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中国工业化进展
(一)产业结构优化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2002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总体趋势是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第三产业加起来占GDP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见图1)。从产业结构变迁考察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经济增长较长一段时间内主要靠工业拉动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2002年以来的总体趋势是,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以及2012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2年与2000年相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2018年与2012年相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更快,提高了14个百分点以上(见图2)。产业结构优化从产业内部而言,会表现为技术含量、知识含量较高的产业比重上升,资源密集、劳动力密集的产业比重下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内部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3.9%和32.9%,技术含量、知识含量较高的主要产品发展势头强劲(国家统计局工业司,2019)。
图1:三次产业的的构成
图2: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产业结构的上述演进,其基础是否坚实?对此,可以把产业结构优化放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考察,就是从比较优势的变化加以评估。与从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角度对结构优化进行评估相比,从这个角度进行的评估,因为立足国际竞争背景,更可反映各个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否坚实。从全球市场占有率看,我国2018年不同产业占全球市场的比重,制成品超过17%,初级产品约占3%,第三产业约占4.5%,以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衡量,我国第二产业的竞争力较强,第三产业比较优势一直较弱,2015年之后第三产业比较优势走弱的势头有所扭转,其国际竞争力开始呈现逐步走强的苗头(见图3)。如果把制成品分成低端和中高端两大类,2018年低端制成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6%,中高端制成品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5%,也就是说,以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的竞争力,低端制成品的竞争力高于中高端制成品。但从趋势上看,中高端制成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都开始呈现上升势头。服务业内部,其知识或技术密集型服务,如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信息服务等也开始出现同样的势头。
图3:三次产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
(二)创新能力提升
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新型工业化必须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工业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工业化,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工业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中,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2018年中国创新指数首次突破200,达到212.0,增幅为2005年开始测算以来的最高;2018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达438.1万人年,全球第一;全年R&D经费投入达19677.9亿元,位居世界第二;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与GDP之比)为2.19%,超过2017年欧盟15国2.13%的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2019)。2018年,国外三大检索工具分别收录我国科研论文41.8万篇、26.6万篇和5.9万篇,数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二、第一和第二位。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论文被引用情况,2018年我国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二位(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2019)。
随着中国政府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加大,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大幅度增加。2018年,我国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别为432.3万件和244.8万件,2018年,发明专利申请数达154.2万件,占专利申请数比重为35.7%。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数据,中国大陆地区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自2000年以来快速增长。2017年,全球有效专利申请数1372万件,其中,美国约298万件,中国217万件,日本约200万件;全球4000多万件有效商标专利注册中,中国约1490万件,美国220万件,日本约190万件;有效工业品外观设计全球达375万件,中国占32%,而在有效新型中的比重,中国超过了90%。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申请的专利数评价,中国居第二位,第一位是韩国,第三位是日本。中国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中兴、华为的专利申请量在全球位居前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8)。中国创新开始从追赶型阶段向追赶型、并跑型、领跑型等多种形式并存阶段迈进,原始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