权的尊重和保护以及改变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环节中“违法成本低而维权成本高”现状的决心。
牵住创新“牛鼻子”,是一项长远、系统的改革。既要在创造阶段解放人才,又要在激励约束机制上鼓励有实效的创新,保护创新成果,需要在科研、立法、商业等多个领域推动创新成果的产生、转换和应用。无论如何,创建长期、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方是根本。
Tags:马梅若:牵住创新“牛鼻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