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所有制结构是生产关系中的基础性经济制度,决定各种所有制成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如何认识所有制结构调整及其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体制建立和改革中关系全局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在这个制度下展开的所有制结构调整,使中国所有制结构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并存,到改造为清一色的公有制经济,再到改革开放时期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私有、外资及公私混合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结构。这种调整和变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顺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时代要求,调动了各种所有制成分的积极性,激发了中国经济活力,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经济的一切主要部门由外国帝国主义者控制,民族资产阶级也依赖于外国帝国主义者。新中国成立伊始,恢复和发展生产是中心任务,除接管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企业,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并将其收归国有转变为国营企业外,没有对民族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使社会经济成分发生了根本变化。1953年进入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中心任务是完成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变多种经济成分为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围绕发展国民经济和促进就业等现实需要展开。当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只有调整所有制结构,使其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初期,所有制问题引起了中国经济学界的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于所有制的论述得到重新学习和充分研究,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所有制变革的经验得到认真总结,全民所有制及其与国家所有制的关系、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等问题得到热烈讨论。许多学者分析了劳动者个体经营、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营、全民与集体联合经营等经济体制改革中新出现的经济成分,对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依据和各种所有制性质地位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揭示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成为国家各级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弊端,阐明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允许雇佣劳动关系存在和发展私营企业的积极意义,形成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实现自负盈亏等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主张和多元化经济成分等命题,奠定了此后40年波澜壮阔的所有制结构调整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基础(薛暮桥,1978;孙冶方,1979;董辅礽,1979;蒋学模,1979)。一些学者还提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生产目的不同,说明改革初期中国经济学者对国有经济以及其他经济成分的功能定位和合理布局已经给予关注(汪海波,1980;江海波,1981)。改革关键节点特别是逢十的年份,都有学者对所有制结构调整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集中研究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理论困惑和实际问题,为所有制结构的继续调整提供思路和路径(郭克莎,1994;陈甲优,1998;张卓元,1999;周叔莲,1998;沈坤荣,1999;刘国光、董志凯,2000;朱光华、陈国富,2001;郭飞,2008;黄文忠,2011;孙早、王文,2011;杨新铭、杨春学,2012;裴长洪,2014;李艳秋,2014;吕政,2017)。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等重大判断,对所有制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所有制结构调整面临如何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公平竞争和充分发展以及在公平竞争条件下如何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等问题,这就要求继续创新所有制制度。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有制结构变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理念和认知,研究提出新时代所有制结构调整及其制度创新的着力点,对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所有制结构新的调整和实现新时代的新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有制结构的基本变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突破了公有制经济等于国有经济加集体经济的传统束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私营、外资和混合等经济成分从无到有,主要经济指标占比达到80%以上的份额。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数量比重呈现趋势性下降,且降低幅度较大,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地位得到加强,公有制经济仍然保持主体地位。
1.各类所有制企业就业结构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民生凋敝,当时,全国职工只有809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只有724万人。此时政府的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1952年,城镇职工已经增长到1603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为883万人,占比35.5%,仅次于国有单位的63.6%。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城镇个体劳动者大幅度下降,仅有104万人,占比也下降到3.2%。此后城镇个体劳动者逐渐减少,到1978年,仅有15万人,占比也下降到0.2%。公有制经济就业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解决知识青年回城就业问题,中央对城镇个体经济的发展采取了鼓励发展的态度,把个体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由此,城镇个体经济得到发展。1985年个体劳动者在城镇就业中的比重已经达到3.5%,人数达到450万人。1990年城乡个体工商户达1328.3万个,就业人数达2092.8万人,涉及行业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生活服务业等,其中从事商业占一半以上。2017年中国个体户数为6579.4万户,就业人数为14226万人,其中城镇个体就业人数达到9348万人,个体劳动者在城镇的就业比重已经达到22%,仅次于私营企业。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放宽利用外资政策,外商开始尝试性地来中国投资,外资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到1985年,已经有0.05%的城镇就业人口在外商投资单位中就业,1990年这一数字上升至0.4%,2000年进一步提高到1.4%,2017年达到3.0%;港澳台商投资单位的就业比重,1990年为0.02%,2000年升至1.3%,2017年达到3.0%。党的十三大肯定了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明确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此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私营经济占比得到较快提高。1990年,城镇就业中,在私营企业工作的比重为0.3%,2000年上升到5.5%,2010年上升到17.5%,2017年达到31.4%,成为城镇就业第一大来源。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出现,2000年城镇就业比重为2.0%,到2017年提高至4.3%。2000年有限责任公司城镇就业比重为3.0%,2017年上升至15%,在城镇就业来源中位列第3位。
非公有制经济就业比例的上升,相应的是公有制经济就业比例的下降。从1978年到2017年,城镇就业方面,国有单位比重从78.3%下降到14.3%,集体单位比重从21.5%下降到1.0%,公有制经济下降了84.5个百分点。其中,从1990年到2000年,公有制经济的城镇就业比例更是下降了40个百分点,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就业比重分别下降了25.7个百分点和14.3个百分点,公有制企业就业比重下降到41.5%。这是由于期间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公有制经济就业比重短时期内大幅度下降。
2.各类所有制企业的总产值结构变化
中国经济的产出结构经历从多层次到单一制再到多层次的循环变化。1949年,国有工业占到工业总产值的26.3%,私营工业占比最高为48.8%,个体工业占比为23%。到了1952年,国有工业比重上升至41.6%,私营工业比重下降为30.7%,个体工业占比略有下降。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私营工业和个体工业基本被消灭,国有工业占比升到53.8%,集体工业上升至19%,公私合营工业为26.3%。此后,公有制工业企业一统天下,长时期占比100%。公有制企业内部,国有工业企业占据绝对优势。
改革开放之后,相继放开个体经济、外资经济和私营经济。1985年个体工业产值已经占到1.8%,1990年比重上升至5.4%。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统计门槛越来越高,个体工业产值不再被纳入统计范围。1985年港澳台商与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仅占到0.3%,随后迅速增长,到2000年达到27.3%,之后逐步下降,到2017年为21.8%。私营企业是产出结构中变化最大的,2000年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比重仅有6.1%,到2017年,这一数字已达到33.6%,占比超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为第一大产出类型。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总产值占比从2000年的11.8%略有下降,2017年占比为9.8%。相比较之下,有限责任公司发端虽晚,却保持了良好的势头,2000年为5.3%,到2017年增长至25.9%,成为第二大产出类型。非公有制经济产出的增长,引起公有制经济产出的相对地位下降。公有制企业工业产值从1952年的44.9%增长至100%,又从1978年持续下降到2017年的23.9%,略逊于1/4,在产出中排在第4位,落在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三资”企业之后。其中,集体企业的比重已经微乎其微。
3.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资产总额结构变化
资产总额同样能反映所有制结构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表现在其资产的增长。1985年非公有制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占比已经达到1.4%,到1990年增加到3.2%。港澳台商与外商投资企业资产总额占比1995年为15.2%,2005年增长到26.3%,2017年又下降至19.2%。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总额占比1995年为5.2%,2000年增长到11.8%,2017年增长至14.9%。私营企业资产总额占比1995年仅为1.0%,到2017年则提高到21.6%,在资产总额的位次提高到第3位。有限责任公司位列第二,其资产总额占比2017年为28.8%,较2005年提高了11.6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依然排名第一,2017年占比为39.2%,相比1978年降低了31.4个百分点。集体企业的资产总额占比降幅最大,从1978年的29.4%降到2017年的0.4%。就所有制结构变化来说,已经有5种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占比超过10%,改变了过去公有制单一的状况。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比看,公有制经济在资产总额上还具有较大优势。如果加上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公有制经济,则占比还会提高。
4.各类所有制的企业数量结构变化
所有制结构变化还体现在不同类型的企业数量变化上。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占比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数量占比变化不大,前者1996年占比为2.2%,2004年为2.4%,2017年降至0.8%;后者1996年为2.0%,2001年为2.7%,2017年降至0.7%。企业数量增长最快且变化最大的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数量从无到有,1996年占比已经达到16.9%,到2017年已经提高到79.4%,私营企业个数为1437万,排名第1位,且数量远超其他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数量从2004年起就排名第2位,占比10.9%,到2017年又增至13.1%。公有制企业数量占比则持续下降,从1996年的73.9%降至2017年的1.7%,其中,集体企业数量占比下降最大,从1996年的57.1降至2017年0.9%,下降56.2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有制结构的上述变化,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中国GDP从2010年位居世界第二,工业增加值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到2017年,全球500多种最重要的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种排名稳居世界第一位,这些产品包括生铁、煤炭、粗钢、造船、水泥、化纤、汽车、手机等。70年间,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人均收入进入中上收入组中等国家行列,生产力落后的情况得到根本改变,中国改革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完成新时代的新任务,需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新目标继续调整所有制结构,更好地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作用。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